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2021-12-03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陈清洁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亮法治道德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 陈清洁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是引导学生正确发展、健康成长的必要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而新课程改革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了解并探索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主题情境教学法便是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情境所具有的引导作用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获得更为贴切的学习感悟,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向人才全面培养的方向转变,也促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一、创设灵活的故事情境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即在日常讲课时学生的表现昏昏沉沉,课堂氛围也十分懒散且压抑,但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师讲述的故事反而兴趣盎然,不管是教师讲述自己的生平,还是一些课外的故事、新闻等。这种现象多源自学生已经厌倦单一的课堂学习内容和形式,对课堂以外的内容反而会更容易有兴趣。而若是能将故事情境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便可以通过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形式,传递原本枯燥无趣的内容,让整体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故事情境可以让学生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根据故事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生活现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类似的事件产生思考、反省、警示的效果,一方面让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通过主题情境来引发学生思考,达到更高的教学深度。对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创设灵活的故事情境,故事情境的取材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新闻热点,也可以是源自学校其他教师或学生、教师自己等。

在教学“走近老师”时,便可以选择孔子的生平教育故事作为情境内容:孔子年轻时便有了一些成就,但他并没有骄傲自满,为了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不顾旅途艰辛,从曲阜来到洛阳向老子拜师求学,求学期间孔子虚心求教,尊重老师,最后学有所成。也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下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有多远,让学生感受孔子一心求学、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且从孔子求学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状态,也能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等。

二、联系学生生活,创建生活化情境

应用主题情境教学法最大的优势便是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在融入并探索情境过程中获得更为直观的感悟。探索感悟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基础内容作为依托,而生活化的内容作为题材再好不过。生活化主题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感受课堂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找到教材案例或理论的表现场景,并在课堂学习中勾起生活经验佐证思考,同时也让课堂教学过程深入学生内心,加强教学和引导策略的说服力。生活化的主题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简化学习难度,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效率。

在教学“让友谊之树常青”时,教师可以选择大多数学生都可能经历或见过的生活场景,如:一天小亮向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要去看医生,但作为他的好朋友的你,第二天私下询问小亮时,却得知小亮并没有身体不舒服,而是撒谎请假,实际却去了网吧。老师以为他身体不舒服去看医生,而他父母却以为他还在学校正常上课。这件事让小亮明显尝到了“甜头”,下次还想拉你一起去,你应该怎么劝说他呢?情境中的小亮明显是一个坏孩子的形象,但在学生眼中有很多事并没有那么单纯,在劝说过程中往往要顾及很多,一方面要劝阻小亮欺骗老师和家长以及逃课上网吧,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维护朋友关系,所以语言上的把控非常重要。对此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之间模拟一个劝说小亮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维护友谊的情况下进行劝说,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发挥,不管是一对一劝说还是多对一劝说都有助于学生良好观念的形成,也能经由这一情境对存在类似行为的学生起到反思与警示作用。

三、关注教学过程,加强教学引导

(一)课前精心备课

主题情境教学法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和备课有着密切联系,教师不仅要做好教材分析与课堂指导,还要利用网络寻找素材资源,为主题情境的创设提供可靠的依据与支持,并且结合学生学情以及预期的教学方案,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导入手段将情境导入课堂。对此需要分析以下问题:哪些问题学生仅凭自主能力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学生合作才能解决?学生在课堂中会有什么表现?面对主题情境会有什么表现?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等等。只有对课堂进行有效把握和预见,才能掌控好课堂教学的整体节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实现高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化,但同样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把控力,不能让主题情境活动乱套,需要学生做准备的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有关的材料或视频资源,提前进行合理分组等,保证课堂活动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向稳定前进。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能够选择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层次教学法等,但教学方法的应用一要针对化,针对学生学情来应用,贯彻生本理念;二要灵活化,没有哪种教学方法必须要按部就班,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通过随机应变来活跃课堂。在教学“遵守公共规则”时,可以提前录制一则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行为规范视频,并为学生简单展示校规校纪和有关的行为准则。校园行为规范视频可以围绕公共秩序、礼仪等方面进行录制,或通过网络寻找素材,比如道谢、问好、互相帮助、爱护班级、爱护花草等,也要在其中穿插一些不好的行为,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良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可能会造成哪些后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与学生一起探讨我们日常应该怎么做、在让人这么做时应该怎样劝导、应该如何解决或避免这些事等。也可以根据这一主题设计一个“三好学生周”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或宣传海报,也可以在班级内部约定良好的行为规范准则,学生自觉遵守一周,教师对表现较好的学生或小组予以奖励等,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将主题情境教学向学生的校内活动和课下生活延伸,以助于良好意识与习惯的培养。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干预的,传统教育模式过于要求学生在学习上的“类同”,反而可能压抑学生内心真我的自由成长,考试制度对于标准答案的苛求也会让学生产生固化思维。而在素质教育下,各阶段教育愈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成长,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了充足的自主空间,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水平在学生身上往往表现在“问题”上,思维固化的学生即便提出问题都要进行一番思考琢磨,而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能提出很多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千奇百怪,但提出问题就是对思考过程最好的证明。对此,教师有必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杜绝传统教育下“有问题就是没有好好学习”的错误认知,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耐心予以指导,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获得学习和思想上的提升。

主题情境的创设并非单纯的活动叠加,教学的方法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盲目的套用往往只能让教学过程僵化。因此,需要灵活、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等进行情境的设计与导入,才能让过渡过程更加“平滑”,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参与,在参与主题情境教学活动中获得理性精神和道德素养的提高,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品质。

猜你喜欢

小亮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小亮答疑
小亮答疑
小亮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