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会阴高频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应用在肛周脓肿及瘘管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2021-12-02田钦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瘘管肛瘘会阴

田钦南,陈 欣

(江门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广东 江门 529030)

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前身,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而出现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在所有肛肠疾病患者中这一疾病患者可占8%~25%,一经发现应予以及时处理,如肛门盆骨或坐骨直肠窝等部位脓肿若未予以及时处理,可造成感染性休克,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尽早诊断干预尤为重要[1]。肛周脓肿出现时往往伴有可进行性加重的剧烈疼痛,不过也存在直肠高位周围脓肿患者不一定会出现持续疼痛,而是伴有局部坠胀或便意感。临床触诊虽可直观观察患者病情,但对于触诊无法有效诊断的脓肿,如高位脓肿,临床需应用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常见影像学检查手段有CT、磁共振及B 超检查,其中超声检查应用尤为广泛,且可准确探查肛周脓肿及瘘管形成情况[2]。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本研究特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9 月共38 例于我院就诊的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进行研究,探讨经会阴高频超声与腔内超声联合应用在肛周脓肿及瘘管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6 月—2020 年9 月共38 例于我院就诊的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24 例,女性14 例,年龄22 ~56 岁,平均(38.62±6.27)岁。

纳入标准:①均行经会阴高频超声与腔内超声检查;②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③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合并其他严重肛肠疾病;③拒绝参与研究。

1.2 方法

所有纳入患者均接受经会阴高频超声与腔内超声检查,具体如下:①经会阴高频超声检查:取抱膝左侧卧位,在充分将肛门部位暴露后,于会阴部放置涂油超声耦合剂的探头对肛门及周围组织各个位面予以探查,并记录其病变特征,侧重扫描外观可见红肿等异常部位,记录病灶大小、位置及内部回声等情况;②腔内超声检查:经会阴高频超声检查结束后将腔内探头放入肛门,加压探头探查病灶区域解剖结构及周围组织血流情况,观察瘘管形成有无形成及形成后开口位置、深度及走向等情况并予以及时记录。

1.3 评价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经会阴高频超声与腔内超声检查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及联合应用效能。根据脓肿形成可将肛门脓肿分为5型,I型为皮下或皮内脓肿,Ⅱ型为皮肤、黏膜及以下脓肿,Ⅲ型为低或高位肌间脓肿,IV 型为盆腔或坐骨直肠间隙脓肿,V 型为肛瘘形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38 例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共检出病灶40 处,其中前半周22 处,占55.00%,后周半18 处,占45.00%;I 型12 处,II 型10 处,Ⅲ型11 处,IV 型7 处;合并内外瘘形成25 例,其中14 例为多发瘘管形成。

2.2 经会阴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诊断结果

38 例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行经会阴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诊断病灶位置,前半周22 处,占55.00%,后周半18 处,占45.00%,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病灶检出位置完全一致,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均为100.00%(见表1)。行经会阴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诊断病变病理类型,I 型11 处,Ⅱ型12 处,Ⅲ型10 处,IV 型7 处,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联合超声误诊2 处,诊断准确率为95.00%(见表2);合并内外瘘形成24 例,其中14例为多发瘘管形成,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联合超声漏诊1 例,诊断准确率为96.00%。

3 讨论

肛周脓肿多见于男性,发病率约为2%,肠道内细菌感染是致病的要素,且感染多以肛窦为入口,经肛腺蔓延,最终引发肛周间隙感染[3]。临床主要表现一是疼痛,二是发热,一般低位脓肿多存在持续剧烈疼痛,且肛周脓肿越大越深,出现最高可超过40℃的发热症状的概率越高。根据临床病灶位置分类可分为肛周皮下、会阴筋膜下、肛管后间隙、坐骨直肠窝、括约肌间间隙、直肠粘膜下、直肠后间隙、骨盆直肠窝脓肿8类,而无论何种肛周脓肿,手术均是其唯一疾病治愈方法,但术后或脓肿自行溃破后较易形成肛瘘。肛瘘是肛周脓肿的慢性期表现,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单纯性或复杂性两类。临床诊断肛周脓肿及肛瘘方法较多,其中指诊、直肠镜或镜内超声由于患者难以忍受检查时所带来的疼痛,这类诊断方法的病变诊断结果往往并不十分明确;而C T 虽诊断效果肯定,但检查费用并不适用于在基层医院中广泛推广;目前临床更多采用的是经济适用且诊断效果良好的超声检查,这一检查可明确肛周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4-5]。

有研究指出,超声检查用于肛周脓肿临床诊断,不仅可有效探查病灶位置、形态、大小,还可明确脓肿形成、脓腔壁厚度、浓液稀稠度等病变情况[6]。采用超声血流显像更是可对肛周脓肿及类似结构及部位病变予以有效鉴别,肛周脓肿于超声检测下并不能显示明显血流信号,即便是在其周围区域血流信号也十分少见,仅见零星易忽略信号[7]。其中经会阴高频超声可通过直肠及周围组织信息有效提供有效诊断肛周脓肿,且在全景模式下可清晰显示盆底病变情况,准确进行病变鉴别,再有,用过挤压病灶部位或移动探头也可通过观察病灶内积液形态变化而判断疾病。基于经会阴高频超声,于肛周脓肿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腔内超声,更是可全面分析病变情况及其与直肠关系,即便是诊断复杂性肛瘘,临床影像学显像诊断依据也十分充分[8]。本研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肛周脓肿及瘘管形成临床诊断中,经会阴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38 例肛周脓肿及肛瘘患者于病灶位置方面的诊断联合应用经会阴高频及腔内超声与病理学检查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为100.00%,提示上述两种超声联合应用不仅可明确病变位置,且诊断准确性极高。进一步分析于病变病理类型判断方面,上述两种超声联合应有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显示,经会阴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判断病理分型准确率为95.00%,诊断瘘管形成准确率为96.00%,说明上述两种超声联合应用在病变程度方面诊断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侯哲萍[9]在相关研究中也有指出,在肛周脓肿临床诊断中,高频超声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可高达95.56%,且安全客观。

综上所述,经会阴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在肛周脓肿及瘘管形成临床诊断方面的具有高诊断准确性,特别是在病灶位置及病变程度判断方面诊断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瘘管肛瘘会阴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