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

2021-12-02福建省南平市西芹中心小学幼儿园曾秀花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树游戏幼儿

福建省南平市西芹中心小学幼儿园 曾秀花

在幼儿时期,孩子们的大脑发育不完全,自身认知水平不足,学习能力不强。这一时期幼儿自身的特点是该阶段应采用何种方式教学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对于幼儿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有着巨大的影响。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活动符合当下新型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特点的合理教学方案。这样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升。这些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当今在幼儿教育领域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专家学者也十分赞同该种教学方式。因此,今后的各大幼儿园要将课程游戏化作为活动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理解以游戏的方式教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幼儿在游戏中接触新知识与单纯地带领幼儿玩乐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者不可等同。探究游戏化的教学模式,牵扯到学习与游戏间的联系,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它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以游戏的方式获取新知识,并激发幼儿对知识的渴求。幼儿教师要厘清与幼儿园各类活动的联系,合理利用这些活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全方位的发展。“以游戏的方式教学”的内容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幼儿的各种玩乐活动中实现教学的任务、目标等。此种教学模式既符合当今课程改革的要求,也适合当下幼儿自身的学习特点,兼顾幼儿知识能力不足的状况,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该举措的核心就是以幼儿为中心开展教学,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幼儿自身出发,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展开教学。

二、深入探究幼儿学习特点

相关研究表明:在3—6 岁这一阶段幼儿的学习不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为主。这一阶段的孩子喜爱游戏活动,因此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刻板、生硬的知识灌输反而不利于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这一时期幼儿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机制,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例如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幼儿分组,教师先说明游戏规则,各组在规定的游戏规则内进行比赛活动。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耐心察看幼儿的行为举止,并根据这些情况来总结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最后可以总结出幼儿大多数更偏向以游戏的方式学习的结论。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让幼儿掌握知识,并且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幼儿真正喜爱自己所学的内容,喜欢学习新知识,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变换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方法

为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行,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当今,应试教育是我国普遍的教学方式,在此背景下,很多家长都将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提前,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孩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刻板、灌输的传授方式,给予幼儿较大的学习压力,这样不仅不会让幼儿在各方面超越同龄人,反而会激发其负面情绪,从而讨厌学习,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以致影响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当今,人们沉迷游戏的新闻不断涌现,为什么游戏被大多数青少年甚至是成人所喜爱?仔细想来,凡事都有两面性,游戏纵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因此教师要好好利用其积极的作用,利用游戏自身的易接受性、娱乐性以及游戏过程不断激励的模式,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知识,点燃幼儿学习的热情,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贴近实际将活动与生活串联,开展难度适宜的游戏

教师应主动留意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知识结构构建的过程,指导幼儿主动探究未知的新知识。受阅历的限制,幼儿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少之又少,因此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究未知的事物。并且教学活动里的知识大多数源于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例,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并将其加工、整合,利用这些天然的资源来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以此来引导幼儿将自己所了解的、熟知的知识与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的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你不知道的大树”为主题,计划相关的研究活动。教师可先将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至大树,之后询问幼儿对大树的了解有多少,对能够说出一些有关树木知识的幼儿进行鼓励。教师可以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进行适当补充,之后提出如下问题:“我们呼吸到新鲜空气是否有大树的功劳?”大多数幼儿会回答“不知道”“不清楚”,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解释其中的原理:“大树与我们人类一样,也会呼吸,今后你们会接触到一个名词叫‘呼吸作用’,它就是解释这一现象的。大树将二氧化碳吸入身体,这些二氧化碳在大树的体内经过加工变成氧气,最后大树再将氧气通过叶片释放出来。不仅如此,大树身上的叶片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了解树木及其衍生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告诉幼儿树木对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要爱护树木。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让幼儿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幼儿受知识水平的限制,比较容易理解一些简单易懂的事物,因此教师对游戏难度的设置也不宜过高,应当结合幼儿自身学习特点合理设置,且游戏场景也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教师在选择游戏背景、设置游戏难度时要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不宜过高或过低,难度适中即可。

五、耐心观察寻找幼儿喜爱的游戏方式

在选择合适的游戏难度后就要进行游戏内容的选择,除了要贴近生活外,还要迎合幼儿自身的兴趣。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教师耐心仔细地观察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选择适合幼儿开展的游戏。所以,将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仔细发掘幼儿的兴趣所在。如果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过小,那么活动本身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要考虑此内容对幼儿的吸引力。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下幼儿教学活动缺乏活力,大多数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十分严厉,规则单一、氛围紧张,而这样的氛围也会影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影响幼儿的思考。只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

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幼儿为中心,了解不同幼儿自身的不同情况,找出幼儿的共同之处,以及每个幼儿自身的独特之处,之后将其巧妙融合,并根据整理的数据设计游戏,最后让幼儿独立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以教师为主,幼儿在活动中发言的机会较少,即使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大部分的幼儿仍提不起兴趣。究其原因就是教师不能细心地找寻幼儿的兴趣所在。因此,在今后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幼儿本身的兴趣所在。例如,在户外活动时,教师可带领幼儿进行游戏,给幼儿几种游戏的选择,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手绢、扔沙包等,关注幼儿选择,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细心留意幼儿的行为举止。

综上所述,幼儿的发展不可忽视,幼儿时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需要每位幼儿教师去深思、去探索,不断找寻适合幼儿学习的道路。游戏以其本身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而在幼儿成长学习时期,不宜以晦涩难懂的方式传授知识,游戏的方式十分适合当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重点关注幼儿本身,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幼儿的创造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大树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大树的日常
大树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大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