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专业五维实践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1-12-02陈佩江田相克临沂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临沂大学档案馆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机械类竞赛应用型

陈佩江 张 美 韩 虎 密 晓 田相克(.临沂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临沂大学档案馆)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具有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高等教育是传授知识、转化知识和进行应用的主要途径,高等学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主要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科技和产业要求,教育部大力推动“新工科”建设,致力于创新工程教育模式。

实践教学是以技能训练和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环节或形式,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教学过程。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特别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基于专业特点,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提高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都要重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极强,其培养的毕业生要能满足机械行业升级转型后社会各层次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和完善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临沂大学机械类专业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教育部认定的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立项专业。根据机械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从机械行业的技术特点和人才需求出发,构建“三个层次、四个系列、五个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个层次”是指,把实践教学体系划分成基础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素养培育等有机层次,结合社会实际应用需要,构建实践类课程体系,统筹规划实践类课程。

“四个系列”是指,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建设专业课程实践新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创新应用。这四个系列的课程,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工程设计和社会实践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五个平台”是指,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化为五维协作的实践平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学科竞赛平台、科研创新实践平台、产学研合作与服务平台、学术交流平台。

二、机械类专业五维实践平台的建设

(一)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夯实学生工程基础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行业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依托临沂大学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汽车工程实训中心等实践教学机构,建设和完善机械类专业的一体化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是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根本保证。

实践教学平台要服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宗旨,使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构建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行业实践,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把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构建学科竞赛平台的基础是建设具有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教师团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国内外机械工程相关学科的科技竞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与机械工程相关的学科竞赛,并选取优秀项目参加省级及以上级别的竞赛和交流,以全面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举办与竞赛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学生根据竞赛主题进行创作和作品展示,通过科学透明的方式评选,组成创新团队。

(三)构建科研创新平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激励,如果大学生对某件事情产生了爱好,有了兴趣,就会想法去探索与实践。结合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突出的背景,发挥学科优势,依托教师丰富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经验,完善各个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依托工业设计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智能汽车与信息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

成立科研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以科研为目的的学习活动,充分发展思维空间。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在科研过程中,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活动,能极好地培养创新思维和提升创新能力。

同时,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对于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指导教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教学相长。大学生活跃的思维、极强的上进心和开阔的视野,激励教师更加积极工作。

(四)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深化协同育人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指有效融合高等学校、行业企业、科研单位等各种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临沂大学机械类专业经过多年建设,根据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先后与山东临工集团、华盛中天集团、蒙凌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远通汽车贸易集团、新大洋电动汽车等单位深度合作,制定相应的体制与机制,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成立实践实训基地,积极搭建学生实践平台。

(五)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开阔学生创新视野

学术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功的学术活动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开拓创新思维。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规范的学习空间和交流机会,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实现资源共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前述各个实践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学术交流平台,邀请相关学科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授课,并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指导。通过活跃的学术交流,学生能了解到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前沿问题,激励创新思维,真正做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机械类专业都是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其教学内容和学生就业都与行业紧密相关。对大学生而言,其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科技信息,更需要职业技能。构建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五维实践教学平台,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

猜你喜欢

机械类竞赛应用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我看竞赛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零距离就业”的机械类“CAD/CAM”技能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