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12-03雷永松唐宜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受检者磁共振规范化

雷永松,唐宜烦

(东莞市大朗医院放射科 广东 东莞 523770)

目前腹部的临床诊断中比较多用的是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CT、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1]。超声检查快速、安全,具有一定的检查效果,但是其分辨率欠佳,对小病灶的检查效果不理想。CT与磁共振成像均能够发挥更精准的检查效果,但是CT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而磁共振成像能避免这一问题,因此磁共振成像成为了临床上比较多用的腹部疾病检查方式[2]。但是在腹部磁共振检查中,其图像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受检者的扫描前准备、扫描过程中的操作技术等,进而影响最终的检查结果[3]。因此,在腹部磁共振检查中,应当采取规范化检查技术,以确保其检查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我院腹部磁共振受检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规范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腹部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组采取规范化检查技术。常规组中男性与女性受检者的占比分别为41.67%(25例)、58.33%(35例);患者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为(42.61±10.58)岁;单纯平扫与平扫+增强的受检者分别占13.33%(8例)、86.67%(52例)。规范组中男性与女性受检者的占比分别为45.00%(27例)、55.00%(33例);患者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为(43.55±10.62)岁;单纯平扫与平扫+增强的受检者分别占16.67%(10例)、83.33%(50例)。将两组受检者的上述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怀疑为腹部肿瘤的患者;不存在磁共振检查禁忌证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腹部伤患者;存在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等不能良好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所使用的磁共振检查仪为同种型号(飞利浦1.5T)。

常规组采用常规腹部磁共振检查技术,指导受检者采取仰卧体位,头部由双臂交叉抱住,进入的顺序为先头后脚。平扫时采取常规扫描序列,增强扫描时进行多期扫描,包括动脉早期、晚期、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

规范组采取规范化检查技术进行腹部磁共振检查。在检查前,仔细询问受检者的病史,了解受检者是否存在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同时也便于制定检查方案。要求受检者在检查前保持空腹,叮嘱受检者将各种包括医用设备在内的电子设备等除去,叮嘱需要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或者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的受检者禁食禁饮。选择线圈为8通体,使用软垫,避免线圈对受检者的呼吸门控软管造成压迫。随后对受检者进行呼吸训练与检测,通过语言提示,让受检者配合所提示的语言进行呼吸以及屏气,将受检者的呼吸频率控制在13~15次/min,同时确保受检者的呼吸门控窗口显示波形的振幅超过全长的1/3。将线圈的上、下片摆放平整并且保持对齐。将线圈的中心向胸骨剑突对准,并将此作为0点。确保受检者的肝脏处于线圈中心位置,最后开始扫描,从膈顶到髂前上棘为扫描的完整范围。在进行扫描前,对信号区与线圈之间的匹配度进行再次检查与调整,确认无误后开始扫描。平扫时采取常规扫描序列,增强扫描时进行多期扫描,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以及延迟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腹部磁共振检出图像质量进行评定,对比两组的评定结果,包括空间分辨率、均匀度、对比度以及伪影。并对比两组的疾病诊断准确性。

图像质量评定:空间分辨率的评定是指对检查局部细微结构的显示效果是否清晰;均匀度的评定是指图像信号整体显示是否良好、压脂是否均匀,从内到外的图像亮度分布是否均匀;对比度的评定是指对临近区域图像信号强弱差别的评定,即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对比是否明显;伪影的评定是指断层组织信号强度与实际解剖结构信号强度是否不相对应,是否出现了图像变形、重叠、缺失等现象[4]。

疾病诊断准确性: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阳性与阴性判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腹部磁共振检出图像质量上的对比结果

规范组的腹部磁共振的空间分辨率、均匀度、对比度以及伪影方面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在疾病诊断准确性上的对比结果

规范组的阳性与阴性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腹部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病变种类多,而不同的腹部疾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相似症状,比如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难以从受检者的症状表现上完全区分不同的腹部疾病类型[5]。而对该类疾病的诊断还需要依靠有效的检查方式。在众多影像学检查方式中,腹部磁共振检查是其中具备较高诊断价值与安全性的检查方式[6]。但是临床上的一些不规范检查技术对其检查效果产生了影响,导致漏诊、误诊现象的出现。因此,采取规范化检查技术十分必要。

在本次研究中,规范组在腹部磁共振检出图像质量的空间分辨率、均匀度、对比度以及伪影检出率方面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规范组的阳性与阴性判断的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规范化检查技术的运用提高了腹部磁共振检查的质量与临床应用价值。腹部磁共振检查的规范性主要注意方面包括检查前准备、体位摆放与呼吸训练,而需要根据受检者的呼吸状况以及鉴别诊断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扫描序列,这对检查医师的专业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7]。根据《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8],我们认为在常规的腹部磁共振检查中需要注意的有:(1)选择T1WI序列时,将二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2D FSPGR)作为首选,能够均匀呼吸但难以完成屏气的受检者,用呼吸触发快速梯度回波;均匀呼吸与屏气均难以完成的受检者,用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序列(FIRM)。(2)选择T2WI序列时,将RTr Fse Fat-Sat中短ETL(7~16)作为首选,能够屏气但是不能完成均匀呼吸的受检者,用长ETL Fse Fat-Sat;均匀呼吸与屏气均难以完成的受检者,用SS-Fse Fat-Sat。补充序列选择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FIES-TA),以观察局部的解剖结构情况。常规T2WI应进行压脂,TE值设置在70~90 ms。在增强腹部磁共振检查中需要注意: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的三期扫描是基础,分别为5 s、50~70 s、3~5 min,延迟期扫描的进行根据需要决定。

综上所述,在腹部磁共振检查中应用规范化技术,能有效优化其检查图像的质量,进而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受检者磁共振规范化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