APP下载

创新体制机制解决践行“可持续性”难题

2021-12-07冯为为,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21年7期
关键词:园林管理延庆可持续性

将生态保护融入到延庆赛区“可持续性”,让赛区人工建筑与自然生态合二为一、和谐共生。实现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要从设计开始,这是北京冬奥会场馆可持续性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延庆赛区是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把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赛区工程设计里,落实到赛区“可持续性”中。

创造性解决生态环保造价套工程概算定额难题

北京冬奥组委针对各赛区的实际情况,为各赛区“可持续性”制定了严格详尽的考核标准,主要分为工程建设和管理两个部分。对于工程建设,“需要建设什么、不能干扰什么”都有相应的规则要求。例如,当时延庆赛区要建一个“别去扰动的6公顷保护小区”,这个要求在工程设计上怎么表达?是不是不去设计、不管就行了?“肯定不行”。需要转化思路,把“别去扰动”生态环保要求转化成工程设计语言。工程设计时提出了在现场用绳索把6公顷保护小区围起来的工作方案,实现了“别去扰动”要求。另外,还有一项生态环保要求是施工建设时“不让赛区里的一条小溪断流”,于是工程设计时也把此项要求转化为“用10千米的绳索将小溪围起来”,提醒施工时所有的渣土不能倒入小溪,就实现了“小溪不断流”。

别去扰动、小溪不断流,工程设计时都用到了绳索围护措施,就会涉及造价问题,虽然造价落实下来就是绳索的钱,看着好像是特别不起眼的小事,但这工程造价怎么算?套定额这造价只能算建安,和生态环保没关系。还有赛区建设前期工人手凿肩扛剥离海坨山上表层冻土,也是很不起眼的例子,但关于表层冻土剥离,原来造价概算定额与之最相关的是盖楼前挖坑的土方工程,可这与工人用手一点点凿冻土的难度差距较大,这工程造价怎么算?如果按照土方工程算,造价太低,施工单位干不了;按照正常工期支付造价,建设单位“给钱没依据”。

解决生态环保造价套工程概算定额问题,成为延庆赛区实现“可持续性”设计过程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结合延庆赛区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中就把人、材料、机械设备、工时及消耗进行了拆解,单独算出每项需要的费用,然后再全部组加,再上报给有关部门批造价。如果在生态及绿水青山保护上不花钱,生态环保与工程造价就是两个问题,把生态环保的钱与工程建设造价分开算,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钱合不合适。而把生态环保需要花的钱和建安需要花的钱加起来,工程总体上的造价也就找到了适用的办法。把生态环保理念与工程造价相结合核算赛区工程造价的模式,既符合“可持续性”,也改变了北京工程建设套定额的模式,且可复制。

冒严寒,手凿肩扛只为“土”

特殊的气候及环境,造就了延庆赛区有些植被只能存活及生长在海坨山的表土上,为了实现延庆赛区生态“可持续性”,对赛区可持续性设计时研究出了表土剥离措施,先把高山草甸下的表土剥离储存,工程建设完成后,再将剥离的表土回填做绿化。按照延庆赛区规划,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清场地,就进行了表土剥离工程。那时正值冬天,海坨山的表土冻的非常结实,在荒野且无水、无路、无电的山区施工,一些便捷大型的工具都无法使用,工程又有进度要求,于是工人们只好在严寒、风大的山上,用手将冻土一块块地凿起、装袋肩扛到临时存储地,中午吃饭也只能在山上就地解决。延庆赛区的规划建设场地,就是这样一点点地被清理出来,剥离的8万多方表土全部回用到了后续赛区内的生态修复工程中。

树木、珍稀花草一起“报”,管理创新迈向新台阶

延庆赛区高山滑雪比赛项目需要从海坨山顶往下建一组7条、长3000米左右、最大落差在900米的赛道,其中5条为比赛用道,2条为训练用道。建赛道就需要伐山上的树木,将赛道用地先伐出来。而我国伐木的基本流程是建设单位一张总图上报出要伐的总面积及所伐树木的位置,园林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才可以伐。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赛道,需要结合山地的特点设计建设,非常专业,建筑设计院无法直接设计,因此做不出伐树的总平面,无法按照“一张总图”的方式上报园林管理部门审批。

怎么伐树,要伐多少?需要按照高山滑雪赛道设计用地需求做,因此先设计赛道是关键。为设计好没有接触过且要求非常高的冬奥会高山滑雪赛道,延庆赛区可持续性设计团队,在专业高山滑雪技术总负责人、曾是冬奥会高山滑雪冠军的专业人士带领下,一次次地从海坨山上往山下走,根据山地特点,觉得在哪里可以设计一个拐弯,哪里可以有个坡度……就在哪里系绳子做标记。先把赛道中心线捋出来,报园林管理部门审批;再在中心线两边各伐3米,共伐出6米宽的场地。伐好后一行人再从山上往山下捋,再报园林管理部门审批,就这样捋一次报一次让园林管理部门根据赛道设计建设的需求批一次,经过十几次的上报、审批、伐树后,总宽度为20米的7条赛道才被设计出来。

分多次上报审批伐树的模式在我国也属先例。但伐树过程中,在赛道设计与建设方面又遇到了新难题。延庆赛区山上不仅有树,还有珍贵花草等植物,按照我国园林管理审批标准,除掉建设用地上的花草不需要审批。但延庆赛区山上有些花草可能是重点野生保护植物,不能随意拔掉。园林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包含花草等植物的保护清单,这样就可以在上报高山滑雪赛道的伐树审批清单时可将花草一起报园林管理部门审批。因此,这个模式也是冬奥会园林管理的一次创新。

创新是延庆赛区践行“可持续性”的特点,没有机制体制创新有些具体工作就难以推进。除了创造性解决生态环保造价套工程概算定额的难题,树木、珍稀花草一起“上报”等创新举措外,相关方共同制定制度标准也是延庆赛区践行“可持续性”的一类创新。在北京冬奥组委的组织下,生态环境部门、园林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工程设计单位等先一起“商量这件事怎么做”,共同研究制度、制定标准,通过冬奥会“可持续性”的实践,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新的理念乃至文化。

猜你喜欢

园林管理延庆可持续性
竹子已在亚洲使用数千年。如今,它将有助于解决建筑业的可持续性问题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延庆“文旅力量”护航冬奥盛会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园林管理策略之我见
卡尔普推出由Chill SenseTM纤维制成的结合散热和可持续性的创新床垫面料
北京冬奧会延庆赛区环境保护管理概述
世界地球日5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世界
【第八十九辑】8 9延庆话『机密』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