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标出发,打造初中历史单元复习高效课堂

2021-12-03福建省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图历史内容

福建省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郑 臻

初中阶段的历史复习课堂,学生需要注意的内容和细节相对来说比较多,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要听教师梳理知识点,还要注意掌握知识,完成课堂练习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根据我省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制定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的有关精神,较以往考点明显增多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师应当注意打造初中历史单元复习高效课堂,按照单元内容进行知识整合,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一、积极启发诱导,以问题带动单元整合复习

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多,学生在接触很多历史内容的时候会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而疲于复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展任何一个单元的整体复习都会发现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使用单元整合复习策略,让学生以单元为复习脉络,抓住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精髓,系统掌握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的时候,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因此,对于这种重点知识点较少的单元复习,教师就可以将整个的单元脉络拆分成若干个问题,让学生以重点脉络为主,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师在开展本节课的复习之前,可依据课标要求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一个问题大纲,让所有学生将问题大纲抄在笔记本上,并且通过自主复习,把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写成笔记。比如“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和特点”“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发明、贡献”,学生在整理复习笔记的时候,就可以把问题和问题答案都写在笔记本上。复习课正式开始之后,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这些问题投放在多媒体上,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答案,将问题的整体框架都用问题的形式列举出来。学生只需要掌握这些问题,就算是完成了一整个单元重点知识的复习,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复习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动手以及思考的能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通过问题脉络来梳理整个单元的重点内容,有利于减轻复习的压力。学生在日后复习其他单元的时候,也同样可以把这种复习方法作为自己的复习策略,根据单元的教学脉络整理问题,并且把重点内容誊抄在笔记本上。学生在最终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根据笔记本上的大纲问题进行背诵复习即可,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注意逐层深入,以思维导图完善课堂复习

在复习教学中,按照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是最有效率的。除了强调应试能力的养成,还应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的培养。在上复习课的时候,应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夯实学生基础,只有在掌握了基础历史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更加高阶的历史复习。所以,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可以把单元整合教学与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在复习课堂上给学生准备一张脉络清晰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推展每一个单元的重点知识,逐层深入,完善课堂复习。

例如,在复习“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的时候,这一单元的整体知识内容不算很难,但是学生需要识记和理解的知识点较多,加之年代跨度较大等方面的困难,我们可以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用思维导图进行整合。比如,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按时序分为五个时期板块,以春秋和战国时期为重点内容,将思维导图结构再细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板块,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不断回顾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通过简单的教学提示和思维导图的构建,有利于让他们形成逻辑缜密的历史思维。

历史知识有时序性和综合性,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而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联想性、条理性、整体性,能使历史思维具体、有序、清晰。它一般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用关键词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用一些线条逐级形成一个个分支,向四周发散,有色彩、有线条、有联想,图文并茂,直观明了,整个构图清晰有序。可让学生通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参与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自身信息处理的能力。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并制作思维导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制作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复习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整合式复习之后,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三、讲练评相结合,明确课堂复习方向和任务

历史学科有许多需要识记和理解的知识,复习课目标达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标要求的教材内容与知识的识记是否熟练。因此,应注意明确课堂的复习方向和任务,将原本定性的复习内容转变为定量的复习内容,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准备一些基础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用做题的真实数据来判断学生是否完成了复习任务。复习中,让学生学会一定的应试技巧也十分必要,可结合近年中考各类题型强调材料情境,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关键词,反复训练、当堂落实。因此,在单元复习时,结合学情考情,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单元题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

通过课堂上的巩固复习讲解评测来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能够更好地进行单元复习查漏补缺。在给学生提供单元知识整合的复习练习题时,可以重点为学生准备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练掌握程度,提高单元整合复习的教学效率。

当然,除了注重练习,我们也要注意在课堂上对这些练习题的讲解。在复习阶段,由于很多题目涉及综合性较强的内容,初中生初次面对这类题目时可能会有些不适应,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站在引导者的角度,帮助学生逐个厘清这些问题。依据课标的能力层次要求,让他们整体掌握单元的背诵内容,然后进行题目的精讲精练,在做题的同时,不断回顾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单元整合复习的效率。

四、思维训练为主,采用高效单元整合复习策略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也是教师在开展复习课时的一大教学目标。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思维的建构需要从基础知识和整体框架两个角度进行把握。教师开展历史复习课时,可以重点使用单元整合的复习策略,让学生把每一个单元都看作一个简单的模块,并且用时间线将单元串联起来,进行整体复习,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整体的复习效率。

例如,在引导学生复习“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这两个单元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教师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按照模块进行整体划分。比如隋唐时期可以划分为隋朝和唐朝两个模块,让学生按照时间线的顺序分别掌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几个方面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厘清各个朝代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将这些历史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明确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两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相比,分别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通过纵向比较,让学生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特色,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历史观念。

通过一些基础的对比,学生也能够更加鲜明地看到不同朝代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比如唐朝政治相对比较清明,主要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完善,而隋朝时期统治者过于昏庸,这也成为隋朝快速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这样纵向的单元模块之间的比较,有利于让学生一边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历史文化知识,一边对这些知识进行二次思考,从史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内容,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开展这样的单元整合教学,有利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回忆多个单元的知识,同时在纵向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内容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历史思维,整体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应认真研析复习内容的课标要求,始终围绕课标这一主线,做到明确复习方向,注重知识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讲究复习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打造高效课堂。单元教学与复习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单元的整合梳理,教学更有方向,有利于避免复习炒冷饭现象,落实核心素养、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打造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课堂。

猜你喜欢

导图历史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新历史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