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语言为切入点探寻《一天》的深层意蕴

2021-12-01宋媛媛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私人生活陈村悲剧性

宋媛媛

在学习小说《一天》前,我让学生写下读后的感受或困惑。除了个别学生问:“为什么题目明明是‘一天,但是最后写的却是‘一生?”大多数学生都对《一天》的语言感触很多。《一天》的语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语言是载体,作者陈村究竟想通过这样的语言形式传达什么样的主题? 我决定以语言为切入点,师生一起研读陈村的《一天》。

一、有意而为之的极端话语

小说《一天》记录主人公张三从早到晚的一天的做工生活,其实也是张三一生的写照。他的一天是他的一生的缩影,他的一生就是无数个一天的重复。而主人公看似潦草简单的名字“张三”,其实也就是芸芸众生中你我的缩影。陈村匠心独运,将无数个你我、无数个日子摁进一个肉体、摁进一天,残酷而真实。

张三从早上起床出去做工开始,作者就采用了一种“极其枯燥的陈述句”,任何一种文学史上的褒奖溢美之词似乎都不能用在这样的句式上。作者不厌其烦地重复,从妈妈帮着系了一道又一道的围巾、煎得两面金黄的带鱼,到走在路上生疼的脚底板,再到一路上听到有轨电车的声音、想到的喜欢的小菜,再到最后到了工厂翻来覆去的别针。整篇小说不仅没有惊心动魄、起伏跌宕的情节,甚至都没有像样的故事。西方曾经流行过的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崇尚文学要真实地记录日常生活的平凡琐碎。小说《一天》不仅是记录,甚至刻意将原生态的生活碎片化。

他的这种“极其枯燥的陈述句”,学者称之为“反反复复、絮絮叨叨”,不见得就是真实生活的真实记录,我认为反而是作者的一种刻意为之的夸张。这其实是作者的一种“物极必反”的选择。作者在一次访谈中直言不讳地说:“我是故意这样写。”这与陈村的经历、特定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小说发表于1985年的《上海文学》。陈村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热血澎湃与惊心动魄,当这一切结束,一时间似乎很难找到新的精神寄托。所以,以陈村为代表的许多作家,都希望可以关注私人生活,渴望在日常化的私人叙事中找到一种抚慰身心的现世安稳。上海的文学评论家吴亮在回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谈到,他们这群因为相似的文学观、相近的性情而走到一起的好友,包括陈村、孙甘露、马原、王朔这些人,纷纷感慨:“不要宣言、不要口号、不要标语,只要庸俗的生活,并且倾其全力的爱她!”

尽管生活“庸俗”,但是依然“爱她”!这无异于一种改天换地的时代宣言,将一度被人忽略的“个人”推到文学的视野中。不少作家自动疏远宏大叙事,而将关注的目光投诸一度被忽略的“个人”的身上。“私人生活”的话语体系受到青睐。如果说宏大叙事意味着崇高、伟大,更关注群体生活,那么此时的陈村一代作家笔下的“私人生活”只想关注“小我”,更愿意关注曾经被遮蔽的“小我”的私人生活。

那么此时的“私人生活”有哪些内容呢?无疑就是衣食住行。而陈村的“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无疑是一种渴望远离时代、渴望回归私人生活的诉求下的一种极端选择。陈村将生活还原成一种枯燥的日子,但是这样的毛茸茸的原生态生活并非只有枯燥二字。生活是否幸福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生活于其中的人对于眼前的生活最有发言权。我们通过那些细碎的不断重复的语言,可以发现张三对自己的生活是满意的,是乐在其中的。年少时,张三有母亲的关怀备至,衣食无忧;长大后有贤惠体贴的妻子操持家务;在工厂张三勤劳爱岗敬业,技术精湛;退休回家众人相送,备受工友们爱戴;回到家庭,回想自己一生,张三是满意的,是知足的。可见,生活是复杂的,枯燥单调与幸福惬意是并存的。这也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很难用一个单向度的词语概括清楚。正如陈村所说:“如果非要给我的作品加一个主题,那我的主题就是普通人,没有英雄主义,也没有悲天悯人……就是为了纪念日常生活。”

二、心灵世界的终极精神追问

陈村小说《一天》的啰嗦乏味的语言不仅是呈现了毛茸茸的日常生活,其实这种苍白的语言背后,隐匿的是暗沉沉的精神世界。陈村用枯燥乏味、反复絮叨的语言在真实的日常生活看似发掘了芸芸众生的现世幸福,似乎为沉重的肉身找到了栖身之所,但是跳出那被揉碎了掰开了的生活,纵观整个人生,精神世界一片苍白,心灵该如何安顿?

陈村的啰嗦的语言背后记载的是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感受。在他的笔下,人们吃得饱、穿得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人生缺乏一些精神追求。小说中的张三不幸福吗?可以说尘世的幸福不过如此。但是人在吃饱穿暖之外,还应该有一些形而上的念头,可以是信仰、可以是理想,总之,该有一些超越物质、超越此时此刻的一些骄傲。如果生活仅仅止步于物质上的富足,这样的人生无论如何算不上“幸福”,而这些正是小说中的“张三”所缺乏的。我想这正是《一天》中弥漫着忧郁与无精打采的症结所在。

陈村曾经说过:“当时间过去,一个个都沉甸甸的。青春不再,往事历历。何以解忧,唯有琐记。”可见,陈村,对于“琐记”是给予厚望的,这是他“解忧”的工具,更是他反抗虚无、确认私人生活的武器。那么他真的做到忘记忧愁了吗?显然没有。在经历了特殊时期之后,国人渴望一种安稳,这情有可原。因而陈村在反反复复、絮絮叨叨的日常琐碎中不断强化日常生活。但是现世安稳似乎又并不能够安慰得了陈村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曾经动荡不安时,人似乎活得很有精神有信仰,却忘了满足人的一些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此刻,远离了崇高之后,日子在走向一片太平的时候不免又流于一潭死水的沉寂。这其实是难以调和的矛盾,也反映了人的一种悲剧宿命所在:永远向往远方、永远向往彼在。风云变幻、激情澎湃的生活,与现世安稳、踏实稳定,二者的关系就如同张爱玲小说中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哈姆雷特曾经苦苦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如今,陈村们苦苦思索:“肉体还是心灵,这是个问题。”那么难道肉体与精神就必然是二元对立的吗?当然不是。古今中外不乏将生存与生活、物质与思想调和得很好的大家存在。不过,毕竟是少数,而且不容易,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究竟该如何自处?陈村苦苦思索,似乎并没有找到答案。时隔三十多年,现在的我们依然茫茫然没有答案。不得不说,陈村用了一个枯燥的人生截面图对你我他的人生进行了无情的穿刺。这大概是人类面临的永恒困境。陈村说:“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但是也知道悲观没有用。人是走不出摆不脱精神上的困境的,这是人的悲剧性的宿命,无力抗争……”

三、“素颜”还是“精修”

这篇小说弥漫着“走不出摆不脱的精神困境”“悲剧性宿命”。曾经有学者问陈村,既然如此,你究竟想要读者怎么做,陈村一笑:“我并不想教人们怎么做,那是宗教与道德该做的事情,我只想反映现实、呈现问题。”小说的这些主题是否會被定义成“消极”?是否可以传达给学生?是否会被解读成不够“正能量”?这曾是我备课的过程中的一个困惑。

读本对这篇小说的解读是“对劳动者的歌颂”。张三作为劳动者,确实有着很多优秀的品质,如勤劳、爱岗、敬业,的确值得歌颂。但是将这篇小说的主题只解读成“对劳动者的歌颂”,似乎有些不妥。小说传递出的对千篇一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生活的厌倦为什么没有在读本的点评中体现出来”?这是否是因为所谓的中学生健康向上的成长需求?

尽管这篇小说陈村利用这种“琐记”反抗虚无,强化日常生活,但是不得不说他最后并没能如愿以偿,他依然在这种枯燥的生活中左冲右突,寻找出路。小说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无精打采。这反映的是人的永恒的困境,是人的悲剧性宿命。但是,“悲剧性宿命”“走不出摆脱不掉的精神困境”不该被贴上“不够积极向上”的标签。这是生活本来的面目,不应该遮遮掩掩,而且精神困境与堕入精神的虚无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并不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负面影响。而且,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更是习得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们倒是有必要提前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并不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唯有认清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植根生活、勇敢生长,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迷茫来袭时,意志的大厦不会轰然崩塌。另外,在认清了现实的本来面目的前提下,在充满悲剧性的宿命前,依然灿烂地生活,才会更显生命的蓬勃与热烈。与其给学生一个“精修”过的事事如意的虚假生活图景,不如呈现给学生一个苦乐参半、真实的生活“素颜”图。

猜你喜欢

私人生活陈村悲剧性
“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
“宝藏”与“观象”将于11月22日举行观赏石陈村专场拍卖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最后的美丽世界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从《私人生活》看陈染作品中的女性视角
陈村水电厂顺利完成陈村大坝上游朱家门滑坡体GPS监测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
山东惠民认干亲习俗研究——以惠民县张集村、大年陈村为调查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