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育企业助力乡村英语发展的公益措施

2021-11-30郎琴芳朱柳霖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益语言英语

郎琴芳 朱柳霖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一 引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王道俊在《教育学》一书中提出“教育具有经济功能”[1]。教育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等方法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专门人才,使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进步。最能体现教育经济功能的就是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等。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投资,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通过教育投资后,与物质资本一样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所以说教育不仅能带来文化传承等文化效益,还能提高社会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

“教育是农村居民尤其是贫民在社会结构中上升的唯一正当、合法的阶梯。”[2]王道俊还提到,“教育的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和纵向流动功能”[1]63。概括来说,横向流动功能就是社会成员受教育后能力提高,根据自身需要更换职业岗位等,不提升社会阶层。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在被教育培养后能够晋升、加薪等,改变了社会阶层,提高社会地位。由于较匮乏的教育资源和高昂的教育费用,农村地区居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低,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教育方面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阻碍了农村居民自身素质和知识能力的提高,导致了农村贫困的生产与再生产”[2]185。这种社会排斥加剧了农村贫困亚文化产生,以至于他们会保持着独特的观念继续贫困生活。所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贫困是一个国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贫富差距明显。采取积极有效的扶贫措施,不仅能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改善不平等现状,还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整体发展。“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的地位,将发展教育列为“五个一批”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这种马太效应,实际上也是一个‘穷’和‘愚’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3]为进入“人才发达—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强大”的良性循环,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扶贫摆在重要位置。

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全球化发展势不可挡,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作为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乡村英语教育比较落后,如何助力乡村英语教育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企业又能如何参与这项公益扶贫。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首先我们先了解中国乡村英语教育现状。

二 中国乡村英语教育现状

乡村英语教育离不开中国英语教育的大环境,存在普遍性问题。

(1)投入大,输出少。投入大的一个表现就是英语学习持续时间长,从义务教育至高等教育从未间断。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考生雅思平均成绩为5.72 分,听力5.88 分,阅读6.15 分,写作5.32 分,口语5.27 分”[4]。听力阅读都是输入型,这两项分数高于剩下输出型项目,这反映了中国学生长时间的投入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大部分不能有效使用语言的问题。

(2)语言环境单一,知识输入不够。学习和习得二者稍有区别,学习是指有意识行为,而习得是无意识行为。“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通过学得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规则进行语言的本监控。”[5]输入假设是监控假说的核心,认为语言使用能力是在有大量并高于目前水平的输入后自然形成的,这些输入需要被理解,而且要和生活有关联,这样才能起到积极作用。语言环境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重要的,中国人生活环境普遍少有英语情境,自然习得语言的情况较少,英语语言输入基本来源于书本,输入量远远不够。

(3)应试教育阻碍发展。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中还有一点就是情感过滤假说。动机、状态等情感因素都会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保持积极的态度更利于语言的掌握。应试教育过程比较枯燥,压力较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消极的情绪可能会自动过滤掉语言输入,阻碍学生的知识扩充与发展。

除了以上三点,乡村地区英语教育还有其特殊性。

(1)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专业水平仍欠佳,二是配备教师人数较紧张。乡村地区工资水平低,生活条件艰苦,很难吸引优秀的英语专业教师,英语教师数量较少,更多时候是由其他科目老师“兼任”,这样英语专业知识、口语发音都无法保障。同时,乡村学校硬件设施配备不全,无法跟上英语教学要求。“软件”和“硬件”欠缺造成了教学水平落后的情况。

(2)教学方式单一,学习资源较少。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科技确保了城市地区英语课堂的多样性和课外英语学习的可能,乡村地区教学方式单一,主要通过不断重复和机械背诵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3)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环境欠佳。德西等人提出了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把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无动机。内在动机就是人自身对英语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态度,认可且愿意接受英语文化,想要掌握英语,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外在动机就是外部环境,鼓励、学习竞争、社会压力等,吸引或迫使学生学习英语。无动机就是对所学毫无兴趣,没有内在或外在因素调节使学习行为继续。乡村居民对英语了解甚少,很难产生持续且稳定的内在动机,外部重视程度不够,又缺少丰富有趣的课堂,不足以吸引学生,学生学习英语动力不足。

三 企业与公益

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共利益事业。盈利企业和公益并不相悖,好的公益甚至能成为难得的营销素材,帮助企业提升形象,扩大知名度,增加营收。菲利普·科特勒是“现代营销学之父”,他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通过自由决定的商业实践以及企业资源的捐献来改善社区福利的一种承诺”[6]。由此衍生出另一概念,企业的社会活动,也就是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而进行的活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手机APP 层出不穷,其中英语教育类APP 更是备受市场喜爱。作为“时代的宠儿”,英语教育APP 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社会活动,参与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先举一个例子,行业“领头羊”之一的“英语流利说”,通过其官方微博账号——“流利说与AI 同行”发布的公益冬季季报可以得知,他们有三个主要项目,分别是智能英语云课堂、乡村教师赋能计划和爱AI 赋能计划。云课堂也就是为乡村学生提供人工智能课程,帮助他们个性化发展。乡村教师赋能计划则是为老师提供免费课程进行自我提升,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爱AI 赋能计划为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提供免费的阅读课程。根据反馈,这些措施都能有效解决之前我们分析的例如教师专业水平欠缺、学生学习资源较少的问题。

目前纯公益性APP 较少,现代企业在谋求公司发展利益的同时,不忘坚持公益,为乡村教育谋福祉,肩负起社会责任,“英语流利说”树立了榜样,但只靠一家企业、几个项目是行不通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改进已有措施,汇聚多方努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扶贫。菲利普·科特勒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提出了企业的6 种社会活动,分别是“公益事业宣传、公益事业关联营销、企业的社会营销、企业的慈善活动、和对社会负责的商业实践”[6]27-29。我们不妨以此为参考,结合实际情况,为英语APP 企业的教育扶贫出谋划策。

(1)公益事业宣传。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公益行动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跟上“互联网+公益”的全民公益时代[7]的节奏,为公益行动如募捐、招募志愿者提供支持。《企业公益战略》中提到企业做公益的误区之一就是“做好事不留名”,英语APP 企业有着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做好宣传可以起到正面带头作用,实际上企业宣传可以整合更多优质资源。APP 用户本身就是潜力巨大的公益团体,企业可以在注册用户中选择优秀志愿者,与乡村孩子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互相督促进行学习打卡;向公众发起捐赠外语图书活动;支持政府和学校的教师招募等。

(2)公益事业关联营销。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将销售收入的一部分进行捐款,一般可与非营利组织或者其他企业合作,形成互利的关系。例如APP推出付费英语课程,并承诺将课程收入按一定比例捐出;与多媒体科技企业合作,共同为乡村学校建设基础的多媒体教室。这既能改善乡村教学环境,又能增加企业的品牌效益,扩大营收,还能为公众或消费者提供公益机会,提升社会责任感。

(3)企业的社会营销。企业策划或实施某种可以改善环境、卫生等问题的活动。针对乡村学生学习资源单一的问题,APP 企业提供长期免费课程,课程内容不应局限在词汇、语法等方面,需特别注重英语文化的教学,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还能帮助其了解跨文化知识,为今后的国际交流或合作打下基础。既然线下课程在此方面的教育有缺失,那么就通过线上课程补齐。中国的发展靠的是全国人民,培养乡村地区的国际化人才也是切实必要的。同时为所有在职乡村教师提供免费课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与教师交流教学感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企业的慈善活动。常见形式就是捐款。与学校合作设立企业基金奖励为乡村教育做出贡献的教师,这一举措能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乡村学校吸引力。

(5)社区志愿者活动。鼓励员工或者与合作公司一道参与公益。通过阿比吉特.班纳吉观察的案例,我们得知有些家庭不送孩子上学,除了经济原因,也有教育认识的缺失。他们把孩子接受教育看成是买彩票,能带来经济回报,但会存在风险,所以他们只会送他们眼中最聪明的孩子上学,剩下的孩子早早辍学打工或成家。我们明白教育的重要性,要抵制这种行为就要改变家长的认识,而且乡村地区开放晚,并没有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能够组织企业员工加大对教育的宣传,提高对英语的重视,也是助力乡村英语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

(6)对社会负责的商业实践。企业可以自主或合作进行实践活动支持公益活动。很多企业都有实习生计划,但消息相对闭塞的乡村学生难有机会参与,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在于运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是很重要的能力。将此计划向乡村学生开放,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锻炼实践能力,增加经验见识,还能为企业培养人才,从而又促进企业的发展。

每一个活动分类都是一个大的主题,企业是扶贫工作、社会建设重要的参与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开发出很多小的公益项目,勿以善小而不为。乡村英语教育扶贫任重而道远,英语教育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为教育事业发展添力,也就是为国家的进步添力。

四 小 结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人才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决定人类前途的并不是空间、土地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口的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8],重视教育,重视年轻一代的发展,不让任何人掉队,此乃长久之计。企业公民宣言中写道:“成功的企业不仅是一个健康运行的经济实体,而且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脊梁。”[9]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和社会,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是值得提倡的。扶贫不能只靠政府,教育扶贫涉及了多个方面多个主体,相互配合,尽其所能,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教育是阳光下最美的事业,政府、企业、甚至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束光,打破黑暗,温暖乡村孩子的世界梦,为乡村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公益语言英语
公益
公益
语言是刀
公益
公益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