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曾经做过的粮食小生意

2021-12-01江苏瞿光唐

金秋 2021年17期
关键词:小生意麸皮口粮

※文/江苏·瞿光唐

上世纪60年代末,农村粮站、代销店都没有卷儿面出售,农民如有需要,必须到南通这样的大地方粮食加工厂用小麦进行兑换。三余地区人少地多,一年到头在农田忙碌无暇外出,卷儿面作为方便食品需求量较大。我和弟弟看到这个“商机”后,每逢夏收结束,我俩就偷偷去做卷儿面小生意。

刚开始时,我们把自家从生产队分到的口粮——小麦——全部作为经营“资本”,拉到南通和平桥西北角的粮食加工厂,兑换成卷儿面。然后卖掉麸皮,把卷儿面拉到海晏镇表姐家存放,再以她家为“根据地”,外出把卷儿面兑换成小麦。一斤半小麦兑换一个卷儿面,外加手续费若干(每个卷儿面八分至一毛)。这样一来,我们不但赚了麸皮,而且粮食也有所增益。后来,一些农户没有小麦就用蚕豆代替,我们也照收不误,只是麻烦些,要回家后卖掉蚕豆,再买进小麦。当然这些进进出出的事项,都要到黑市上去交易完成。

当时做卷儿面生意最困难也最吃力的就是长途运输。我们兄弟俩每次去南通,踩着两部自行车,驮着500多斤小麦。凌晨4点钟从家里出发,8点多钟到面粉厂。人多的时候,兑换卷儿面的人在厂门口排起长龙,我们只能耐心地等待。后来和平桥粮食加工厂没有了卷儿面对外兑换业务,我们只好改去唐闸,又要多骑20里路。午后3点钟左右,我们不回家,继续向海晏镇进发,直到半夜里我俩才能回到家里。20个小时、280多里路、500多斤负荷,这些数据都在同一天内发生。现在每想起这些,我自己都有些吃惊,两个身体单薄、刚步出学校大门不久的青年学生,居然能够承受如此重压,真是不可思议!

当时做这种卷儿面小生意是不允许的,属于“投机倒把”,如果被逮住,不但粮食会被没收,人因为搞了“资本主义”还要被批斗。有一天,我们兄弟俩从南通驮着两车卷儿面向海晏镇赶。夜晚8点多,我们来到三余镇南街头,正要向前赶路,突然看到有几个人慌慌张张地从对面而来,他们说北街头大桥上设了关卡,有人在检查“投机倒把”。我们兄弟俩被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被扣上政治帽子倒在其次,那两车卷儿面,却是我们全家3个月的口粮啊!于是我俩急忙去找了家在附近的亲友,把两车卷儿面进行了寄放。事后经亲友证实,设卡检查确有其事,我俩十分庆幸逃过了这一劫。

做卷儿面生意时,弟弟吃了不少苦。有一次他独自一人从南通拉着卷儿面去海晏镇,途经东社闸时,累得昏昏沉沉想睡觉,迷迷糊糊地往前赶,迎面来了一辆大客车,差一点出了车祸。

这一年夏天的辛劳,家里多了70多元收入,温饱问题大有改观。一天中午,兄弟俩在南通友谊桥河东路北的一家面店用餐,每人一大碗阳春面,吃得十分开心。这是我们自己亲手靠诚实劳动挣来的,感觉味道特别香。

猜你喜欢

小生意麸皮口粮
雪后林鸟
麸皮价格后期涨幅不大
蚂蚁搬东西
祖传“口粮”
买苹果
蚂蚁
云时代的“小生意”
漫画轻兵器之十四 舌尖上的军粮——战斗口粮与营养(Ⅶ)
漫画轻兵器之十四 舌尖上的军粮——战斗口粮与营养(Ⅳ)
麸皮拌萝卜丝 防治老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