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美术高效课堂的搭建

2021-12-03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中学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作业课堂教学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中学 林 静

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各种媒介和资源平台,也为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了助力。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授课方式与手段,在辅助传统课堂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和美术课堂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而积极有序的课堂氛围又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分。这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微视频、教学软件、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进入教学领域,大大增强了美术课堂的信息容量和技术含量。

一、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课前云端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早期,教师被看成信息源,媒体只是起单向传递作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利用网络这个集成的交流工具,快速便捷地将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呈现。课前准备阶段,通过希沃白板5的知识胶囊录制视频导学案、在视频里插入导学稿,上课前,教师把制作的微视频发给学生,学生课前学习,课中内化包括内置作业、合作学习、展示点评,目的是化解线上的授课危机与作业危机。比如教师准备讲授艺用解剖课,课前让学生预习头骨知识,学生可从图集App“Visible Body”了解相关人体解剖。App是以3D立体动画呈现的,学生预习的时候可以随意移动人体骨骼、肌肉,360度看到不同的面,有趣生动画面能吸引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又比如课程即将学习吴道子的衣纹线条,什么是“吴带当风”?课前教师先用手机录制示范视频,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说明基于线条的组织而描摹出人物的性格,并把录制的视频制作成微课,发到学生的学习群,让学生通过微信扫码进行课前预习,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二)课中“巧”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加入“双师”模式教学

“双师”教学能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使用讲授而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等问题。“线上”课堂教学,教师利用钉钉直播平台具有的屏幕共享功能,连线邀请的嘉宾,让学生看到两位老师在同一课堂里的教学。比如课例“微电影的镜头语言”,学生通过教师本人讲解的蒙太奇手法可能觉得有点抽象,当连线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现场讲解时,课堂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会积极发问。因为大学老师配合摄影工作室里面的设备、仪器讲解等,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学生感觉新鲜有趣、学习起来更有干劲。课后,学生还意犹未尽留言表示希望下一节课还有同样的课堂出现。因此,线上线下的教师紧密配合,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2.重视学生的听课状态

可以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的编辑加工和整理,进而转化为应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数字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文字、音频、视频图片以及动画等元素都被巧妙地设计在其中,表述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师生间互动交流。具体而言,在课堂的互动面板设计上加入游戏的按钮处理,加入声效、动画的制作等,利用计算机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Adobe After Effects、Flash等,可以将平面的绘画作品转化为立体化的、富有动感的场景。又比如把雕塑图像设置成连连看的游戏方式,让学生选择不同时期的雕塑并根据线索猜猜图像在哪里。用拼图游戏完成雕塑图像《拉奥孔》的设计,给答对题目的学生发放奖励等,就如同游戏里面的关卡设置,把学生所有成绩累计相加记录总分,用更多元的维度去给学生肯定,达到一定分数还可给学生惊喜型奖励。

3.在线课堂也需要问题引导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生动有趣的导入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兴趣点提升,从而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问题探究活动能让学生抽丝剥茧,得到事物的真相、厘清知识脉络。线上,教师通过授课助手展示其中一个学生的作答情况,投影到屏幕上,让班级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此学生的作业,并且用连麦方式让学生回答探究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延展思维的深度、广度,能让欣赏课呈现出新的教学画面。

(三)课后重拓展,优化课堂教学品质

课后,教师用希沃白板5的知识胶囊制作课后延伸的作业并发布到微信学习群。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讲完光绘摄影的基本技巧后,就让学生课后尝试各种创意实践。著名教授叶朗说过:“通过艺术活动得到审美享受,从而在心灵深处引发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让学生用影像这个现代媒材、技术,通过构思并创作具有思想的摄影作品,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各种想法与情感,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想象的智力活动来达到智慧的更高境界,这是课后拓展把美术表现与创意实践微妙地结合了起来。教师还可以利用钉钉平台的回放功能与后台数据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学生也可以下载讲课录像、电子教案、课件等授课内容,随时随地反复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跟踪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通过传统测验数据、老师打分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学生最后的评价,可靠吗?互联网环境下的跟踪与评价系统不一样。

首先,对作业模板评价量化。将作业的具体要求固定和明确下来,在线平台作业布置可以看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数据、完成进度以及完成质量,系统自动统计数据以及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数据分析一目了然。比如利用UMU平台开展教学评价,用三明治式的量化标准,每一条对学生做出有效评价。

其次,及时高效的反馈。教师利用Word文档的批注功能、图片编辑中添加标记和文字功能,或者以语音短视频的形式及时给作业进行反馈,减少学生错误概念的记忆沉积时间。此外,共性问题可以集中反馈,比如在平台和班级群中发送典型题目讲解的微视频,个性问题开展一对一的反馈,将批阅后的文档图片或音频视频等单独发给学生,并保护学生的隐私。最后一点,也就是要请家长协同来管理,通过在线平台了解学生作业提交情况,做好提醒,对于经常迟交或不交作业的学生,教师跟家长做好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也可定期面向家长组织电话或视频会议,反馈一段时期的作业提交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在线作业不仅仅是把线下作业搬到线上,教师在呈现形式、发布方式、实施过程以及评价反馈等方面,需要依据在线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情况做出调整,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成为高效课堂的枢纽

现代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即使不出教室,学生也能与世界互联、互通。教学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法,远程教学、模拟教育、慕课、翻转课堂、云图书馆、云书包等一系列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深入推进了课堂交互式学习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未来教育的发展结合慕课平台的应用,如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国慕课平台、“慧”教育平台等优质资源,为每个想学习的人提供了知识平台。以前线下教育没有施展得开的课堂,怕学生的自制力不好,现在通过量化评价、作业跟踪以及线上辅导,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所以,信息化时代教学重构传统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把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进行了扩展,“教”和“学”不一定要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发生,在线教学平台拓展了教和学的时间和空间。

综上所述,在美术课堂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是对传统美术教育模式的革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根据技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来变革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教育环境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合适的教育,教师每一节美术课堂也能收获成长的幸福。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作业课堂教学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作业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