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3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一中学臧肖肖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笔者化学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一中学 臧肖肖

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善,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甚至限制了学生学科兴趣和学科能力的发展。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同时要具备求新求变的意识,积极向现代化、信息化靠拢,改进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迎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进入高中阶段,化学课堂知识密度加大,知识难度加深,并且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耐心和信心。并且,很多教师教学观念传统,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生能否掌握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课堂氛围严肃枯燥。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自然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学生参与不均衡

学生之间的兴趣喜好、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表现,有的积极主动,能够及时和教师交流互动,主动承担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另一部分学生却抢占不到学习资源,得不到教师的关注,显得消极懈怠。长此以往,学生的化学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并进一步加重课堂上学生参与不均衡的问题,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优生愈优、差生愈差,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

(三)教学局限性较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走进各行各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整合的呼声越来越高,更多的教师也积极投入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但是,有些教师缺乏求新求变的意识,依旧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不能合理、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导致化学教学存在较强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化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和优化

(一)联系现实生活,启迪学生思维

纵观化学发展史可以发现,化学诞生于人类探索自然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并且日益成熟的化学理论和技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强大助力,同时解决了很多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这说明化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对于高中生来说,化学是陌生的,有着较强的抽象性与复杂性,而生活是亲切熟悉的,所以他们更愿意讨论生活话题,从生活中获得解决化学问题的灵感。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构建生活图景,一方面营造亲切有趣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共同兴趣,保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利用生活元素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课时,笔者先提出了生活化问题:“同学们家中买回的牛奶、面包会怎样储藏?为什么?”学生答道:“一般会放在冰箱冷藏,避免食物变质。”笔者继续问道:“如果牛奶变质,它实际上是发生了什么反应?”学生根据知识经验,提出牛奶变质为化学反应。于是笔者进行进一步引导:“将牛奶置于冰箱冷藏,实际上是为了延长保质期,也就是减缓牛奶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那么这是通过改变什么条件达到的?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化学反应的快慢?”学生得到启发,很快意识到改变温度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并积极联系生活经验和化学学习经验,提出其他猜想。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中善于构建生活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激发学生的灵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体验

一些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格格不入,不能体现学科特点和价值,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而且,高中化学的很多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这给传统教学方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引入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具有表现形式丰富、互动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解决了很多教与学的问题。因此,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丰富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一课时,由于“离子”是微观粒子,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所以学生很难理解“电离”“离子反应”等抽象的概念。于是,在本节课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模拟NaCl的电离过程。在动画中,学生可以看到NaCl晶体被投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晶体表面,在水中自由移动,并形成水和钠离子、水和氯离子。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其中钠离子以黄色小球代表,氯离子以绿色小球代表。通过动画模拟,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离子”“电离”等抽象概念,为接下来的深度探究奠定基础。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适当采取微课助教法,帮助学生攻克重点难点。可见,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提升课堂活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呈现趣味实验,激发探索欲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某些化学理论,同样也需要通过实验的手段解决新的化学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得到科学探究素养的发展。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十分复杂,实验原理不易掌握,涉及的器材、药剂种类繁多,操作起来极为不易,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失去兴趣。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适当调整教学手段,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就能体现化学实验生动有趣的新面貌。所以,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研究的问题,为学生呈现趣味实验,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一课时,笔者先创设故事情境:“小孟和同伴两人去山林探险,二人晚上在山洞过夜,恰逢手电电量耗尽,于是小孟从包里拿出苹果、小灯泡和导线,开始制作水果电池……”听到这里,学生十分诧异,认为这不可能实现。笔者不置可否,而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水果电池的实验视频。视频中的操作者以柠檬作为主要材料,用导线将四个柠檬串联起来,接入小灯泡,最终使小灯泡发光。这一实验现象让学生惊叹不已,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探知欲。于是笔者顺势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学生则主动打开课本阅读相关内容。在锌铜原电池装置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表现得十分积极,并主动讨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呈现趣味实验,可以体现课堂的开放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和课堂参与度。

(四)加强小组合作,保证均衡参与

学生之间各方面的差异是造成课堂两极分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教师不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厚此薄彼,则会加重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和谐集体的构建,同时也会影响学生整体化学水平的提升。所以,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在将学生分组时,教师需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弱化小组内部的竞争关系,避免学生互相争抢学习资源,同时激发中优等生的责任意识,使其主动帮扶学困生,从而保证学生均衡参与课堂,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程度的锻炼与提升。

例如,在学习“乙醇”一课时,鉴于本节课内容难度不大,且生活性较强,所以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为了保证各组学习方向的正确性,以及提高小组凝聚力,笔者先展示以下学习任务:(1)乙醇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2)乙醇的分子结构是什么?你能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乙醇的性质吗?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笔者加强巡视,指导各组组长为成员合理分配任务,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笔者要求各组的学困生作为代表,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以上方式可以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深度参与化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资源共享,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积极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给学生构建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充满活力的化学课堂,从而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笔者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