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2021-12-03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董庆玉

亚太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时代

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 董庆玉

美育,也就是所说的“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提升等各种方式,增强了解美、认知美、创造美的力量和能力,慢慢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兴趣,改善人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在人类精神、思想、意识上,美育可以赋予其非常大的能量,在对美的欣赏方面,审美教育可以给予支持,并且对于改造和改变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职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美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载体,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意义重大。在高校教育中不能只看重学生的科学思维、理性观念以及专业技能与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品质、独立人格、深邃文化功底,以及精神方面的崇高追求。

一、高校美育课程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一)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现状

“美育”具有高度的文化性,同时还具有基础方面和综合方面的性质,它是通过向所有在校大学生设置高校美育课程实现的。通过对各类文献的学习和调研,可以发现,高校美育课程具有三个方面的特质:其一是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美育课程享受自由。人具有社会性,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遵守相关的社会责任和规则,所以会有一种被各类规则和制度约束的感觉,在高校中设置美育课程正好能够让学生体会一种自由的状态,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美育课程就是高校学生自由的选择。其二是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美育课程展现个性。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美育课程释放自己的独特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其三是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美育教育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得到教育。美育课程的内容缤纷多彩,可以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比如音乐、美术,甚至游戏,可以在美育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此激起学生的感情与情感能量,使学生身心愉悦,从而展现美育课程寓教于乐的特性,这也是美育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高校美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对国内外的多项文献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与整理的基础上,发现高校美育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目前各大高校的美育课程内容不够新鲜,观念较为陈旧落后,同时更新速度慢,不具有新时代的先进性,并且课程内容很枯燥,无法使学生感兴趣。其次,高校美育课程的设置从内容上来说非常单一,不够丰富多彩。目前,高校教育中将美育教育放在了边缘的位置,对其不够重视,有很多高校开设了美育课程,同时课程的数量和种类也不少,然而这些课程都是选修课,课程设置简单,结构和内容不合理,各个美育课程之间没有逻辑关系,缺少系统性课程的概念。最后,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美育课程师资力量等配备不足的缺陷,同时对美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也不完善。鉴于此,面对现阶段高校美育课程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各个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高校美育课程的发展与完善。

二、美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美育课程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课程中所涉及的建筑类、美术、艺术、自然物品、音乐等方面的审美认知,通过美育课堂能有效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思维,从而增强感知能力,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在校大学生都存在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些压力累积起来就会造成敏感、焦虑,甚至抑郁等相关的负面情绪。通过美育课程中的审美学习,学生的感官被刺激,从而产生愉悦的感觉,这样可以让学生内心更加舒畅、心理更加健康、人格更加完善。鉴于此,高校的美育课程对提升在校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美育课程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感受、认知、发现、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是高校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表现,一方面,高校美育课程能够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这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感受力是从感觉器官来获得美的相关能力,也是一种最基础的能力,是建立审美能力与活动的基本点。另一方面,通过美育课程增强和提升对美的赏析和考核评价的意识与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美的鉴赏和评价可以说是发现美的基础,这样才能对审美能力和审美内容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美育课程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席勒在研究中曾经提出,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审美能力,成为一个审美之人,才能由感性变为理性,他曾经对美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总结。通过研究,他大胆地提出了美育应该被放置在优先的地位,美育可以提升文化、道德、品质和修养等各方面的能力,一旦缺少了审美能力也就丧失了理性思考的本领。而柏拉图也对美育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研究中他发现道德的形成与培养和美育教育关系非常密切,因此,他公开提出了可以在高校教育中设置美育课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美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在感受审美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善与恶的真谛。

三、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实践要求

在新时代、新要求背景下,高校美育课程是我国迈向教育全面推进的重要内容,当我们进入新时代之后,高校美育教育又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新含义、新体会、新使命和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教育大会上强调,高校要充分加强和发展美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用美教育人、用美感化人,最终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一,新时代我国高校美育课程要以时代生活为根基,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尤其是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全面概括总结中国美育教育的相关规律和新时代社会生活中的美育内涵。我们要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感受时代问题的存在,在充分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高校美育课程学科建设与新时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

第二,新时代我国高校美育课程的构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系统梳理和弘扬我国美育精神与内容,在工作和生活中总结美育的实践经验,享受美育课程带来的理论果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虽然美育在文字上对“美育”这个词进行了具体的定义,但是我们在整个高校美育课程的实践建设中始终包含着美育的内涵和实践,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充分蕴含着美育的鲜明特色。

第三,新时代我国高校美育课程的实践建设要建立美育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相关教育体系,同时应该重点关注美育的特点、性质、内容、规律、含义等。新时代要求高校在构建美育课程体系时,尝试搭建高校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美育基础理论等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并建立高校美育人才培养新体系。各大高校在美育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等方面,通过多渠道多手段的方式与方法,构建一系列多学科、多专业的专业团队,同时培养和引进美育基础深厚、优秀文化思想视野宽广、美育实践经验富足的专业化教师团体。

四、高校美育课程实践与探索

(一)高校美育课程实践需要提高认识

在我国高校美育课程实践与探索中,应该把提高对美育教育的认识放在优先位置。第一,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对高校美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马斯洛在研究中曾提出,一个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而审美需求是一种高层次需求,是在对基础需求满足后提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大学生对审美的需求则更加突出。第二,高校美育课程的实践建设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必然需求,也是对高校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需要,在高校开设美育课程是对人才培养的重要响应。新时代要求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进步与发展,高校美育课程可以从审美角度引导学生认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第三,高校美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需求和保障。我国高校利用美育课程教授学生美育知识,让其提升审美能力,将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高度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美育课程的建设是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二)高校美育课程探索

首先,高校美育课程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应该丰富课程内容、课程类别,做到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现阶段,部分高校的美育教育形式太过单调,一些学校只是开设了音乐、美术之类的基础课程,使美育教育流于形式。所以,我们在高校美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中,应该把丰富多样性放在突出位置,补齐高校美育课程单一的短板。高校应对美育课程进行大胆深入的改革,将艺术、时装、电影、摄影、舞蹈等各种类型的美育课程纳入学校的美育教育。

其次,加强高校美育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从师资力量方面加大投入。高校美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高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才能真正掌握美育教育的主动,这就需要高校在美育教育方面加大师资投入,提升美育教师的地位和综合素质。高校在美育课程建设实践中,首先必须做好顶层规划,构建奖励考核机制,开展美育职业培训,推动美育教师交流等,提升高校美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高校在建设美育课程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其他非美育课程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在其他专业课和基础课上融入美育元素,这样高校在传播和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才能潜移默化地实现对美育的渗透。各大高校在选用和培养辅导员时要提出审美能力的要求,重点对其美育课程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而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对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推动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高校美育课程起步较晚,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认知上存在薄弱环节,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各大高校美育师资力量匮乏,导致我国高校美育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效果有待提高。鉴于此,各高校应加强美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以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综合能力较高的人才。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时代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e时代
e时代
美育教师
e时代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