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芋种芋切块繁殖栽培技术

2021-11-29于丹英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1期
关键词:球茎切块魔芋

于丹英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是种植效益较高的特种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魔芋价值被社会认知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发展魔芋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陕西商洛商州区是魔芋的适生区,发展魔芋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魔芋种植面积达0.8万余亩,农民种植魔芋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在种植中,由于魔芋种芋用种量大,魔芋繁殖系数低,加之长途调种魔芋易烂,导致许多种植户生产成本加大,制约着产业的发展。通过魔芋切块繁殖,诱导腋芽成苗,可解决魔芋种芋种源紧张、种芋价格高等问题,从而降低魔芋种植成本,促进魔芋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 种芋选择标准及处理

切块繁殖的种芋首先要选择健壮无伤、无病的球茎,顶芽要肥壮,芽窝不宜太深;大小应为500 g左右。切块时应以顶芽为中心,纵向等分切割,使每个切块所带的侧芽萌发生长。

切块应选择晴天无风的中午进行。切块刀具应用0.3%高锰酸钾浸泡,每切1次,将刀具浸泡消毒1次。切后用40%福尔马林加水200~250倍液浸种20~30分钟,或用0.1%高锰酸钾液浸种芋10分钟,取出让太阳暴晒1~2天。防止病菌侵入和促进伤口愈合。

2 整地

魔芋地下部分为球茎且根系较长,适宜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的轻砂土壤生长,土壤松厚肥沃是保证魔芋根系生长发育和块茎正常膨大的重要条件。一般土壤pH值为6.5~7.0,中性和微碱性的土壤也能种植魔芋,但酸碱性较强的土壤不适宜魔芋生长。种植魔芋地块应冬前深耕,春后深耕细整,确保土壤疏松。

3 种植

1)种植时间。魔芋的种植必须在种球茎的生理休眠期解除后和平均气温回升至12~14℃、最低气温10℃左右时进行。商州种植区域一般在清明前后种植,海拔低的区域适当推后半月。

2)密植及用种量。魔芋种植密度小,球茎膨大率较好,根状茎发生多,单株产量较高,但密度较小,单位面积产量下降。魔芋喜荫蔽、畏高温,密度小,叶面积系数过小,阳光通透叶幕空隙直晒土表,使土壤温度升高达35℃以上,对根产生不利影响,且风害威胁更大。为了加强通风透气,且便于田间管理,一般采取宽行距、窄株距,行距为种芋横径的6倍,株距约为4倍。

3)种植模式。商州区一般采取魔芋+核桃林,或核桃魔芋+玉米栽培模式;种植户可根据情况自定,套种植物能达到一定遮阴效果就可以。

4 管理

1)施肥。切块魔芋吸收力不强,必须培肥土壤和科学施肥。魔芋对有机质有特殊的爱好,因此培肥土壤的重要手段是大量施入腐熟堆肥或其他有机肥,1 hm2约施2万kg,待堆肥或其他有机肥待充分腐熟后使用。

2)培土。切块魔芋种植出土较慢,约1个月后才开始萌芽出土,此时应抓住时机,趁根群尚未布满前进行浅中耕破除土表板结层,增进土壤空气通透,同时进行培土或培土与施基肥相结合。培土是将畦沟中土壤培于种植沟上,可使土壤有更大的通气面以促进根状茎生长并保护上层根群。培土厚度应依立地条件、种龄及气象等综合考虑,若培土过深,影响出芽,一般宜培7~10 cm。

3)土表覆盖。这是栽培中一项特殊而重要的管理工作,覆土可防止暴雨造成的土壤流失,避免根群暴露,保护土壤团粒结构,增进地力,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防止杂草为害,减轻病害发生及发展,提高产量,用无霉的杉叶、野干草、谷草、落叶等为覆盖材料。覆盖的厚度为5~10 cm,一般每亩用干料500~667 kg。凡易遇旱灾和暴雨的地方覆盖宜较厚,而阴湿地、低温地覆盖较薄。铺草宜在展叶之前完成,以免伤及叶部。

4)追肥。魔芋的追肥原则是第1次追肥在5月下旬,主要促进地上部生长,第2次在6月下旬,主要促进地下部发育,应配合三要素。

5)除草。魔芋的根群平行分布于土壤上层,中耕锄草很易伤根,导致染病。合理除草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和与魔芋争肥的矛盾。除草时不用锄头,只用手拔草,以防伤害根系。利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效果更好。除草剂使用时间必须在魔芋或间套作物未出土前15天进行,若喷药后6小时内下雨必须重喷。

6)清除病株。除在冬季翻耕土壤时彻底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外,在萌芽出土后,发现有种芋带病株,立即拔除。7月以后随时检查病情,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带土挖除深埋或烧毁,并在窝内及周围撒石灰,踩紧土壤,防止雨水带走病菌扩大传染。

5 收获

魔芋全生育期为6个月左右,一般霜降前后正常倒苗就可以收获,按大小分级边收获边晾晒。

猜你喜欢

球茎切块魔芋
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花魔芋”顶芽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比萨切块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技术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减肥“神器”――魔芋
魔芋不可盲目食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青天葵组织培养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