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和压力管理策略

2021-12-0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学业研究生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雷 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培养品德和学业均优的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其正常学习与生活的障碍之一,但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受到重视,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需要重视的课题之一。相比本科生来说,研究生年龄更大,面临着学习科研、恋爱婚姻、家庭、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需要面对的问题更多,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但我们对研究生所承受的压力,特别是心理压力重视不够。心理压力会影响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影响心理健康,如果心理压力过大而又不能及时解压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心理障碍,如抑郁、自闭,甚至自杀。目前,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受重视,不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休学退学、自杀的事例越来越多,不但阻碍了自己的健康成长,同时也给国家、学校、家庭及他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研究生目前心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一)学业和就业的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越大。研究生学习上有压力,不仅有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各种学术活动,同时还要学习如何做科研、课题设计,进行各种文献查阅、撰写论文,考试不及格、补考影响毕业、研究实验不成功或课题进展不顺利、写文章遇到瓶颈不知如何修改等,都会导致心理的压力。临近毕业,研究生面临找工作的难题,社会上博士硕士人群数量快速增长,硕士研究生也不一定可以挑选到好工作,有些单位只要博士文凭,择业竞争激烈。若面试不合格或找工作受挫,也会导致研究生心理期望值反差大,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导致心理不平衡,抑郁成疾。边兵等人的研究显示,综合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比学习、婚恋的压力大。

(二)人际关系

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有更多的社会角色,人员中有工作过的和未工作的,有结婚的和未婚的。同一个班有不同专业的人群,导师不同,年龄差距也较大。这样复杂的关系,相比单纯的本科生有更多的角色,各种角色如果扮演不好,非常容易出现角色冲突。心理学上的角色冲突,是指不相容的期望导致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冲突现象。一个人如何和宿舍或一个班级同学相处、和导师沟通,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水平。对于当代的研究生来说,角色冲突的矛盾是相当普遍的,有些同学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不能适应自己的角色,容易和他人或导师产生冲突导致心理压力,承受力下降。

(三)经济压力

当前的研究生大都是24岁以上的成年人,大部分学生不好意思全部要家里负担学业费用,尤其是经济不好的家庭;有些研究生已经结婚有子女,需要挣钱保证学习和生活的花费。这就迫使大多数研究生想方设法找兼职,赚取微薄的收入支撑自己的生活费用,一旦因兼职耽误学业,更是让研究生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

(四)爱情和婚姻

调查显示,研究生期间选择合适的配偶比较困难,首先,研究生社交圈有限,大部分时间在完成学业与课题,较少时间参加额外的社交,所以大多数研究生都是找自己圈子内的对象,如同学、同事等。其次,研究生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识,自主性强,男性更趋于理性,女研究生容易受外界干扰,男女研究生在择偶标准、责任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男女研究生在择偶中难以找到互相合适的对象。男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责任感压力大于女性,而女研究生随着年龄增大,在婚姻爱情中压力上升,一旦结婚后兼顾家庭和学业,付出比本科学生多,责任和义务都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加。

二、压力管理办法

研究生面临多种压力,要去除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进行学习和科研,身心健康是首要条件。高校研究生素质教育包括知识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针对心理行为有问题的研究生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的问题,也针对所有研究生,保证每个研究生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要减轻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管理策略

研究生首先要敢于面对压力,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识自己的角色与作用,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其次是要勇于挑战压力,制定正确的人生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学业和就业上的目标、家庭生活中的目标、经济管理上的目标等,为实现目标如何行动要有自己的计划。如果目标达不到预期,对于如何面对现实,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以减轻自己的压力。最后要加强自我心理健康管理,提高抗压能力,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化解内心的矛盾,减轻心理压力。如遇到不可自我化解的矛盾或压力时,尤其是快毕业阶段遇到学习与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向朋友、家人、教师、学校心理医生等倾诉自己内心的困惑,以得到有效的帮助。

(二)学校管理策略

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心理咨询课程建设,建立心理咨询室,正确评估研究生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予指导性的建议或解压的方法。(1)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研究生有心理障碍时,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寻找释放压力的方法。鼓励研究生选修心理课程,参加各种活动,看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视频、书籍,让自己有积极向上的身心状态。(2)导师作为研究生最亲密的教师,应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定期开会、学习交流,指导课题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和个别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3)鼓励有家庭经济困难和各种难以解决问题的学生向学校反应,学校可尽最大能力帮助学生,保证其顺利毕业。(4)毕业阶段,学校提供各种平台和信息,指导学生就业,帮助学生寻找工作,如开展各种招聘会、提供相关单位人员需求信息等,并适当给予假期,让研究生寻找工作。

(三)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策略

社会首先要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帮助,设立研究生婚恋咨询中心,为研究生解答情感方面遇到的问题,减轻焦虑和困惑;为研究生提供人际交往的平台,定期举办交友活动,营造友好和谐的交际氛围。研究生经济有困难时,可以通过多方面力量帮助解决,提供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勤工俭学的职位,还可以帮助筹集捐款等,和家庭成员联系,与父母妻儿等共同沟通,协商研究生学习与工作上的事情。如果研究生出现心理障碍,行为异常时,在医生用药控制的同时,大家要多给予关心与帮助,实在影响学业完成,家庭可以提供协助,尽量不让学生休学、退学或出现意外。

研究生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我们不但要重视有心理问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重视普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促进每个研究生充分发展的原则,如果研究生出现问题,要坚持积极治疗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坚持以教育为最高目标,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共同发展。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研究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学业研究生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35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