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景电灌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12-07刘小雪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泵站甘肃省节水

刘小雪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甘肃景泰730400)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水利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甘肃省水利厅和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转发了该通知,并及时组织省内8座大型灌区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甘肃省景电管理局积极响应上述指示精神,委托甘肃省水电院启动了甘肃省景电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编制的工作。

通过对景电灌区战略地位和现状情况分析,本次现代化改造规划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的思路,力争至2035年灌区用水总量不大于5.11亿m3,其中石羊河流域生态水量不小于1亿m3,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控制在7.11万hm2以内,保灌面积6.35万hm2,达到89.3%;灌区水利用系数达到0.615,毛灌溉定额降至5 625 m3/hm2;粮食作物产值在目前7 800元/hm2基础上提高30%至10 200元/hm2,经济作物产值在目前22 500元/hm2基础上提高30%至29 250元/hm2,粮食产量达到7 500 kg/hm2,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的30%。但景电灌区大部分工程为20世纪70—80年代建成,其间经历几次骨干工程改造,除景电一期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以外,其余项目目前运行均较好。在灌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完成实施的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低,传输不畅,应用系统不健全,无法满足灌区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通过对灌区工程现状及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灌区还存在以下问题。

1 骨干工程欠账较多,输水效率偏低

景电一、二期总干渠、民调输水渠和灌区部分支渠工程经过改造有效提高了输水效率,但也存在一些工程不完备的问题,景电一、二期损坏较为严重的部分支渠、分支渠及渠道建筑物在输水效率、渠系水利用系数方面有待强化。改造大型泵站项目在近些年实施时,景电一、二期泵站改造也被列入其中,加大该泵站的输水能力,提高了泵站运行安全性,也降低了水泵运行能源的损耗及水量损失。灌区中控制系统及渠系建筑物老化,未经改造的泵站制约其用水效率,农业生产灌溉满足不了要求,也限制其灌溉农业的发展。

2 灌区配套不完善,信息化程度较低

受当时建设资金和设计标准的制约,修建久远的景电灌区内其配套设施标准较低,且存在配套工程不完善的情况。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灌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灌区配套设施建设,特别在渠道安全巡查道路与渠道防护设施等方面需要强化。同时,进行信息化能力升级改造的大型泵站,其部分闸门及总干渠、总干泵站实现了信息化控制,灌区整体信息化建设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差异较大,在智能水利化实现过程中,仍要解决田间系统、部分泵站和渠系建筑物信息化配套的问题。

3 灌区用水集中,调蓄能力偏低

取水口位于黄河岸边的景电灌区其骨干工程未布设调蓄建筑物,是一种高扬程扬水灌区。随着市场化的提高,种植结构单一,各种经济作物集中种植,使灌区内的灌溉用水集中在一个时段内,加大了供水矛盾与渠道集中使用的时间。用于缓解供水矛盾的调蓄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可以保证用水高峰段的供水能力。

4 土地规模化程度较低,田间高效节水潜力大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灌区信息化的提高创造了很大空间,但是农村耕地生产效率受灌区分散土地模式的制约,加之农民对节水灌溉的田间配套设施修建意愿率较低,加大了推广现代化高效节水灌溉的难度。目前现有条件支撑下该灌区约有60%的土地实施小田块垄作沟灌和覆膜垄作沟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如采取合理的土地规划与管理,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推广新型高效灌溉节水技术,灌区水利用与节水量得到提高,可提高灌区农作物产量与农民收入。

5 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亟待加强生态灌区建设

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景电灌区,对其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有人类活动、水资源短缺及自然风沙移动等。灌区在阻止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南侵的问题上采取了治理沙化、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防风林种植、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等多层面的措施,做到高效用水的同时增加土壤涵养水源及固沙的能力,这些措施仅是建设水生态方面的起步阶段,还需采取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增加固沙林面积、生态灌区推广建设和宣传等手段来促进生态区域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6 水价制度不合理,需提高用水效益

景电灌区的水费收缴是主要经济的来源,农业灌溉水价的收缴多年来一直比成本价低50%左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大了灌区配套设备的资金投入,而物价增幅一直高于水价增幅,灌区的简单运行与维护依靠收取的水费来维持,进一步的维修养护经费投入始终不足,致使灌区每年的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当前灌区的水价占成本价的55%左右,为0.33元/m3。景电灌区是一个公益性工程,而该灌区高效节水的推进却受制于水价收取的高低。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益可通过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水管理精细化,改革水权、水价制度来实现。

7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现代化管理需求

灌区内信息化覆盖水平、水管理以及供水能力等方面与信息化灌区有较大的差距,升级改造现代化的信息服务进展缓慢,管理水平跟不上现代化发展,一些基本的数据信息还需要人工绘制,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在工程水量管理、安全预警、用水户监测等方面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手段,造成工程分析、调度的时效性较差,不能及时指导工程决策、运行,对实施、效果评价也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在用水高峰期无法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实行智能化管理,管理任务繁重,人员需求较高。加快现代标准化管理须从管理体制、机制、升级信息化等多方面入手。

猜你喜欢

泵站甘肃省节水
坚持节水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节水公益广告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节水公益广告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