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基层党团组织协同育人功能探析

2021-12-02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黄仕珍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党团组织三全育人协同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黄仕珍

一、基层党团组织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协同育人是发挥基层党团组织职能的重要途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定位了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之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内容中就融入了协同育人这一要素。在实施协同育人工作时,需要贯彻以党的领导为前提的工作理念,在深度融合、统一目标的状态下,发挥党团组织自身的优势,为育人工作提供优质资源,开拓教育平台,实现更高的育人目标。

协同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条件。在现代教育环境中,“三全育人”理念逐渐普及。“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高校需要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力量,在有效融合的状态下,打造全新且完整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基层党团组织协同育人功能的展现

(一)完善相互作用,落实全员育人理念

协同育人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功能体系。若想要充分发挥该体系的核心价值,必须要加强其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及交流。这种联系可以是物质联系,同时也可以是能量联系、信息联系。在“三全育人”的视野下,基层党团组织在开展协同育人工作时,必须要打造开放性的系统,这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必然前提。换言之,基层党团组织必须要打开大门,开放教育思想,通过内外合理联系,形成更高程度的协同影响,达到良好协同效应。

在全员育人的视角下,基层党团组织需要落实以下几个育人要点。

首先,要达到契合状态。党团组织人员需要正确理解“四个意识”,明确协同育人的根本。协同育人并不是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工作,其中包含很多细节、很多重点。设定合理的目标,就如同将这些细节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捆绑起来,保证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站在协同理论的角度上分析来看,基层党团组织所设立的育人目标,必须要与高校的育人目标相契合。以此,两者才能够形成巨大的合力,促使育人工作达到稳定状态。对此,基层党团组织必须要坚持目标协同的工作原则,将发挥自身协同育人功能,强化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作为核心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其次,要达到配合状态。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协同育人功能的关键,在于发挥其主导力量。一般来说,虽然基层党团组织内的党员团员数量较少,但其自身的影响力与主导力却相对较高。在基层党团组织内,党员团员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基层党团组织也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在顺应当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探索适合其接受的育人方法。例如,开设学雷锋、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等平台展示学生的活动情况,汇报学生的活动成果,以此无形中扩大宣传范围。

最后,要达到有效的相互作用。基层党团组织发挥自身协同育人功能的核心,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在该项工作中,以党建带团建是一种常规且重要的形式。站在全局角度上来说,在整个基层党团组织内,党组织起到主导作用,而团组织起到跟随作用。但站在协同育人角度来看,党组织与团组织需要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组成一个完整有机体,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状态下,发挥育人功能。第一,在组织方面,党组织与团组织需要对工作格局加以适当的优化调整,促使双方都能够满足新组织的要求,并能够以组织为核心枢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同时,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成立学生会。将学生会作为关键组织,带领其他同学展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必要时,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功能,打造一体化运行机制。第二,在育人制度方面,需达到无缝对接的标准。基层党团组织需以党、团章程中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方面的特殊工作意见及制度,打造全新的协同育人制度体系。例如,费用收缴制度、入团入党制度、团党支部制度、大学生党员联系基层制度等。党团组织方面需要逐一设立、逐一分析,保证党组织与团组织的目标一致。制度的要求及内容达到一致。当制度可以无缝对接,基层党团组织的协同育人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整合工作形式,落实全过程育人理念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基层党团组织若想充分发挥内部系统的效能,达到有效的协同育人效果,还需要与外部系统达成有效的协同关系,形成全过程育人。而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整合及影响。

其中整合可以被看作是全过程协同育人的表层形式。一般来说,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其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会在某些方面达成稳定的对接,对信息资源加以共享。学校方面已经提供了合适的条件,所以基层党团组织可以直接对学校的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展开分析,分析两者的运行现状、机制建设情况以及信息反馈情况。同时,由于内部组织与外部组织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基层党团组织还需要站在协同育人的角度上,分析不同系统所提出的特定要求。例如,在引导学生开展一场实践活动之前,基层党团组织需要对活动的服务对象、调研对象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如校内学生的接受程度怎样,校外社会群众的接受标准怎样。再比如,在开展红色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德育活动时,基层党团组织也需要站在整合角度上,将分离的各种要素积累到一起,加强育人的价值性及效率。

除此之外,党团组织内工作人员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与个人素质,借此完善内部系统的效率,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下,打造良性循环协同育人体系,促进组织高效运转。

(三)联动子系统,落实全方位育人理念

站在思想系统角度来说,基层党团组织需要切实坚持党委的三大责任,并且需要满足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工作要求,找准自身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着力点,切实加强整体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为协同育人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充足战斗力、创造力。

站在组织系统角度来说,基层党团组织需要完善负责制度。对协同育人工作中的制度及措施,加以合理的研究,并精准设定、精准实施。高校方面需要予以基层党团组织有效的配合,共同拟定团队领导的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党组织需要增强群众工作的水准及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的纽带作用及组织作用。对此,在高校协同育人工作中,基层党团组织也需切实遵循上述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站在队伍系统角度来说,基层党团组织需要加强党委书记、副书记、院校辅导员、班导师及共青团等组织的关系。以灵活性、协调性较强的综合体系,应对不同方向上的育人问题,打造全方位育人结构。坚持正确的政治标准及政治要求,对校内学生展开全面的党性教育及理念教育。对于校内的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党团组织需要将其视为重点培养对象,对其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升华协同育人的价值及效果。

站在条件系统角度来说,基层党团组织需要制定并优化与协同教育相关的各项服务制度、管理制度。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中,其还需要贯彻“两微一端”的建设原则,打造信息化平台及信息化资源。高校方面需要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撑,构建固定的协同育人活动场所及活动设施。必要时,需要将基层党团组织活动所消耗的成本纳入年度经费中。在有效的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下,打造良好育人氛围,提升协同育人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融合党建工作与团建工作,切实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理念,发挥党团组织的协同育人功能,有助于高校自身实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稳步推进,促进党建、团建工作的长远发展。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基层党团组织若想切实发挥自身的协同育人功能,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通过理念协同、形式协同以及系统协同,打造完整的育人功能体系,实现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良好目标。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三全育人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宿舍党团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初探
新形势下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思考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