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跨境电商会计课程为例

2021-12-03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丁慧琼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跨境案例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丁慧琼

倡导和践行课程思政,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初心,借此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使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得以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之中,是高职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虽然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面向实际行业领域的不同,如何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尚未形成统一的范式,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转变观念,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筑牢思想基础

树立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知,无疑是践行课程思政的第一步。授课教师应通过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的学习,深入领会其精神,切实转变高校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无关的错误观念,切实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为党育人”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需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社会优秀人才吸引并汇聚到党的队伍中来,是实现国家不断强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因此,“为党育人”正是对“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必然回应,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是“为党育人”的必然要求。

(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为国育才”的应然体现

“为国育才”是对“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的应然回答。香港地区的现状表明,只有通过不断强化且有效的思政教育,坚持育人的正确政治方向,才能真正培养出国家的有用之才。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是实现“为国育才”的有效保证。

(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必由之路

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培养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政治思想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和主要途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功能,是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二、跨境电商会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一)跨境电商会计课程简介

跨境电商会计课程是笔者所在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跨境电商的业务流程、跨境电商业务所涉及的外汇等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会计电商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实际操作技能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培养跨境电商领域的会计人才。跨境电商会计课程所面向的跨境电商会计岗位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专业交叉、复合型强。跨境贸易政策变化快,贸易形式涉及多部门的监管,跨境电商会计核算人员需要业财融合,熟悉各种政策法规,规避企业潜在的风险,相应地需要跨境电商会计人员具备会计、金融、对外贸易、税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交叉知识,具备多学科复合的专业操作能力。二是思想政治觉悟要求高。跨境电商会计一方面直接从事财税相关工作,容易受各种现实因素影响,面临较大的违规、违法风险。另一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涉外性质,需要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在涉外交往中应能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不因为利益驱动而丧失民族应有的气节,不唯利是图。

有鉴于此,跨境电商会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跨境电商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对专业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互融,达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达到思政教育之于专业知识教育“如盐入水”的融合效果,课程组相关教师多次研讨,深入分析课程教学和教学过程特点,最终决定采用案例载体,精选具有较大思政教育意义的实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做到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

1.跨境电商概念认知阶段

跨境电商会计是会计知识在跨境电商行业的具体应用,跨境电商的概念和业务流程,是本课程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本阶段教学中,初步讲解和讨论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后,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跨境电商发展的文字、视频等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由此,适时引出我们的第一个思政元素:我国的外汇收入充裕,我国经济活跃、产品丰富、购物方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宽裕;通过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实践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成效,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我国综合实力的壮大,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感。

2.理论知识学习部分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促进产业发展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合法、规范的业务和会计操作,依法依规享受税收优惠,是企业的经营权利,但需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该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出口过程中单据的审核、运用单票对应法对业务单证进行管理、账务处理、“互联网+”便捷退税下出口退税的实施等,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学习过程相对枯燥。

在此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穿插部分企业会计违法案例,既减轻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程度,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规范操作、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引入的典型案例如下:李某善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及虚假的《房屋租赁证明》和《房屋租赁合同》注册华某公司,李某善作为实际控制人。在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李某善以华某公司的名义与多家公司签订虚假购销合同,制造虚假货物交易,以相互转账、公对公付款等方式制造虚假资金流水,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申请出口退税,涉及退税金额280余万元,并指使公司会计人员按照虚假业务进行账务处理。最终,李某善被判刑,会计人员也因未能及时识别虚假业务信息,参与虚开增值税发票而受到相应处理。

这些实际案例的穿插引入,既强化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也作为本课程的第二类思政元素,让学生明白要学会用专业的知识判断业务的真假,只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才能正当享受税收优惠,要明明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3.实训操作部分

跨境电商会计是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虚拟仿真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相关教学案例表明,会计人员在从业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种种诱惑,稍有不慎便会违反职业道德、触犯法律红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之外,还应注重通过实际案例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2018年5月,湖北省孝感市国税局收到某贸易公司提交的出口退税申请。受理人员发现该公司退税手续完备,资料非常齐全,出口货物报关单、进货专用发票等整齐排列。但在审核过程中,税务人员仔细比对分析有关数据,发现该公司成立后的出口业务不像同类出口企业那样渐进式增长,而是呈现飞速发展之势,国外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同时该公司申请退税的出口货物、出口口岸皆为出口骗税频发的敏感货物、敏感口岸。通过实地核查,税务人员发现会计对公司业务流程不清楚、会计核算不健全、账表数字不符等一系列问题,于是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

稽查人员调查后发现,该公司很多海运提单无收货人信息;货代海运提单复印件上的签章部分与该公司LOGO一样,部分签章的底纹、字体明显不符,有明显的PS痕迹。当稽查人员询问单证备案资料的异常情况时,该公司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也不能提供备案单证原件。最终,该公司和会计人员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由此,适时引出我们的第三个思政元素,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心中还须遵守法律、法规,对于哪些可以为、哪些不能为要有清醒的判断、更多的敏感和思考:所涉及的业务本身,你质疑过它的真实性吗?为了所谓的利益,明知道不可为,而以非常手段配合犯法,终究自己也不能独善其身。

(三)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同学们对给定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本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相应的专业知识,也能及时发现给定案例中蕴含的思政方面的风险因素,表明同学们的思政觉悟得到相应的提高,较好地达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效果。

开展思政教育是保证育人方向的根本举措。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渗透,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专业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中门数最多、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课程门类,必须承担起育人功能。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达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统一。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跨境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