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声合唱教学策略

2021-12-03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童声音准合唱团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 林 玲

一、童声合唱的概念及意义

人声是最宝贵的乐器,是所有乐器中最灵敏、最精细的,通过长年细心、负责地运用,能够让它保持健康有力。合唱是一种能最大范围内训练许多人声的方法,在学校艺术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声音、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一项活动。著名的合唱指挥家严良堃先生概括合唱的特点为:它是最容易普及的艺术形式,也是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欣赏的形式。作为学校美育最好的形式之一,合唱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兴趣或者一项特长,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合唱还能通过各种舞台表演、活动展示、艺术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童声合唱现状

(一)整体水平偏低

中国合唱起步较晚,且教育体制下的家长更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合唱教育的发展,使得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合唱水平整体偏低,无论是在认知程度、理论程度还是实践程度上都呈现出整体水平偏低的状况。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国是人口大国,且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对合唱教育的认知也不同,造成了严重的地区差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合唱整体水平很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童声合唱团队,如北京深空少年合唱团、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广东小海燕合唱团,这些都是堪称世界一流的童声合唱团。在福建省也存在这样的地区差异,经济特区厦门、省会城市福州的整体合唱水平就高于福建其他地区,是经济、教育、师资等因素决定了这样的局面。

(三)学校层面对合唱教育不重视

受应试思想影响,学校、教师、家长都更重视学生的升学成绩,影响了合唱教育的发展。哪怕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美育教育,学校需要组队参加合唱比赛时,通常也是临时组队,临时进行训练。合唱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这样的临时组队的训练结果就是学生只会唱一两首歌,并没有在音乐知识和技术层面得到真正提高,更谈不上对合唱的认识。

三、童声合唱训练及策略

童声合唱被誉为“天籁之音”,和谐的声音不是孩子们一张嘴就能实现的,只有通过长期严格且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当然,教师的合唱训练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空洞,不能抽象,不能太成人化,需要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和方法,生动、形象、有趣地引导学生掌握准确的歌唱方法,只有做到演唱方法高度统一才能得到真正和谐的天籁之音。

(一)统一音色

1.统一音准。音准是衡量一个合唱团水平的最重要条件,也是音色统一的首要条件。童声合唱团建立初期,选择合唱队员首先考虑的就是学生的音准,有好的听力,并能唱准音的学生才有资格入团。在合唱团训练时要考虑“气息与音准”“发音与音准”的关系,好的气息是唱好音准的前提条件,气息支撑不足会影响音准,发音的口型与口腔状态也会影响音准。在音准训练时,引导学生明确“单音、音程”的关系,大音程有“扩张”的倾向,而小音程有“缩小”的倾向性,演唱状态积极也是保证音准的重要因素,状态不积极会造成有气无力使音偏低的状态,在句尾气息保持不住,也会造成音偏低的现象。总之,指挥在训练过程中要长期、系统地进行音准训练,同时要能发现音准偏差的原因,并及时给予纠正,确保音准,确保音色统一。

2.统一发声方法。得到准确的发声方法进而得到统一的发声位置,也就会得到统一的音色,是合唱训练中特别重要的一环。童声合唱团的孩子都是没有变声之前的学龄儿童,心理年龄较小,声乐教师很抽象地告诉学生“打开牙关”“头腔共鸣”类似的理论性歌唱方法,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教师可以用比较形象的方法告诉学生发声的方法:展开双眉、双眼有神、抬起笑肌,上下两排牙齿的最后一颗大牙不要碰在一起进行演唱。这样的方法直接有效、浅显易懂,更适合学龄期的童声合唱团孩子。

3.声部均衡。声部均衡是获得和谐合唱声音的基础,声部层次要分明,每个声部不能淹没在其他声部里;主次比例要分明,指挥要分析合唱作品,了解每个声部的地位和功能,突出主旋律声部,平衡伴奏声部,使声部比例均衡和谐。这样的合唱声部“均衡”,才能使得合唱优美、协调。

4.统一换声。每个孩子的歌唱能力不同,换声点自然也就不同,同时歌曲旋律会上下流动,有的歌曲速度快,这时候就会出现有的孩子用真声,有的孩子用假声,就很难做到声音统一。那么,如何顺利地度过换声区呢?在不同声区,使用真假声的比例自如切换,中低声区内使用真声多一些,高音区使用假声多一些;高音区用“头腔共鸣”来发声,尽量要求学生睁大眼睛,打开内口演唱,低音区用“胸腔共鸣”来发声,但不能脱离高位置的成分。经过训练,让换声可以随心所欲,在每个声区都能获得和谐统一的音色,让歌声更加优美、和谐。

(二)读谱笔记

童声合唱指挥不仅自己要具有准确高效的读谱能力,并且要养成学生在排练过程中的读谱和笔记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合唱团的排练效率。在排练过程中一定让学生养成在统一读谱过程中,准备好铅笔在歌谱上标记的习惯,如最高音或者最低音提示、大跳音程提前准备气息的提醒、力度处理提示、主旋律提示等内容进行记录,一目了然地提醒学生排练注意,大大提高排练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读谱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三)作品选择

在童声合唱作品的选择上,首先是了解合唱团的能力,孩子们的声区是在什么范围内,最低音是哪里,最高音能唱到哪里。选择的作品音区跨度是否是合唱团现有能力能驾驭的声区,当出现选择的作品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时候,这个作品的选择就是不合理的。其次,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否适合童声合唱团的年龄特点,孩子们适合表达积极阳光向上的作品,贴近他们生活的合唱作品是受到孩子们欢迎的,这样的作品孩子们会更有兴趣进行演唱。最后,选择具有自己民族或者地方特色的作品演唱,这样的选择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以及对于民族音乐或者地方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及对相关文化的理解能力。

(四)丰富实践

在童声合唱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对合唱技巧进行掌握,而且还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表演机会。通过有效的实践表演,教师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当中进行不断反思,从而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进而全面提升童声合唱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童声合唱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表演,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合唱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在特殊节日组织的表演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切磋,明确自身在合唱方面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进行交流和合作,充分享受合唱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在合唱当中的默契度。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合唱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美感的艺术形式,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合唱艺术。通过有序、有效的合唱教学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合唱艺术活动,以及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童声音准合唱团
童声飞扬
夏 天(童声合唱)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毛茸茸合唱团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