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探析

2021-11-30张鹏飞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党组织战略农民

张鹏飞

(永州市委党校,湖南 永州 425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找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契合点,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好基层党建工作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是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必须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在政治、思想、方法、素质和作风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一 强化政治引领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是第一位的。

(一)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其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广大农村真正落实到位。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政治引领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迫在眉睫。一要强化村党支部的政治功能。要把政治建设放在村党支部建设的首位,以强化其政治属性、政治责任和政治功能为主要抓手,进一步规范和严肃村党支部党内政治生活,把村党支部建成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战斗堡垒。二要抓好基层党建减负瘦身工作。要以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主要抓手,合理划分和确定村党支部的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权责利”,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减负瘦身工作,确保村党支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于乡村振兴。三要加大对村党支部建设的支持力度。“要按照对等原则,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等下沉到村党支部,确保村党支部有资源、有能力为乡村振兴服好务。如继续抓好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逐步改善村党支部办公条件和村支两委干部的待遇。”[2]切实提高村党支部履职尽责的能力和积极性。

(二)要压实战略实施的政治责任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和重大的政治价值,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以及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认真谋划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切实肩负起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支持保障。压实党政“一把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一把手”要带头学习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足功夫。同时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举措,自觉肩负起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

二 强化思想引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就是要拿起宣传教育的思想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宣传党关于乡村振兴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发挥乡村先进文化的教化功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提高干部群众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来的伟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农地产权和流转、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回答、宣传和教育,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解释和指导。

(二)要用新思想引领乡村振兴实践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这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各级基层党组织要着重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以此解决广大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的思想观念、目标定位、发展思路、方法举措等方面的思想认识误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效推进。

(三)要用乡村文化激发群众的活力

优秀的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广大基层党组织要将乡村文化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充分发挥良好家风家训、乡贤文化等优秀乡村文化在“扶智与扶志”、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中的教化引领作用,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活力。

三 强化方法引领

“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欧阳修的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方式方法与效率效果之间的辩证关系。乡村振兴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要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的方法引领作用。

(一)坚持统筹推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3]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系统论的观点,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统筹各方资源,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六大建设”,同步实现“五位一体”的总要求。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县、乡(镇)党委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快形成涵盖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文化繁荣、基层治理、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通过科学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来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村支两委也要切合本村实际制定好本村振兴规划。其次要坚持分类实施。要立足于村庄的历史与现实,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不同村庄的区位优势、历史传统、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等分级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三是要坚持统筹推进。要科学统筹人才、土地、资金、项目等多种资源,推进乡村振兴“六位一体”的建设,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引导全员参与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最有效的方法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因此,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织动员优势,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汇集民意民智推动乡村振兴。一要压实党员干部责任。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首先要压实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示范带动的责任,让党员干部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二要提升社会参与热情。“鼓励、支持和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动产业振兴,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和技能人才等下乡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让振兴乡村成为全社会共同行动。”[4]三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农民为中心,以富农强农为根本,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促进融合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大力实施“党建+”工程,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要大力实施“党建+产业发展”工程。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和服务者,要进一步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新产业,并切实做好新老产业的服务工作,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二要大力实施“党建+乡村治理”工程。作为乡村治理的领导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党建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先进的治理理念;要积极探索符合乡村治理特点的治理方式创新,切实提高乡村治理的实效;要努力营造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的治理环境与氛围,不断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三要大力实施“党建+文化建设”工程。要以繁荣乡村文化、实现乡风文明为目标,牢固树立“党旗引领、文化惠民”的理念,以村党支部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乡土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创新乡村文化娱乐活动,以此来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四 强化素质引领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核心在人。人是乡村振兴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同时,大力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人力资源保障。

(一)强化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要强化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要把选好用好管好村党支部带头人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千方百计把那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而且带动能力强、在群众中有威望和影响力的优秀能人培养和选聘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以此提升村党支部的公信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要加大派驻挂职干部的选用力度。要以乡村组织振兴为突破口,结合各乡村发展的实际,选派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员干部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者挂职干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三要积极引导在外乡村能人回乡参与乡村治理。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问题,不仅要筑巢引凤,还要引凤还巢。基层党组织要借国家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的东风,利用上级给予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动员在外的乡村能人回乡创新创业,并将其配备到关键岗位参与乡村治理,发挥其带领农民建设家乡、发展经济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广大农村党员作为党在农村的“先锋队”,其思想境界、能力素质和使命担当很大程度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实施进程和推进实效。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将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将严的标准和要求贯穿农村党员考察发展、教育培训、选拔使用、监督管理的全过程。一要严把农村党员入口关。村党支部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把政治标准放在发展党员的首位,着力把农村中的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为农村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二要从严教育管理农村党员队伍。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精准施教,大力提升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三要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在对农村普通党员设岗定责的基础上,充分保障其民主权利,让党员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强化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是乡村振兴战略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爱农业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敢创新有担当是乡村振兴语境下高素质农民的基本特征。各基层党组织要将强化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纳入党建工作重点,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大力发展面向乡村需求的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各地基层党组织要针对本地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积极做好培训对象遴选和需求调研,有计划、有目的、分批次对其进行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参训农民的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此外,还要“不断强化政策保障,创新平台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为高素质农民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发挥高素质农民熟悉农业、热爱农村、关爱农民的优势,促进其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引领农民全面发展”[5]。

五 强化作风引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说到底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实行全新、全面而深化的改革与创新。其中必然涉及职权的重新划分、资源的重新配置、利益的重新调整、责任的传导与落实等等,而这些都必须以过硬的作风为保障。基层党组织作为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要强化作风引领,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严肃整治贪庸懒散奢等行为,全面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为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一)坚持和弘扬实事求是的作风

目前我国仍有约6 亿人口居住在乡村,乡村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以上。在涉及人口如此之多,面积如此之大的乡村实施振兴战略,其复杂性、艰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各地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和弘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实施目标上,要严格对标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查找本地短板,摸清底数,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忌好大喜功,将乡村振兴搞成不切实际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实施进度上,要立足本地实情,紧跟中央步伐,既不能急于求成、冒进跟风,也不能坐等观望、裹足不前。在实施效益上,要充分考虑权衡当地的历史传统、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等,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扬长避短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等。

(二)坚持和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当然主体,也是最重要的主体。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能力素质和资源禀赋的影响,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大多是自发的,其参与乡村振兴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强,效率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发动和示范引领,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主动扛起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和领路人的责任,以时不我待的实干精神带领广大农民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努力繁荣乡村文化、广泛参与乡村治理,尽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坚决摒弃等靠要思想,鼓励农民通过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脱贫致富,实现生活富裕。

(三)坚持和弘扬清正廉洁的作风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乡村“微腐败”日益进入公众视野。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无视党纪国法,在脱贫攻坚中优亲厚友,大肆套取涉农项目资金,私自截留惠民资金,并在为民办事中吃拿卡要,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污染了基层政治生态,阻碍了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6]教育监督党员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基层党组织重要职能。各地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和弘扬清正廉洁的作风,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决杜绝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为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首先,要大力开展微腐败清查治理行动,消除农村微腐败的存量问题。各基层党组织要对标中央从严治党的要求,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严查各类侵害农民利益,影响乡村振兴推进的微腐败案件,做到激浊扬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其次,要大力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根治农村微腐败的增量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大力创新村支两委党务、村务的日常监督,如大力创新村月例会制度等,严防小官大贪,坚决杜绝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

结 语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只要各级基层党组织勇担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图景就一定会尽早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猜你喜欢

党组织战略农民
耕牛和农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农民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