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成校教育“数字赋能”的实践初探

2021-11-30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成人文化技校312000胡文明

新农村(浙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发力乡镇数字化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成人文化技校(312000) 胡文明

“数字赋能”是当今最时髦的话题之一。“数字赋能”的进程是社会创新发展的进程,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大脑”“数字营销”“数字平台”“数字企业”等新名词新事物层出不穷。乡镇成校教育如何插上“数字”的翅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1.乡镇成校教育为什么要“数字赋能”

(1)适应新时代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乡镇成校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要紧紧围绕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数字化”了,而“数字化”的经济需要“数字化”的人才,“数字化”的人才培训势必需要“数字化”的教育加以支撑,乡镇成人教育应该积极跟进,推进“数字化”。

(2)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应该说,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已明确将大数据战略作为国家战略,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大数据共享、开放、开发和应用,数字建设已成为政府撬动自身改革、社会持续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乡镇成人教育的“数字赋能”也是撬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3)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需要 传统模式的成人教育,往往以“班”为单位的传统授课制,一般以教师讲为主,更多注重“手把手”“一对一”“师徒制”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育虽有其独特之处,但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和步伐。

(4)学校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 以往学校的考核评价常以经济效益为重要指标来衡量,这种考核是不全面的。成校教育应以为社会服务了多少为标准?以市民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为依据,不断探索创新,学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乡镇成校教育的“数字赋能”,给了成校强有力的革新动能,成校教育的“数字赋能”是一个学校全新的创新过程,也是一个全方位改革创新的过程。

2.乡镇成校教育如何“数字赋能”

乡镇成校教育的立足点在“基层”,在为各社区的服务中。成校要借助现代数字技术破解难题,通过“数字赋能”拓展资源与师资。

(1)依托平台、借势发力 数字化改革一定得有数字化的环境、手段和时机方可实施。乡镇成校教育的数字化,必须要借助于各平台的力量,借势发力。数字化媒介层出不穷、遍地开花,如大数据中心、市民学习在线、社区学分银行、第三年龄学堂、老年大学平台、镇街四统一平台、学校公众号、微信群、钉钉群等,乡镇成校可有效利用这些平台,充分发挥其数字赋能作用。

实例1:柯桥区乡镇成校担负着校外培训机构的巡视任务,每星期必须要出访检查一次,并登记好各项检测表。成校除了按时实地检查外,利用镇街四统一平台,通过“平台+网络”的方式,进行全时监控各培训机构外围场地的建设情况;利用微信的视频功能随时和培训机构负责人用视频巡视,做到“视频+网络”化管理。

实例2:通过市民学习在线和社区学分银行,了解市民学习情况和学分获得情况,更好地了解市民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需求,有利于成人教育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改。

(2)交流合作、融合发力 乡镇成校教育如果以校为校,局限于学校内部的资源和工作,那会是一潭死水,没有持久的力量。必须要有源头活水,必须跳出成校看成校,借势借力,乘势而上,拓宽办学渠道,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服务水平。学校根据办学需求,本着“借力”“融合”“提升”的办学思路,全面深化推进“三大融合”。

一是积极与部门融合。通过与街道、团委、妇联、农办、科协、农技中心等合作,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有效加强社区文化联动,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谐发展营造浓郁的氛围,部门的“数字”功能与成校教育做到“无缝对接”。

二是开展校企融合。学校根据本区域经济特点,本着“建设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力争主导产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宗旨,把握市场“脉搏”,找准农民培训的切人点,切实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要求和企业员工的“媒介素养”的提升,为成人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字化资源。

三是开展校校融合。学校先后与培训机构、职校、大专院校等单位建立培训合作关系,邀请各级各类专家、名师来校授课。师资的充实、培训基地的落实使得成校培训档次明显提升,效益得到提高,同行学校的“数字化”进程也为成校自身发展提供了学习榜样。

(3)舍末求本、自主发力 乡镇成人教育要学会自主开发课程,只有把贴近百姓、适合群众、符合实际、市民需求、有效提升的新课程开发出来,才能吸引市民的学习兴趣和动能。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相继开设了不少乡土课程:《标准化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标准化水产养殖技术》《桥牌初级教程》《桥牌中级教程》《企业安全生产读本》《积极分类垃圾呵护绿色家园》,等等,这些乡土教材获得了全国乡土教材读本。学校还采用了“e乡土教材”,把这些乡土教材拍成视频教材,供学员们学习和观看。

(4)以人为本、蓄势发力 乡镇成人教育“数字赋能”,首先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统筹协调。要积极调动成校有限的师资力量,通过“人”来带动“数”,注重团队的创建,充分发挥“专家讲师团队伍”“志愿者队伍”“社区文化管理员队伍”的智慧和才能,共享他们的成果。以“专家+数字+培训”“民间志愿+数字+培训”的模式开展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数字赋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汇集更多的“数字”力量。

猜你喜欢

发力乡镇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