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学改革探讨

2021-12-02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理论幼儿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 静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兼具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要具备教育观察和科学研究的综合素养。为了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教育研究的设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教育学术论文的撰写,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一门方法论的课程,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熟知学前教育阶段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有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能力,为今后在工作中开展科研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特别强调幼儿教师要有基本良好的科研能力,因此,“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将直接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也决定了学生未来就业后的专业发展。

一、“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该课程的教育质量下滑,不能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一)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一些学生的观念里,只有传统的“三学六法”才是专业课,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其他课程都得不到重视。他们认为“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在高职院校开设的必要性不大,应该是本科院校设置的,因为高职学生未来在幼儿园工作时根本用不到,也不打算在工作中进行科学研究。再加之这门课程理论繁杂,不易理解,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在此偏差想法的影响下,有的学生严重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遇到课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就直接放弃,更加不能努力深入钻研;还有的学生仅仅满足于考试及格,背背理论应付一下考试,根本不能按照课程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缺乏实践操作,科研经验少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总学时为16 学时,比起其他专业必修课,学时安排较少,而该课程内容较多,包括“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研究结论的分析与撰写。这些部分都是科学研究初学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概念多、表述严谨、不易理解,需要耗费师生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能随意删减和压缩,稍有讲解不到位就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和运用。上述理论讲授基本就占据了全部课时,很难安排实践课时,导致没有办法让学生选择感兴趣、能驾驭的研究题目完成文献检索、构思研究设计和撰写论文等过程,更没有办法实现教师的评价与反馈,即使教师布置了课后的同步练习,但师生的互动与反馈、修改与再修改的过程都没有时间进行。这样,大大影响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内容难度大,传统讲授不易理解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这类方法论的课程实操性要求较高,单一的理论讲授效果不佳。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了论文选题的方法和步骤,理论学生背会了,但是具体该如何选题,前期的调研和分析该如何开展,学生还是无从下手,特别是一些理论知识深奥难懂,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消化,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同时,学生要想学会文献检索,提炼文献中的有用信息,特别是完成文献综述,不是教师课堂上详细讲解步骤、流程、方法和原则就可以学会的,学生必须亲自经历搜索文献、研究文献、提炼文献、独立撰写等实践过程,才能获得直接经验,才能领会相关操作方法,实现灵活准确地加以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在学习具体的科研方法时,这种光听不练、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更是让学生难以真正融会贯通。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机会,仅仅停留在习题的演练和假想操作层面是行不通的,理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二、“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学的改革措施

笔者对“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展开调研,深入探究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经过剖析、研究,提出了以下教学改革思路。

(一)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生正确科研观念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尊重幼儿为目标,培养学生科研的内生动力。“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让学生科学认知学前儿童并实施学前教育,要让学生明确,学前儿童虽然从身高体重上不及成人,是个“小孩”,但是他们也是有生命、有情感、有需求、有个性的独立的个体。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针对学前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意愿,实施适宜的教育,并能评价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一过程中,学生仅仅掌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不够的,更需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学前儿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要有全身心投入学前教育事业的热情和立志服务家长和幼儿的决心。这些信念会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科研理论,并能将理论联系实践,学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其实就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任何一个科研项目就本质而言是要解决问题,这个出发点也是推动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对学前儿童充满热爱之情,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深入探究,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科研方法,展开科学研究。

教育问题的解决也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和体验,进而推动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形成良性循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增加学生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现有的教学模式:一是教师在授课中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互动,相互交流科研经验,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良好示范,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帮助学生学会认识幼儿、了解幼儿、与幼儿做朋友,掌握与幼儿沟通互动的方法和技巧;三是多为学生提供接触幼儿的机会,多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实践,增加实践经验和体验;四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保证实训课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五是强化课程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分组演练以及多次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二)实施案例教学,增加学生直观的科研经验

实施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积累科研经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熟练掌握对学生的研究经验具有要求。但是,一般课堂教学最缺乏的恰恰是实践经验,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典型的教育研究案例供学生学习,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比如学前教育研究实施方案、学前教育研究报告、学前教育改革创新的综合性案例等。将不同的案例综合使用,能够向学生展现生动具体的学前教育研究情境,再加上教师的理论讲解和细致分析总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于学前教育动态的关注,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和学习品质。

(三)加强课内和课外衔接,提供学生科研实践机会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强调理论和实操的结合,所以仅仅通过课堂学习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必须做到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及锻炼机会,拓展学生的课程学习。具体的措施如下:一是采用助手制度,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师,让学生以科研助手的身份,协助教师完成科研课题或者科研报告等,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研合一”。高校教师一般都需要进行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做一些简单的科研工作,比如查找文献、协助发放调查问卷等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入对课内讲授知识的理解。二是学校为学生设立难度较小、适宜练手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组建科研团队,尝试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包括科研课题、科研论文、调查研究等。学校适当地划拨科研经费,并指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实际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从申报项目、展开研究、总结汇总到最终成稿的完整科研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科学研究,才能真正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工作实践。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理论幼儿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纺织科学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