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控

2021-11-30黑龙江省肇东市德昌新跃畜牧研究所151105李淑玲

新农村(浙江)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甲骨氏杆菌周龄

黑龙江省肇东市德昌新跃畜牧研究所(151105) 李淑玲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慢性传染病,常年均可发生。发病诱因主要由于饲养密集、通风不良,加上气温骤变,尤以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猪群中任何年龄、品种猪均易感,但以2~5 月龄仔猪最为多见。

近年来,随着养猪生产工厂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该病发病率多呈逐渐增加趋势,给养猪生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必须引起广大养猪场(户)重视。

1.发病原因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原为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属巴氏杆菌,为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胞,无鞭毛,为需氧兼性厌氧菌。病料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或美兰染色呈明显的两极浓染。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但近年来发现巴氏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两极着染,有运动性,但不形成芽胞。为严格需氧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常规消毒药即可消杀。

2.流行病学

该病各年龄段猪均可感染,尤以仔猪的易感性最大。1 月龄内仔猪感染常常在几周内出现鼻炎和鼻甲骨萎缩症状,1 月龄以上猪感染时通常无临床表现。

该病通常为水平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气溶胶传染。传染源主要是感染或发病母猪,常使出生后仔猪发生早期感染。

仔猪断奶后混群时扩散机会增高,可引起70%~80%断奶仔猪被感染,通过减少饲养密度可使感染率降低。猪舍空气中氨气、尘埃和微生物浓度过高、活动受限、过度拥挤、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等均可促进本病的扩散和蔓延。

3.临床症状

患病仔猪(最早1 周龄,6~8 周龄最显著)喷鼻,流鼻液。表现摇头不安,鼻痒拱地,前肢抓鼻。此后症状逐渐加重,可持续3 周以上,鼻甲骨开始萎缩,但仍有喷嚏。流浆液性、脓性鼻液,气喘。严重时,因喷嚏用力鼻黏膜破损而流血,甚至喷出鼻甲骨碎片,但往往是单侧性的。

鼻甲骨在发病后3~4周开始萎缩,鼻腔阻塞,呼吸困难,有明显的鼻变形,鼻面部皮肤形成皱纹,上颌部异常发达和门齿咬合不正,因鼻泪管阻塞而由眼泪和灰尘在内眦部形成半月状条纹的泪斑等症状。

4.发病诱因

各种应激因素均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如营养不良、不同年龄猪群同栏饲养、密集、拥挤、过冷、过热、空气污浊、通风不良、长期饲喂粉料等都能诱发该病发生,且在初春昼夜温差较大,饲养管理不当时多发。

本病多呈散发,死亡率不高。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菌存在于上呼吸道,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给仔猪。1 月龄以内仔猪感染常常在几周内出现鼻炎和鼻甲骨萎缩症状,1 月龄以上感染猪通常未见明显临床症状。

5.诊断方法

该病通过本病临床出现的化脓性鼻腔分泌物,鼻甲骨萎缩、扭曲,生长发育受阻等主要特征性症状不难确诊。

剖检可见下鼻甲骨受损明显,鼻甲骨和鼻中膈变形或鼻甲骨大部消失,鼻中膈发生部分或完全弯曲,使鼻腔呈一鼻道。

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性渗出物蓄积,并混杂有脱落的上皮碎屑。慢性患猪粘膜苍白,有轻度水肿。该病常协同别的病原体导致患猪发生呼吸道综合征。

6.防控措施

(1)切断传染源 本病一旦传入猪群就很难清除,因此防止本病传入很重要,要做到不盲目引入种猪,即便引种也应该从经过专门检疫的种猪场引进种猪。除了在引种时严格检疫外,为防止带菌猪进入猪场,引种后还要观察1 个月以上。如发现病猪应及时淘汰处理。

(2)免疫接种 接种猪萎缩性鼻炎、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初产妊娠母猪在产前6~8 周和2~4周各免疫一次。经产母猪每胎可在产前2~4 周免疫一次。对未经免疫的母猪所产仔猪,应在仔猪l周龄和3~4 周龄分别接种一次。断奶前3~5 天进行加强免疫一次,再配合滴鼻用药,可明显提高猪体的抗感染能力。对于已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可在4周龄和8周龄时各免疫1次。种公猪应每年免疫2次。在防疫时还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只有这样免疫接种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3)药物防控 防控该病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在饲料中进行添加防控本病。无药敏试验条件的猪场,可直接在饲料中添加大环内脂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进行防控。可用磺胺嘧啶400~2 000毫克/千克饲料和土霉素400~1 000 毫克/千克饲料拌料,饲喂未见临床症状猪。对有临床症状仔猪可以肌内注射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或用卡那霉素液鼻腔喷雾。链霉素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其次是磺胺类。为预防抗药性可将磺胺二甲嘧啶、金霉素各100 克,青霉素50 克,混入1 000 千克饲料中,连喂3~4 周。常可起到一定治疗效果。在该病高发区仔猪可从2 日龄开始,每周肌内注射1 次增效磺胺,按每千克体重注射磺胺嘧啶12.5 毫克+甲氧苄氨嘧啶2.5 毫克,连续注射3周。或每周肌内注射1 次长效土霉素20 毫克/千克体重,连续3 次预防该病发生,效果显著。

另外,使用中草药对该病也有较好防控效果,如25千克体重猪每天可用辛夷、黄柏、知母、半夏各40克,栀子、黄芩、当归、苍耳子、牛蒡子、桔梗各15克,白藓皮、射干、麦冬、甘草粉碎后各10 克,分为2份,早晚各l 份,连用9 天也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4)全进全出措施 猪群全部出场后空栏两周并对栏舍进行全面消毒,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规模较大猪场一般饲养有不同日龄猪和自己繁育的种猪,所以难以实施全进全出措施,该法较适用于小型猪场和个体养殖户。

(5)加强饲养管理 仔猪应饲喂全价饲料,满足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应,增强体质。降低猪群饲养密度,注意栏舍环境卫生,减少尘埃。改变饲喂方法,改干粉料为湿拌料,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和维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减少空气中病原菌、有害气体和尘埃的浓度;避免各种大的应激因素,如温差幅度大、冷风袭击等,这些措施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甲骨氏杆菌周龄
育成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开产时如皋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基于造字机理的甲骨字生成技术研究
21世纪以来的甲骨缀合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鲁氏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布氏杆菌病,你了解多少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