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质量控制分析

2021-12-02曹汝

商品与质量 2021年4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环境

曹汝

烟台市蓬莱环境监控中心 山东烟台 265600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建设越来越趋于完善,但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自然环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至于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而环境监测主要是指环境监测机构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人们所生活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为开展环境防治工作提供科学、重要的依据。

1 特点与意义

1.1 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监测,同时具有定点性强和研究性强等方面的特点,下面对这几方面特点进行分析:①定点性。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一些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反应区域内环境的演变情况,通过对定点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为后续的环境研究提供数据支持。②研究性。环境监测还具有良好的研究性,环境监测获得的数据是对区域内环境分析的重要依据,为了给后续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科学的设计监测点是非常重要的。③长期性。环境监测通常需要持续较长时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当前面临比较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将长期存在,而且由于环境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等方面的特点,因此需要长时间的监测来了解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够确保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出作用。

1.2 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意义

生态环境监测是监视环境状况质量变化发展的科学有效分析的手段。它不仅可以为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而且可以对环境治理中的环境变化做出归纳总结。由于环境监测污染对象种类繁多,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环境保护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环境监测可以检查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并将数据定义为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其次,环境监测对环境污染具有科学的检测手段,为治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最后,可以以动态方式进行环境监测,对环境变化敏感。对环境的质量状况及时发布数据信息、治理污染、发布应急提醒、采取智能化防护至关重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宣布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意义重大,是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气候是一个全球面临的挑战,中国也不例外的面临着,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的增多,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未来环境监测的发展中,会不断的出现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在大方针指引下生态环境监测已是未来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之一。

2 环境质量管理的现状研究

经调查研究可知,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着手对环境质量监督和控制的基本理论指导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针对环境监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而且也成体系的规范和监测方法;与此同时,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我国还重点针对性的开展了相关监测技术的研究,以及环境监测中涉及到的标准样品和质量控制的样品。虽然我国针对环境管理已经小有成就,并且在环境治理方面已经初有效果;但在此阶段并未十分重视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导致在环境监测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国家、地方政府所推出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无法与当前先进、快速发展的环境监测技术相匹配,主要表现为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的制度缺失或更新不及时等问题。②环境监测的认定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两方面为基础进行综合判定,此种评判方法、体系还需全面提高。③我国针对环境监测管理投入的资金、人员以及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来讲,是一项复杂性、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会涉及监测法律、标准、采样、分析、质量控制、管理等多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手段,要有合理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来维系和运行,对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提出了一定要求。从现状来看,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着不够完善的问题,这便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呈现出一定的单一性,不但难以让相关工作人员对该工作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知,同时也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自身能力难以得到全面提高以及发挥,这对于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3.2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很多环境监测机构存在人才空缺问题,现存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凭借浅薄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展开工作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认知和理解也比较片面化。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因为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于供应量,还有环境监测机构自身的因素,其未能对员工专业培训重视起来,导致员工无法及时更新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在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无论是我国自行研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还是国外引进的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质量管理效果的现象,导致其存在着很大的质控风险。而且,管理系统上的缺陷会影响环境监测技术的发挥效果,从而导致环境检测质量难以有效提高。

3.3 监测技术相对落后

由于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认知较晚,导致在进行监测时所运用的监测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的结果,从而无法准确地反映出环境质量的真实情况。我国监测技术落后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监测人员通常使用单因子分析法进行监测,造成监测结果的分析过于模糊;第二,对监测指标不够明确,造成所监测的数据缺乏说服性;第三,对资金、人员与设备的投入力度较小,造成监测结果不能达到环境监测的标准,从而无法真实反映出环境质量的状况。

4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改善建议

4.1 强化并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规范及体系

在当前环境监测及质量监督方面的制度、规范综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与环境监测相关的考核、同步监测、抽检以及巡检的制度,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制度的全面化和合理化。要求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机构充分发挥监督执行,结合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的制度和体系文件完成其监督职能,整体提升环境监测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加大对环境监测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并建立完善的上岗培训制度、健全的考核制度,为参与环境监测的操作人员和监督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事业心。

4.2 提高人员素质

在环境监测中,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通过针对性的培养来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除了提高技术水平以外,还要通过培训来提高人员的本职的认同,提高人员的凝聚力,并且建立团队精神,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对目标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培训,可以让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进行更深入理解,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环境监测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环境监测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保证培训的效果,需要加强对人员考核,通过结合专业能力和实际培训项目等来对人员考核,进一步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

4.3 提高环境监测技术和优化设备

受到地区设备及技术方面的影响,导致环境监测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使这些差异得到有效的消除,必须对环境监测技术更加关注,不断研发和普及高新技术测量仪器,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引进到技术落后地区,从而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上的差异得到有效的消除。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开发力度,积极推广创新性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此外,为了更好地投入使用新技术及仪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特别要禁止能修改数据,虚拟生成监测数据的监测仪器流入市场,严格按照该制度检测环境监测仪器质量。通过技术鉴定等手段,规范仪器测量出的数据。

4.4 将大力开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

首先,环境监测大数据将会成为该工作的发展主旋律[4]。对于大数据来讲,其具备着数量大、种类多、精度高以及速度快等诸多优势。接下来,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必然会对大数据进行全面有效的应用,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以及整合来保证我国能够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分析以及处理。从现状来看,我国有很多环境监测机构正在对此作出努力,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对此,我国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具备统一性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及标准,所包含的内容有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生态、固废等诸多方面。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实现跨部门以及跨地区的合作,能够有效保证环境数据信息的共享,可以真正地体现出环境信息大数据的价值以及作用,这对推动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向着更为优质的方向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次,加强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新时期,物联网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具备着非常大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获取到更为及时、精准以及动态化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而达到监测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目的。针对物联网技术来讲,其包含了遥感技术、红外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能够有效提升环境信息监测效果。从现状来看,我国对于物联网技术已经有了较大范围的应用。例如:内蒙古地区构建的“三位一体”环保监控平台,该平台便是在物联网技术之上建立起来的,再如江苏地区利用传感器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来对我国太湖水域进行监测,这一监测体系也是在物联网技术之上建立起来的。由此不难看出,物联网技术能够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随着其不断创新和改良,将会更加有助于环境监测工作实现合理化、现代化以及科学化建设,对此我国必然会给予高度重视,这也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未来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和趋势。

4.5 优化监测管理模式,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客观来讲,一个地方的环境监测工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担当好环境管理者“眼睛”和“耳朵”的作用。①从体制上改革,理清职责。过去的“考核谁,谁监测”转变为“谁考核,谁监测”,从制度上化解监测数据行政干预问题,保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独立、客观、公正;②从监测能力上提高,保障基础设施。地方政府需加强对监测事业发展的机构、队伍、业务用房、能力建设等问题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监测资金保障,鼓励开展监测科学研究;③强化监督检查,打击违法行为。强化对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对人为因素干扰采样监测,对监测结果造成虚假数据的严肃查处,决不搞姑息纵容,加大融媒体曝光力度,监测数据在“阳光”下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效保证各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环境监测则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环境监测的结果,能够对环境问题进行及时掌握和收集,从而真实地反映出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并且能为环境状况的评估、防治、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由此可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增强环境保护水平的首要条件,我国居民应该对其加大重视力度,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环境
夏季高血压的困惑及自我监测管理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监测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学习监测手环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