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文化融入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改革探索——以《悬壶日志(节选)》为例

2021-12-03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整体观念日志课文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张 璐

在全球“汉语热”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文明与思想内涵的重要体现,在汉语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医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讲道:“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近年来,中医药学在世界医疗上的卓越贡献使得世界对中医学越来越重视。例如,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中,对于病情的防治,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根植于中华土壤,了解中医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的传播也是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广大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也应担当起文化传播的重任。

高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随着汉语本体知识的积累逐渐提高,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教学中应更多地融入文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文化的传播。汉语教学高级阶段的教材中,许多课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例如《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下册)》中的第三课《悬壶日志(节选)》,是以中医文化为背景的课文。本文以《悬壶日志(节选)》为例,分析中医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一、中医文化词汇在课文中的体现

在《悬壶日志(节选)》的教学中,中医文化词汇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进行分析。这些词语虽然属于中医术语,但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讲解时结合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关于“气”

“气”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是构成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认为,“气”是天地一切事物组成的基本元素,它有着像气体般的流动特性;“气”也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维系着人体的运行;人体的“气”是一直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其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护线,聚于体内保护着脏腑,气量充足,气行通畅,人体就健康;如果“气”出了问题,人就会生病,因此,常常“生气”或“受气”的人容易生病。

课文中“病人躺在床上,脸色蜡黄,气息奄奄。”一句里的“气息”是指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指气息微弱的样子,“气息奄奄”形容人病得很严重,濒临死亡。由此可见,“气”对人的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另外,课文中“我”为一位部长诊脉开方,主张用西洋参温补,“温补以固正,使其邪气下降,可能会神清气爽”,这里的“温补以固正”,“正”后省略了“气”字,实为“温补以固正(气)”。“正气”与后面提到的“邪气”也是中医术语中常见的词汇,“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及抵御邪气、维持健康的力量,“邪气”则是一切致病因素的统称,或者说是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文中的“我”打算用西洋参这味中药让病人体内的“正气”巩固,也就是平时说的“增强抵抗力,驱逐病邪”,“我”认为这样做的效果可以让病人“神清气爽”。身体健康了,正气巩固了,邪气驱逐了,气就顺了、爽快了,成语“神清气爽”中的“气”也正有此意。在汉语词汇和常用语中,还有许多都带有“气”字,例如,气色、脾气、生气、怒气、天气、气流、空气、寒气、神气十足、有气无力、忍气吞声、气喘吁吁、阴阳怪气、上气不接下气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并结合“气”的本义作出简单的解释,引导学生体会“气”的意义。

(二)关于“上下”和“升降”

课文中提到“邪气下降”,另外还提到“上病取其下,下病取其上。呕血宜降,便血呢,则宜升之。现在这位上下都见了血,升降都遇上了克星”,其中的“上下”“升降”也是中医常用的术语。与日常生活中的词汇“上下”和“升降”不同,这里的“上下”是指中医里的上焦和下焦。中医把脏器分为三焦,即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肝胆脾胃等,下焦包括肾脏膀胱以及生殖系统等。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之间紧密联系,治病时不仅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应从整体把握病情,“上病下治”与“下病上治”则是这种诊治方法的体现。“上病下治”与“下病上治”在《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里曾提道:“……病在上,治之下;病在下,治之上……”说明对于疾病的处理,除了通常的医治方法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病情需要做特别的处理,文中所提到的“上病取其下,下病取其上”就属于这种情况。而“升降”则是针对“上下”在治疗上所要求的药物,病在上宜用升浮的药物,病在下宜用沉降的药物。这里学生理解比较有难度,教师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例如,泡脚就是运用的“上病下治”的道理。脚上有许多穴位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泡脚还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养生保健,也有通过泡脚“引火下行”之说,脚受凉也容易生病。有些留学生来自热带国家,一年四季喜欢穿拖鞋,来到中国后,冬天仍习惯赤脚或穿拖鞋,极易受凉生病。中医养生讲究“温足而顶凉”,意为脚要保暖,头部可稍凉快些,因此入乡随俗,来到中国以后也要接受这些变化,学习当地的养生方式才能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像咳嗽、牙疼、流鼻血,在中医中皆是上火的表现,所以常常用偏寒凉的药物“降火”。这里的“上”与“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由中医词汇演化成日常生活用语,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术语,也能让学生了解到中医文化已渗透到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解中医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

(三)关于“克”

上句课文中的事例提到“现在这位上下都见了血,升降都遇上了克星”,另外“大凡病得险恶与否,要看病症之中互相克不克,胃不好肝也不好,病则难治”。这两句中提到了“克”和“克星”,“克”也是中医术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常说“相克”,意思是互相克制、互相制约。提到“克”,则需要先引入另一个知识点——“五行”。

五行最早源于古人对宇宙万事万物的归纳,是指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是相生与相克,“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五行的相生关系对应到五脏则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相生关系使得各脏器能得到其他脏器对它的滋养,从而可以发挥出最佳的功能状态。此外,五行中每一“行”都有“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行相克是指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五行相克”对应到五脏则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例如,生气或发怒时往往会食欲不振,甚至会出现胃部消化不良的症状,这是因为生气或发怒是肝木过度旺盛的表现,肝木过旺则对脾土克制过度,导致脾的运化饮食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上述症状。“五行相克”的学说说明了疾病发展与转变的规律,预测了疾病以后的发展和结果,也可以提醒人们提前关注身体的弱点,养生保健,避免或减少致病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相关词汇有“克星”,其原意也来自“五行相克”学说,现在用来比喻能对某种对象起制伏作用的人或事物,比如猫是老鼠的克星、水是火的克星、鸟是鱼的克星等。

二、中医指导思想在课文中的体现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它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整体观”与“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成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在课文《悬壶日志(节选)》中多处体现了这两种观念,了解这两种观念,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了解中医文化,也有助于留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一)整体观念

整体指的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整体观念应用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之一是“五脏一体”,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密不可分,在功能上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课文中提到“胃不好肝也不好”就体现了脏器中胃和肝的关系。五行中,胃属土,肝属木,如果不能维持平衡就会出现木克土,因此胃有了问题,也应当关注肝脏的健康状况。在教学中,教师可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举例,如经常咳嗽可能与肺气不足有关,平时应注意滋阴养肺,多吃一些银耳莲子羹等养肺的食物;舌头经常长口腔溃疡可能与心火上炎有关,可以适当喝一些莲子心茶或金银花茶降心火;眼睛经常不舒服,可能与熬夜导致的肝火旺盛有关,因此平时应注意早睡早起,养肝护目。这些都反映了中医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部位的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中的另一个体现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又叫天人相应,强调的是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和谐关系,倡导把人看作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中医养生与治病也需要顺应自然规律。例如,在养生方面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捂秋冻”等。“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课文中没有具体的体现,但作为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可作为文化扩展,结合生活实例向学生讲述,因为“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也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人类的发展进步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发展,若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最终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整体观念还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整体思维”。通过学习“整体观念”这个知识点,外国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加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事方式,有效地缓冲因文化碰撞而产生的文化排斥现象,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分辨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这就是辨证。根据辨证的结果,拟定治疗方法,并付诸实施,这就是论治,或称为施治。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论治主要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一种病,发病的诱因不同,所表示的证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同,这就是同病异治。例如,在课文中“一九八一年一月三日”的日志中关于中西医差别的对话中提道:“同是感冒,肺热的,肝热的,又什么湿热的,燥热的,得为每个人开不同的方子。就这一个人,今天的方子过几天也得换。累。我们呢,放之四海而皆准:感冒清。”这一段话体现了中西医的主要区别,中医强调诊疗的个性化,也就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诊断,同是感冒治疗方案也会不同,这就是“辨证论治”。西医看病主要依靠诊断仪器、实验室检测和化学药物等,在认识、诊断及治疗疾病的方式方法上与中医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课文中,先生为那位“嘴里吐血,大小便亦带血”的病人提出的“补中”方案,以及“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日志中的先生的失手案例都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在教授“辨证论治”这个知识点时,教师不要求学生探究过深,结合课文中提到的“感冒”例子,进行基本了解即可。

综上所述,笔者仅从几个常见的中医文化词汇和中医的主要指导思想两方面,探索了中医文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并提出了教学建议。希望通过文化的导入,使汉语学习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中医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将中医文化的优秀精神和理念发扬光大,在跨文化交流中充当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些文化教学的启示,希望广大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共同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教学。

猜你喜欢

整体观念日志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扶贫日志
背课文的小偷
游学日志
整体观念在畜禽疾病诊断和防治上的作用分析
中医整体观理念探析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一种基于粗集和SVM的Web日志挖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