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表演,促进小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2021-12-02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池中心小学王竹馨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所学情境语言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池中心小学 王竹馨

英语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它在很多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语言,英语的主要功能在于交际,由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人们对英语的需求日趋明显,尤其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指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后,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能力。英语课堂表演正是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是被广大教师采用的英语教学方式之一。常见的英语课堂表演包括“角色扮演”“情景表演”“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教师结合表演内容为学生创设合理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结合自身的想象力、交际能力、创造力、合作能力等完成表演,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笔者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课堂表演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课堂表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他们喜爱展示自我,有一定的表演欲望,通过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性格外向的同学不仅能够发挥所长,也能带动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性格内向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从简单的台词入手,逐步参与小组活动,渐渐展示自己的语言才能,减少他们学习压力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课堂学习体验。课堂表演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歌谣、剧本、道具等呈现知识,学生通过台词、表情、动作感知并运用语言知识,使得课本上单调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学生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扮演演员、观众、评委等不同的角色,需要与组员交流互动,表达各自的想法。通过道具的制作、角色的选择,组员可以相互展示各自的才能。

其次,小学生英语课堂表演还能促进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学生上台展示时,教师的一个微笑,就可以让学生轻松起来。学生尝试表演之后,教师及同学的一句表扬认可,可以让其信心大增。所以运用小学生英语课堂表演,可以帮助教师营造民主氛围,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地减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学习的兴趣渐浓,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课堂表演为学生建立了充分交流的平台

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离不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课堂表演正是为学生搭建了运用语言与人交流的舞台。单人表演,让表演的学生与全班同学及教师进行了“会话”;小组表演,不论是表演的准备还是展示,都离不开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自身的认知得到了重新建构,同时也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和英语语用能力。笔者教学时使用的苏教版英语教材包含非常多适合课堂表演的素材,尤其是“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两个板块,均为主题明确、意境清晰的完整文本,包含了日常对话和有趣的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卡通形象呈现出来。很多故事的结局都是开放式的,这就需要教师整合资源,对文本进行再创造,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故事后续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巧妙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各类话题,结合学情,并加以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使所学的语言材料不断地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在拓展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文本进行改编,或是创造全新的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很好地利用了教材上的资源,也引导学生开发出更多适合表演的原创素材,满足了学生想要尝试不同表演素材的需求,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素养决定了他们对文本解读各有不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思想发生碰撞,每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都将为综合运用语言搭建平台。

例如,在教授译林版英语4A“Unit3 How many?”的“Story time”板块时,笔者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情境供学生选择:(1)Mike、Helen 到你家做客的情境;(2)你到好朋友家参观拜访的情境。学生需要展示的不再是简单一问一答,而是要创编具有完整情节的故事。这是一次基于真实情境的口语实践,某组学生的对话如下。

A:Hello,Lily! Welcome to my home!

B:Thank you! What are these?

A:They are dolls.

B:How nice! How many dolls do you have?

A:I have 3 dolls.

B:Can I have a look?

A:Sure! Here you are!

B:Thanks!

A:That’s all right!

这个对话真实地反映了到好朋友家做客的情境,语句连贯,同学B 表演时通过表情动作展现了对于洋娃娃的喜爱以及对于A 能够拥有那么多洋娃娃的羡慕之情。而且他们还加上了一些之前学过的句型,如“Welcome to my home!”“Here you are!”“That’s all right!”,并且运用恰当。这样的拓展活动,也对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大有益处。

除了提供素材、创设情境,针对译林版教材中的开放式结局的故事教学,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故事后续会发生什么。例如译林版英语5A“Unit 6 My e-friend”的“cartoon time”板块,这是一个画面感很强的故事,讲述的是Sam 和Bobby 相约去钓鱼,Sam 告诉Bobby 鱼都喜欢吃橘子,可是Bobby 用橘子怎么都钓不到鱼,突然一条鱼生气地蹦出水面,大喊着“我不吃橘子”,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学生肯定觉得意犹未尽。此时笔者要求学生对故事的后续发展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结尾。在此过程中,学生用英语交流、表达、创造,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借助表演的舞台运用并展示了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而达到了用英语做事情的目标。

三、课堂表演为学生创设了真实有效的语境

有效地运用语言,离不开真实的语境,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文本,体会角色情绪变化,为表演渲染氛围。无论是台上表演的学生,还是台下观看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表演被带入一个共同的语境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创造符合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借助动画、图片、音乐、道具、背景描述等,扮演者和台下观众都可以尽快进入状态。扮演者可以加深对角色的理解,通过不同的语气情绪、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展现真实而又丰富的表演;台下观众则能够很快随着表演者进入故事情节。以“Whose dress is this?”教学设计为例,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交流,笔者选择了节奏欢快且贴近主题的英文歌曲作为开场,使学生在歌曲中感知舞会的欢乐气氛,渲染了表演的氛围。进入文本前,笔者提出问题:“什么是化装舞会?”学生畅所欲言,并通过视频展示的相关文化背景,对化装舞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笔者让学生利用提前准备的服饰,为组内一名成员装扮参加舞会的造型并创编对话。这个合作表演任务贴合本课主题,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集思广益,将新知旧知结合运用,不仅学习了化装舞会相关的词汇句型,也在化装舞会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表达并展示了各自的才能。

综上所述,小学课堂表演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是受到小学生普遍认可的,他们喜爱表演,乐于用表演的方式运用所学语言。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发现,无论是单人表演还是小组表演,均以多样的形式呈现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巩固并运用所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表演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笔者相信,经过有效组织和持之以恒实施英语课堂表演,学生一定会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定能自信地面对今后的英语学习。

猜你喜欢

所学情境语言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语言是刀
非所学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护患情境会话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