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种牛引进过程中的管理

2021-12-04郭义军陆安法王卫东敖芳芳

养殖与饲料 2021年2期
关键词:补液驱虫口服

郭义军 陆安法 王卫东 敖芳芳 侯 芳

贵州省铜仁市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554300

近年来,随着肉牛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陆续从国外引进很多优良肉牛品种,如夏洛莱牛、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等,这对加速肉牛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牛的引种是指将区外(省外或国外) 牛的优良品种、品系或类型引入本地,直接推广或作为育种材料,引种既可引入活体,也可引进冻精和胚胎。种牛在引进的过程中,若疏忽大意会使种牛产生应激反应,发生高烧、咳嗽、流清水鼻涕、拉稀等临床症状,这将严重影响到种牛的利用率。为此本文将浅谈种牛引进过程中的管理事项,以供参考。

1 种牛的选择

挑选健康种牛源非常重要,这是降低牛运输应激以及避免伤亡的关键。判断牛是否健康可从以下4 个方面来看:一是精神要好,牛机警、反应敏捷。二是体温正常,可摸牛体大致判断体温或用体温计进行测量。三是口腔内无溃疡,无黏液流出,鼻腔内无鼻液,同时鼻镜要湿润。四是牛反刍正常,且屁股周围无沾染稀粪。按照以上方法选好种牛后,可对牛做驱赶运动,使牛快速跑动,跑完凡是喘的严重者,极有可能肺部带有隐疾,引进后便可能发生牛肺疫或普通肺炎,从而造成较大伤亡。当然还应该做布病、结核、伪结核的检测,剔除病牛。此外,还应尽量选择体格较大的牛犊,最小也应选择已断奶的牛犊。牛犊越大抵抗力越强,应激反应和发病率则越低。

2 车辆的选择

种牛从海关暂养场运输回到牛场一般采用汽车运输,由于种牛的体型一般比较大,选择双排车箱的运输车可减少种牛的应激反应,同时也能及时观察种牛在运输途中的健康状况。运牛前要对车辆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车厢的地板要铺上厚度20~30 cm 稻草、草帘子、干草或草垫,增加种牛蹄部和车地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减少种牛在运输过程中的相互碰撞。车厢上面要加盖篷布,减少运输过程中太阳的长期照射。车身长度一般根据运输种牛的头数和体重来选择,使用高护栏车,护栏高度应不低于1.8 m。

3 药物的防治

启运前最好让种牛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和电解多维溶液:口服补液盐I: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 和葡萄糖20 g,每包加水至1 000 mL 后饮用;口服补液盐II:氯化钠1.75 g、氯化钾0.75 g、枸橼酸钠1.45 g、无水葡萄糖10 g,每包加500 mL 的凉开水;口服补液盐III:氯化钠2.6 g、氯化钾1.5 g、枸橼酸钠2.9 g、无水葡萄糖13.5 g,将一袋量溶解于250 mL 温开水中,随时口服,使用更加方便。

卸车后,可给全种牛群注射1 次长效抗生素,也可喂清热解毒、抗感冒、健胃类的中草药,预防应激反应。

4 应激的预防

在运输前的一段时间内受到其他形式应激的种牛(如打疫苗、断奶、去角、混群等)将更加不容易应对正常的运输应激,所以应让种牛首先从原来的应激过程中恢复之后再运输。种牛在运输前1~2 d便要减少饲喂,同时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和电解多维溶液,运输前6 h 禁水、禁食。种牛装车前应在车厢内铺设较厚的垫草,装车密度要适当,限制牛的活动范围,减轻车辆的颠簸和振荡,避免牛摇晃和相互剧烈碰撞,降低应激反应。途中匀速行驶,时速不得超过80 km,不可急刹或提速太快,避免紧急刹车时的惯性滑动。长途运输过程中押运人员每行驶2~5 h 要停车检查1 次,发现有牛卧地时,将卧牛赶起,以防其它牛踩踏,赶牛起来时避免粗暴地抽打、惊吓。

5 到场后的饲养管理

5.1 健康检查

将种牛安全地从车上卸下来,赶到指定的牛舍中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病牛,应隔离饲养,做好记录,加强治疗,尽快恢复患病牛的体能。

5.2 饲喂管理

种牛经过长时间的运输,路途中没有饲喂充足的草料和饮水,牛突然看到草料和水就易暴饮暴食,所以首先要准备适量的优质青草,控制饮水,青草料减半饲喂。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电解多维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以更好地恢复种牛的生产体能。种牛一般需在隔离舍饲养过渡14 d 左右,第1~7 天以喂粗饲料为主,略加精料,以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平衡,青贮和酒渣类副产品少用,第8~14 天逐渐加料至正常水平[1]。

5.3 设备管理

做好人员、物资设备的准备,保证牛场水电畅通,牛只到场后及时卸牛[2]。同时种牛运动场中不要铺垫石沙,因为牛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不利于角膜炎及结膜炎的康复、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完善牛场的粪污处理设施,积尿池规模应合适,同时有干粪堆积池。

5.4 安全措施

为降低疫病风险,在进入养殖场区内的公路选择一下坡处修建消毒池,便于种牛运输车辆进入时消毒,使用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场,确需入场者应做好人员登记,穿戴好防护用品,并对人员及所携带物品进行消毒。场内严格限制不同功能区人员的串岗和用具、器械的互用。对种牛隔离舍进行彻底清扫、喷雾消毒等处理,保证牛舍干净卫生[3]。

5.5 驱虫管理

因环境变化、运输、惊吓等原因,刚入舍的种牛易产生应激反应,应将种牛集中在隔离区进行健康观察和饲草料过渡15 d 以上,待完全稳定后进行驱虫保健工作。驱虫前先禁食,一般禁食12~18 h,便于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一般选择19:00~20:00 进行口服药物驱虫,若种牛拒服,则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盐水或糖精,以增强其适口性。种牛驱虫药物可选择咪唑丙噻唑类(左旋咪唑)和大环内酯类(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等),这可对种牛体内外的寄生虫进行全面驱杀。

6 结 语

任何一个牛品种都有其特定的分布范围,当一个国外牛种引入到新的地区,要想将其固有的特征和优良的生产性能表现出来,就必须做好引种前准备、牛群运输和到场后的饲养管理,这样才能减少种牛的发病应激风险、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补液驱虫口服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生猪驱虫正当时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液氮冷冻与阿维A口服联合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