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产中造林与抚育技术刍议

2021-12-06冷列平李健

江西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林木林地整地

冷列平,李健

(1.修水县马坳镇人民政府,江西 修水 332400;2.修水县自然资源局,江西 修水 332400)

在当前的林业生产过程中,气候温度、土质水文等现场环境情况都可能会对林木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在保证林木健康生长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用科学的造林与抚育技术为林木营造合适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保证我国林业资源稳定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1 林业生产中造林与抚育技术的应用意义

为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对林业发展情况的关注度。图1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森林资源的建设成就,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表的《2019—2025年中国林业建设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每年需完成的造林任务达到了1亿亩,并且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进城市绿化项目,预计到2025年,我国林业市场容量将达到11000亿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纲要》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林草发展的质量,同时,为了使我国的林草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的森林资源发展情况提出了两项约束性指标,分别是森林覆盖率需要达到24.1%与森林蓄积量需达到190亿立方米。在当前的森林资源发展过程中,应用造林与抚育技术不仅能够为我国森林蓄积量的提升提供支持,还能深入挖掘森林资源的潜力价值、提升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我国林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持[1]。

2 林业生产中造林与抚育技术的应用方法

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与东南林区,由于每个林区的气候、水文、土壤以及林木种类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若要切实保证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人员需在实际造林工作开展前,对林区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采用因地制宜原则,应用合适的造林技术在林区种植最为匹配的苗木,然后选用科学的抚育技术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保证造林工作顺利进行,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2.1 造林前的准备工作

2.1.1 林地清理

在造林工作正式开始前,工作人员需要在明确林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林地进行清理。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林地清理方式有三种,即全面清理、带状清理与团块状清理。其中全面清理是一种将林地杂物进行全面清除的方式,适用于病虫害严重或者集约化经营的商品林当中;带状清理是一种将种植行道两侧植被进行带状清理满足林木种植需要的方式,适用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块;团块清理是一种以种植点为中心再用割除或药物处理法将中心点周围植被进行块状清理的方式,适用于局部造林工作当中[2]。

2.1.2 林地整地

林地整地是在林木种植前,对林地的土地进行处理,优化改善林地土壤结构,便于林木扎根生长的一种技术方式,这一技术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林地的整体质量。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整地方式包括全面整地与局部整地两种,其中局部整地又可以分成带状整地与条状整地两种。

2.1.3 树种选择

现阶段,为切实保障造林抚育过程中林木的存活率,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林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当地情况的树种,保证树种能够有效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其次,工作人员需要保证种植的树种是生长健康、根系发达、没有病虫害、没有机械损伤的健壮苗,切实保障林木种植的存活率;最后,为更好地发挥林地的空间,工作人员在种植苗木的过程中需要在明确林木生长需要、林地面积、林木功能等情况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林木的种植密度。

2.2 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

2.2.1 直播造林

直播造林是一种操作较为简单的造林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地块造林工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种子、种植地土壤水肥条件以及播种后工作人员对地块的管理情况有着较高的要求。现阶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一技术主要以核桃、沙棘等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种植为主[3]。

2.2.2 植苗造林

在当前的林木种植过程中,植苗造林因具有对林地要求较低、苗木适应性较好等优点,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造林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提前进行育苗操作,并且保证林木起苗、分级、包装、运输等环节均按照相关规定操作,以便尽可能保证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现阶段,这一技术主要被用于种植柳树、刺槐、五角枫等树种种植过程当中。

2.2.3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是一种将树木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进行直接造林的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直接选用健壮母树枝条、根部进行造林活动,不仅省去了育苗环节,降低了造林成本,还能使苗木具备良好的母树遗传特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术对造林地水肥的要求比较高。现阶段,这一技术主要被应用于沙棘、泡桐等林木的造林过程中。

2.3 抚育技术的应用要点

2.3.1 穴面覆盖

在造林工作完成后,为避免林地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工作人员可以用杂草、石块、枯枝或者塑料薄膜等材料对林地进行覆盖,在保持土壤墒情、降低水分蒸发量的同时,保证林木根系能够健康发育。

2.3.2 水肥管理

在造林工作完成后,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为林木提供适量的水肥,以便满足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具体来说,当前林木种植一般在春秋两季,若是裸根林木种植完成后,林地区域内没有有效的降雨,那么工作人员需要在造林后将林地浇透水,为林木提供正常生长需要必须的水分(如图2所示)。同时,在林木种植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应用穴施法为林木施用适量的腐熟农家肥或者复合肥,在促进林木根系发育的同时,为林木的后续生长提供助力[4]。

图2 林地浇水

2.3.3. 松土除草

为避免过于旺盛的杂草与林木争夺水分、营养成分、阳光等资源,工作人员需要在林木种植后的1~2天内,定期进行除草工作,保证林木能够健康生长。需要注意的是,若林地杂草生长过于旺盛,那么在除草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尽量贴地面割除杂草,并将割除的杂草放在林木行间,避免压到林木。

2.3.4 病虫害防治

由于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较差,若要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工作人员需要在造林工作完成后及时开展病虫害防( 治工作,降低造林工作的成本。具体来说,当前较为常见的林区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生物、物理、化学、人工等病虫害防治技术。

2.3.5 封山育林

现阶段,为了更好地保护林木资源,在改造新林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科学应用封山育林的方式,将林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因人畜破坏导致林地林木存活率降低的情况出现。同时,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们在野外用火的安全意识,降低森林火灾的出现概率,切实保证造林工作能够拥有良好的成效[5]。

3 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森林因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能提供多种林副产品等优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发展林业资源,强化造林与抚育相关的技术研究,提升林木培育的质量,已经成为整合利用林业资源、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关键点之一。

猜你喜欢

林木林地整地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Summer Is Coming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