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1-12-03徐国荣

考试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探讨核心素养

摘 要:现代教育已经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所以,我们更加要重视起家校合育的力量,只有学校和家庭的紧密联系,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文章对家校合育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怎样树立家校合育观念,怎样优化家校合育方法,以及家校合育对未来的深远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家校合育;核心素养;探讨

一、 引言

谈到教育,学校往往是涌现在大家脑海中的第一选择,但一个完整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互相配合,尤其学校和家庭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家校合育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不再是基于理论知识的传统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更加广泛,教育形式更加灵活。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技能、心理情感等均列入核心素养教育的内容。核心素养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学校和家庭合力教育的基础上,个人在未来发展中在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升。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所以,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条件,也是核心素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 注重家校沟通

一个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沟通,任何教育都要建立在一个良好沟通的基础上。所以,教师要与家长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状态,从而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教育方式。同时,通过沟通还能增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感,也能了解到家长内心最真实的需求。身为教师,有义务去聆听家长的一些想法和诉求,更要理解家长的心情,支持家长对孩子给予的期望和要求。而且,无论是对待学生还是家长,教师都必须用最真实的情感去沟通、去交流,教师在发现学生有异样的状况时,应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给予最真诚的慰问,只有拿出真情实感,才能获取家长最高度的认可和坚定的信任。其实,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应该做到一个常态化,才能够更及时有效地掌握到学生的情况,同时,也能第一时间将学生在学校的状况反馈给家长。相比较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话能更有效地执行,对教师的要求更能努力地去做到。所以,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应该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一些事情,能够主动为家长解决一些关于孩子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前列出一个家长沟通表单,安排好与每一位学生家长的沟通时间,可以选择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的一个固定时间段,然后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将学生近期的状态告知家长,并一起探讨,选择一个最合理有效的方式去与学生沟通,并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学生的实际问题。同时,在家校合育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个同频的状态。学校与家庭不仅要保持同步,更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是一个关键点。所以,教师要重视每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尤其是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通过家长会,教师可以全面地把学校的教育思路、教学内容及教学阶段性的成果展现给家长,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情况有一个更深度更全面的了解。并积极倡导家校合育的教育方式,帮助家长了解怎样去更好地与学校配合,实现提升素养的目标。

三、 完善共育体系

因为仍有一部分家长对家校合育没有足够深刻的认知,所以,在一些家长中依然存有应付的心态和依赖学校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了解了家校合育的重要性,但仍觉得教育的本身还是以学校为核心。也有一部分家长是因为太过于忙碌,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这些都是导致家校合育不畅通,学生核心素养不见成效的原因。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建立家长参与制度,让家长认可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引导家长多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从而完善家校合育的核心结构,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可以选择几位家长代表,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并引导家长有序地参与到学校的事务当中。这也是现在教育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亦是学校完善管理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能更有效地完成对家长的培训,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导家长有序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体系中,进而逐步解决掉家长在家校教育中无作为或者不认真等问题。在家长委员会和学校的配合下,家长对家校合育的教育模式会产生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度的认可,也能够更加热情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同时,家长还能够积极地提出一些有效建议,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其实,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也能为学生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因为,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能让家长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孩子的个人特点和发展优势,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在家长那获得更多的宝贵意见,在建立学校的管理制度时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完整。学校在建立管理制度时,必须要意识到家长的重要性,要不断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对方案反复地打磨,不断地完善,才能获得一个实际有效的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管理机制。在教师第一次与新生家长见面时,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感受到一些不同的内容。例如,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探讨并制定一些沟通原则,把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学到了一些综合素养的教育内容。

四、 构建家校合育平台

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能够让家长参与进来的活动,让家长对学校及家校合育有一个深入了解的机会,从而使家长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家校合育中来,与教师一起探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法和策略。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个主题沙龙,探讨的主题可以是对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或者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掌握到更多的信息,了解到家长的需求,还能够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情况了解得更加全面、更加透彻,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获取更直接有效的信息。教师还可以举办家长交流会,不同于平时的家长会,主题和形式可以比较自由,也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在学校开展的亲子活动,在实践当中,让家长深刻地感受到家校合育的重要性,促使家长为学校建立管理体制提出更符合实际的建议,为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善性、合理性提供一个基本准则。开展一些以家长为主体的活动,是实现家校合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因为,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增加家长的感受,也能夠更深刻地体会到家校合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愿意配合学校开展工作。除了上述两种活动,教师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主题开展一些其他比较能够吸引家长参与的活动。内容可以是针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建议,也可以是针对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是一些可以增进学生与家长情感交流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使家长与教师共同为学校的教育方针提出更全面的建议,也能使家长和教师一起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沟通商量对策,为学生的教育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让平时因为忙碌而对孩子所有忽略的家长,有一个能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加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意识。总之,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畅通无阻的交流渠道,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提升。

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是实现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所以,教育的本质还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究,不断学习,开拓思维,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与家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建立一个更加有情感的沟通。为家校合育起到助力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同时,教师也应该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选择一个合理有效的教育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教学效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要重视与家长的互相配合,常沟通,常交流。由教师来安排学生的課后作业,家长配合监督,及时地沟通情况,针对有问题的地方再由教师来帮助辅导。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忽略与学生的沟通,并且,在与学生沟通时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减轻学生在面对教师时的压力和紧张。教师要多关心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更加高效。

六、 运用新的教育形式

相比较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网络通讯发达的多媒体时代,教育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教育手段也更加多元化。同样,也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提供了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方式。学校和家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进行交流、沟通。例如,微信、邮箱、QQ等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作业的安排,以及一些学校的相关活动和其他一些家长想要了解的信息,从而促使家校合育的有效开展,让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更加灵活高效。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及时地了解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也能提高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学校可以定期地整理出一些家校合育的相关材料,下发到家长手中,并注重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和一些相关信息,进而提升家长对家校合育的积极性,增强家长参与到其中的意愿。

七、 结语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家校合育是必要手段,也是有效途径。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关于家校合育的活动,并把活动的形式丰富化,活动的内容多元化,把家庭和学校更有效地衔接到一起。通过利用对媒体平台,创建与家长更加高效、便捷的沟通方式,为家长传输更全面、更有效的信心,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同时,家庭与学校应该始终保持一个统一的教育方式,保证教育效果的高效性。通过家校合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与家长及与教师的沟通创建良好的基础。只有家庭与学校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臧吉瑜.关于小学语文家校合作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9):28-30.

[2]关振华.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实施策略[J].北方文学,2017(6):159,161.

[3]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60-61.

作者简介:徐国荣,甘肃省金昌市,甘肃省永昌县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探讨核心素养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