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为例

2021-11-30汤春梅

园艺与种苗 2021年5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教学效果病虫害

汤春梅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而且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互联网+教育”中蕴含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得现阶段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高职院校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拓宽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渠道,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并按照综合治理的原则科学有效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能力。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使课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1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较为落后

近年来由于植物种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农药的安全使用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领域的部分内容也随之日新月异。但是,由于高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材种类较少,教学内容较为落后,更新频率也难以和行业领域的应用达成一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老旧教材为主,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不及时,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发展,造成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停滞不前,难以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专业人才。

1.2 教学方式手段单一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PP T辅助的传统课堂教学为主,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师生交流仅限于课堂,学生问题反馈途径不通畅,教师不能及时知晓并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吸引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力,更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1.3 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这种考核方式显得比较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不能真实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应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及更加全面、具体的考核标准。

2 “互联网+”背景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园林植物病虫种类多,受栽培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病虫种类、危害状况不同,加之该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许多新知识和新技术并未在教材中全部展现出来,为适应“互联网+”的时代特点,满足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的需求,坚持“有用、有效、先进”的原则,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首先,教学内容应立足当地,以当地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作为重点内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种类安排学习任务,通过一个任务的学习和实践,系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其次,将教学团队的科研项目、社会服务项目和生产中的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及时关注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不断将正在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补充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前沿动态有整体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既提高了教学的实用价值和学术含量,又可以使学生以发展的视角来学习知识。

2.2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若要培养高素质的园林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互联网+”背景下,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利用QQ群、微信群及超星学习通等网络社交媒介,随时与学生进行多渠道、高效率的沟通,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适当做出调整,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自主预习、课中交流互动、课后巩固拓展。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利用教学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微课、电子课件等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课前检测;教师通过课前检测结果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课中教学实施的过程设计和调整。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自学情况,采用小组讨论、随堂提问、操作演示、观看视频等方式展开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和补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学习的提升过程。课后,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课后作业、主题讨论等拓展知识,学生完成后通过平台上传,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阅并进行在线辅导,对学生提交的讨论结果进行教师点评或生生互评。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及时发现课堂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2.4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构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学生提供最新、全面、直观的学习平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常态,依托互联网和智能设备,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价值观等极易受到不良网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5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课程考核由在线成绩30%+实验考核30%+期末考试40%组成。在线成绩由超星尔雅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构成,包括观看视频、章节测试、课后作业、课堂讨论、课堂互动等组成;实验考核由实验出勤、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组成;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掌握情况的同时,加大了实践类题型,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死记硬背的现象。这种考核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由教师交还给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小结

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更新了教学理念,构建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有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互联网+”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教学效果病虫害
张家口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分析园林植物造景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