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密市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12-06翟晨

现代园艺 2021年20期
关键词:林果业哈密林果

翟晨

(哈密市林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哈密 839000)

1 哈密市林果业发展现状

哈密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具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的特点,十分有利于果品糖分积累。哈密林果产品具有品质好、香甜多汁、含糖量高、酥脆、营养丰富的特点[1]。目前,林果业已成为哈密农业经济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优化调整,初步形成了以红枣、葡萄、杏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主产区,以鲜食和制干葡萄、大枣为主的优质高效林果基地。截至2020 年底,全市特色林果种植面积为15933.33hm2,结果面积为12773.33hm2,果品总产量为13.28 万t,种植总产值达8.24 亿元。

2 哈密市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哈密林果业生产主体是农户,其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沿袭庭院小果园式的传统经营方式,品种雷同、总产低、质量不高。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林果业基地,但普遍存在经营面积小、集约化程度底、优质果率低的问题,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2)水果品种结构不合理,早、中、晚熟水果品种比例失衡,普遍存在着早熟果品品种短缺、中熟果品品种不足、晚熟果品品种过剩的现象,造成产期过于集中。(3)林果灾害频繁出现,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有害生物“三大灾害”时常发生,新虫种、新病种不断出现,对林果业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4)由于哈密地区人口总量不多,决定了林果产品必须以外地市场销售为主,林果产品储藏保鲜、精深加工利用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和突出。加上林果产品宣传力度不足,区内外市场消费者对哈密特色果品的认知度不高,所以,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3 哈密市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3.1 助力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林果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一产上水平、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来安排部署。特别是2019 年自治区在全疆启动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以来,坚持以党政为主导、群众为主体,抢抓稳定红利和疫情防控红利释放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林果业品种布局科学化、果品品质优质化、产业链一体化,提质量、增效益,助力脱贫攻坚,巩固建设成效,从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3.2 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哈密林果主产区农民林果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一些乡村甚至达到70%~80%,林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及时对林果产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质、增效,挖掘潜力,才能保证哈密特色林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3.3 实现农村社会长治久安

通过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林果业质量,加快林果产品的市场开拓和外销平台构建,努力实现林果业强市的新目标,对促进哈密经济发展、实现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3.4 推动林果业可持续发展

林果业的发展避免了单一生态林缺乏经济效益、维护保养费用高的弊端,农民既能依靠经济林获得经济效益,又能发挥护林员的作用,促进生态建设。不仅能实现特色林果业的提质增效,解决当前林果产业低产、低质、低效问题,而且能保障哈密特色林果产业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

4 哈密市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林果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积极稳妥推进林果区域优化布局调整和品种更新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为主线,适当增加适销对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特新品种,逐步调减市场需求量少、经济效益不高的品种,促进果品上市期不断拉长、果品口味更加丰富、加工产品更加多样。早、中、晚熟品种及耐储运品种合理搭配,鲜食与加工、食品与美容保健品种合理搭配,实现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4.2 高质量建设林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突出抓好红枣、葡萄、杏等林果标准化种植管理,强化低产低效果园改造,大力推广简约化栽培技术,集成应用良种嫁接、整形修剪、配方施肥、机艺结合、灾害防控、质量安全、加工贮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加大林果科技示范园规模和示范推广,建立健全生产、加工、包装、贮藏、销售等标准体系。根据各种果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营养需求,推广林果水肥耦合技术,使标准化果园面积占全市林果总面积40%以上,辐射带动面积达到80%,优质果品产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4.3 提升林果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在乡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转化、就地就近就业大背景下,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果园流转,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2],实施集中连片管理,实现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哈密特色林果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格局。加强林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施行“以水定果”灌溉制度,突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用水效率。

4.4 提高良种苗木保障能力

以现有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林果种质资源保存库、科研院所试验站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高引种、驯化、选育能力。加大以时令鲜果、名优特新果种为主的林果良种补贴力度,不断优化良种结构,提高良种使用率。每年完成10 个以上林果新品种(系)引进,完成筛选适宜哈密、市场欢迎的优质高产经济林新品种和优良无性系1~2 个以上[3]。

4.5 完善林果业灾害防控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林果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网络,增强对有害生物、灾害性气候的预测预报能力,完善大风、低温、沙尘、冰雹等气象灾害及外来有害生物为重点的林果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生物、物理、农业及其他综合防控技术,严格监测检疫有害生物,防治重大有害生物,逐年降低化学防治面积和化学药剂使用量,保护土壤及环境,综合提高林果抵御自然灾害和有害生物的能力。

4.6 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针对各林果主产区气候特点和林果品种,进一步细化各树种明白册和技术服务台账。持续开展提质增效技术服务,根据农时,利用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电教视频,对乡村干部、林果技术服务队及果农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采用田间观摩示范教学和“以干代训”的方式,对林果技术服务队员和果农面对面、手把手进行培训指导,使他们真正掌握林果各环节生产技术。

4.7 优化林果产品冷藏与加工建设

以广东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区为中心,重点打造以鲜食、制干、酿酒葡萄、红枣、杏为主的特色林果加工基地。重点发展葡萄、红枣制干休闲小食品、优质葡萄酒、浓缩葡萄汁、饮料、枣酒、枣泥、枣片、枣粉、杏酱等产品。支持林果加工企业对果皮、果核、果渣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加快速溶红枣奶茶粉、红枣+枸杞+冰糖+茶(三泡台)、红枣枣尖茶、生姜红枣茶、黄芪红枣枸杞茶、桂圆红枣茶、红枣多糖枣红素、红枣膳食纤维、红枣环磷酸腺苷、红枣降压饮料等新产品的研发。

4.8 打造林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

重点鼓励、支持林果企业建立生产基地,积极培育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完善的林果产品区县、乡、村三级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十城百店”“大仓东移”“疆果东送”等机制,借鉴林果产业援疆方面的经验做法,引进疆内疆外优秀企业来哈投资建厂,促进内外企业交流合作;扶持、鼓励电商企业,积极建立、拓展线上销售平台;用好国内重要展会平台,让哈密优质果品和林果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社“走出去”,开拓视野,提高对接市场的能力,推进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发展,构建现代化林果产业体系,打通收购与销售“中间一公里”堵点。

4.9 推广应用林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提高林果业机械化水平,有利于提高林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果农劳动强度,推进现代林果业发展。林果业机械化建设工程以提高林果基地果树机耕、施肥、修剪、有害生物防治、高效节水灌溉、果品采摘等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培育、鼓励、支持林果机械化服务组织和林果机械大户发展壮大。不断完善林果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林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林果基地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4.10 大力发展林果生态休闲游,提升林果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

将生态休闲旅游放在林果业发展新的突出位置,纳入全域旅游总体布局,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亮点和新的发展动能。加大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培育,积极开展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创建、品牌培育、精品线路推介,打造一批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品牌。集中宣传推介一批以“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为主题的“林果+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同当地特色民俗文旅相结合的生态休闲果园、特色民宿、农家乐、林家乐体验区。

猜你喜欢

林果业哈密林果
林果,听到请回答
浅谈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对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简述
牧羊狼林果
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探讨
林果业机械的推广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
芭蕾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