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观光农业模式与创新发展对策探究

2021-12-06林继华谢淑花

现代园艺 2021年20期
关键词:观光农业观光农业

林继华,谢淑花

(1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7;2 恒大地产集团湖南公司,湖南长沙 410127)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产业在国内整个经济产业链中占有较大比重,在此背景下,现代观光农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视域下,人们有更高的精神需求与审美需求,而休闲观光农业能切实满足人们的娱乐所需和精神需求。为此,将以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其发展模式与创新策略,以此推动观光农业的长远发展。

1 我国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

1.1 自然生态型

我国地大物博,无论是山林环境、平地环境还是高山环境,都有丰富多样的植被覆盖,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同时,也酝酿出不同的人文习俗,处于资源丰富地区的人们,能借助天然优势实现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且民俗民风的形成也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紧密联系。基于此,当地人们可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小院或休闲农庄,为观光者提供住宿环境。

1.2 城市景区型

城市景区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多在城市周边风景区域建设发展,这样的农业发展模式能切实满足城市居民的娱乐需求。而此种发展模式多是农林牧渔类,在向大众宣传休闲观光体验的同时,向人们销售形式新颖的高端农业产品,如果蔬采摘园、农场体验、休闲农庄及农业主题花园,以城市部分特殊区域为依托,实现现代观光农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其他服务功能,如餐饮、住宿等,满足城市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1.3 特色农业型

此类观光农业模式则是借助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开展的,依托于融合了当地风俗的农耕文化、体现地域特征的自然景观构建特色农业观光模式,此种模式有丰富的服务功能,不仅能实现自然景观观赏、体验果园采摘,还可参与当地的农事节庆活动,从而感知当地特色文化,最终推动当地农产业创新发展。

1.4 民俗民风型

少数民族地区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特色与民俗民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在为游客提供旅宿环境的同时,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弘扬与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现阶段,国内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古村古镇这类景点属于热门项目,可依托极具民族色彩的建筑设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 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2.1 政策规定不完善,行业标准不规范

现阶段,国家虽然已将发展新农村纳入发展总战略中,并提出休闲农业的发展用途,但却并未针对此项内容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缺乏法律保障;另外,不同的经营项目并未制定统一规范的行业规定,使其管理缺乏科学性、产品监督力度不够。

2.2 地方政府资金投入量不足

在现代观光农业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资金与资源的支持,仅靠门票和其他服务项目的收入很难满足土地使用费支出,导致成本回收慢、收支不平衡,最终影响其长远发展。

2.3 农业发展人才不足

国内存在的现代观光农业形式大致相同,其发展方式也比较雷同,缺乏创新性,其农产品设计也缺乏新意,究其根本是由于缺乏创新性人才导致的。现阶段,高校设立的旅游专业的学生深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旅游行业有一定的认知偏见,毕业后投身旅游行业发展的少之又少,使休闲观光农业领域缺少新鲜血液,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另外,对从业人员的重视程度也较低,并未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最终严重制约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创新发展。

2.4 缺乏健全的基础设施

很多地区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区域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并未配备先进、健全的基础设施,如洗手间简陋、指示牌较少、街道建设落后等。而区域内的餐饮、住宿功能区也不够干净整洁,降低了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

2.5 游客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现阶段,很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意识到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性,但游客的体验感仍有待提高,其中往往会因为新意不够、创新不足降低游客的参与度。

3 国内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性分析

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能有效带动农业领域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推动农村经济取得质的飞跃,如开展采摘园、农家乐等一些餐饮、住宿项目能为农业地区带来较多的客流量,给当地居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外,还能发展与建设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还能给城市居民带来一定的教育启示。城市居民处于现代发展环境下,对粮食栽植与生产的了解不足,易形成铺张浪费的习惯,而居民在参与农业观光或生产的过程中对粮食的由来产生新的理解,逐渐纠正以前的不良习惯,进而使休闲观光农业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另外,还能促进游客的身心健康,农业区的空气质量、环境质量与工业区相比较为优良,游客在休闲观光的过程中能陶冶情操、修养身心,缓解学习或工作中带来的各种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4 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的有效对策

4.1 强化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

为充分发挥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价值,当地政府和居民应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流量,带动整个农业区的经济发展。结合实际考察结果发现,很多当地城市居民对城市周边建设的农业区的了解少之又少,各类休闲观光农业的知名度还有待提升。打开知名度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求。鉴于此,应着重研究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渠道和有效方式,其中需要避免固有的宣传路线,其不仅资金投入大,且取得的效果有限。因此,在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工作中,应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颖有效的宣传路径,如可以客带客,即第一批到来的旅客在结束观光旅游后可将该农业区推荐介绍给身边的人,成功引流后可获得一定的折扣或回馈,这样的宣传形式,不仅经济实惠,还有显著的成效,当第一批游客向身边熟人介绍时,会让潜在游客觉得有一定的说服力,比强硬的广告模式更加吸引人,提高了休闲观光农业宣传的成功率。

4.2 观光农业的相关设施

针对经常出入农业区的游客进行了一对一的专访,在专访环节中得知绝大多数的旅客对休闲观光农业的综合评价并不理想。并且在经过大范围的实地考察和大量的观摩学习后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 点:(1)在休闲观光农业区存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人员杂乱密集。(2)休闲观光农业领域存各种违规收费,并且很多物品的报价虚高,导致整体评价水平不高。休闲观光农业区的售卖人员缺乏长远眼光,过于在乎眼下的蝇头小利,过于逐利的行为导致整个农业区的口碑不好,最终影响该农业区的长远发展。(3)休闲观光农业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设施存在残缺和陈旧现象,未及时更换、维修,在旅游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并未更新与扩建基础设施,最终导致基础服务质量较差,影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势头。基础设施问题是众多因素中较为突出的,为此,休闲观光农业区应着重改善基础建设,在人流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积极引进先进的设施设备,并结合观光者的切实需求进行扩建与完善。另外,还应强化对基础设施的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设施管理机制,如及时排查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善程度,及时修缮和换新,最终给予观光者良好的服务,提升其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满意度。此外,休闲农业观光的设施管理人员还应随机抽查观光者进行调查,询问其对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和完善意见,结合调查意见完善设施建设,提高体验度。

4.3 着重关注游客在农业区的参与度

在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方式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如可充分利用当地民间艺术、风俗活动等提高游客体验度,可引导观光者参与泥塑制作、刺绣学习、风筝黏纸、年画剪辑,也可先向游客进行技术表演,然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制作或创作,并适当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最大限度提高游客的参与度,使游客能切实感受当地文化与习俗。此外,在农业公园经营管理中应鼓励游客参与农产品采摘和牲畜喂养等农家乐活动,丰富观光活动。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各个地区应积极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积极探索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的有效对策,如强化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健全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设施,着重关注游客在农业区的参与度,推动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观光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金融支持县域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商务观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荡秋千
坐小火车去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