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老年人饮食习惯及营养状况分析

2021-11-29杨金英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高湾中心卫生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对象

□ 杨金英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高湾中心卫生院

成年后机体健康与年龄通常呈负相关,老年群体对医疗服务有更迫切的需求,医疗服务工作需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基础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只能控制无法根治,而饮食管理是控制基础疾病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营养状态[1]。为了解本地农村老年人饮食管理水平与营养状态,针对性健康教育,本文在2020年7月—2020年9月期间,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随机选择100位农村老年人,说明调查方法,总结该群体饮食与营养状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7 月—2020年9月,在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高湾镇人口密集的两个行政村随机筛选100位老年作为调查对象,男∶女=37∶63,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4.35±3.91)岁。文化程度:小学54人,初中32人,高中及以上14人;职业:农民85人,离退休教师3人,退休工人12人;生活状态:与子女同居78人,夫妻17人,独居5人。采集的信息可予分析(P>0.05)。

纳入标准:①当地常住居民;②本地户口;③沟通能力正常;④自主意识清晰;⑤本人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①精神病史;②沟通障碍;③城市后迁居农村居民;④免疫系统异常;⑤消化系统重症;⑥特殊饮食习惯。

1.2 方法

①自制100份问卷,选取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高湾镇人口密集的两个行政村为调研区域,通过随机抽样法筛选100位常驻老年人口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饮食习惯、对健康饮食的态度、营养状态及健康知识等方面。本问卷调查对象100例,全员积极配合,全部问卷有效回收。②问卷是面向农村老年人设计,调研人员采用入户调查方式,向调查对象及其家属说明调研方式、调研目的和参与形式后,为调查对象解释问卷问题,保证调查对象理解后由调查对象当场自行填写或由其说明答案,调研者记录答案,共同完成问卷。③在问卷调查中,调研者避免干扰调查对象作答,并引导调查对象做出客观回答,与家属沟通,保证信息真实。

1.3 观察指标

①饮食习惯:调查早餐习惯、规律饮食、食欲状态及营养搭配4个方面调查。②营养状况:使用NSIC量表进行营养状态分级,0~2分,良好;3~5分,一般;6分及以上,较差。③影响因素:对营养和生存状态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总结风险因素[2]。

1.4 数据处理

以SPSS 24.0分析农村老年人数据,计量指标(睡眠时间)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指标(生活、饮食习惯、营养状态)以占比率(%)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饮食习惯

调查对象中,坚持早餐习惯占比94.00%(94/100);准时进餐占比89.00%(89/100);食欲良好占比87.00%(87/100);荤素搭配占比64.00%(6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营养状况

调查显示,营养水平分布为:营养状态良好占比28.00%(28/100),其 中 男 性39.29%(11/28),女 性60.71%(17/28);营养状态一般占比41.00%(41/100),其中男性19.51%(8/41),女性80.49%(33/41);营养状态较差占比31.00%(31/100),其 中 男 性58.06%(18/31),女 性41.94%(13/31)(P<0.05)。

2.3 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食习惯是影响营养状态的核心因素,老年人因味觉衰退,在使用蔬果时饮食愉悦度降低,偏好浓油赤酱等重口味饮食。饮食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水分摄入不足,盐、糖摄入过量。此种饮食结构对健康有危害性,将加重心血管负担,影响血压、血糖。

3 讨论

本次调研中选取100位调查对象全部有效配合,进展顺利。经过问卷分析,调查对象平均睡眠时间较长,但夜间睡眠时间较短,平均(5.47±1.35)h/d。许多老年人白天有睡眠习惯,午后睡眠时间(0.5~2.5)h,部分调查对象上午也有睡眠习惯,但持续睡眠时间较短。多数调查对象存在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周期短,夜间起夜频繁,就寝时间早但晨间过早(3:00~4:00)清醒等问题。

饮酒吸烟是调查对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男性发生率较高,女性较少。数据显示,男性更积极参与轻度体力活动,例如种菜等轻体力农活。文娱活动参与积极性未见显著性别差异,约70%调查对象参与此类活动,以棋牌、广场舞及观看电视节目为主。子女陪伴和经济支配情况,无明显性别差异。数据显示,调查对象早餐习惯较好,94%定时定量食用早餐,89%进餐时间规律。调查对象总体食欲状态较好,但荤素搭配情况相对较差。女性营养状态较好,但仍需改进。男性高风险营养状态占比较高。

经数据分析,影响饮食、健康状态的因素包括生活状态(是否独居)、生存状态等。独居老年人生活规律性较差,饮食结构问题较严重。吸烟和饮酒影响饮食习惯,经调查,有此类习惯者更倾向于高钠、高油脂、低果蔬的饮食结构。经济能力影响饮食科学性和睡眠质量,经济自主性较好的调查对象睡眠质量较好,但该类调查对象高热量饮食问题也更严重,油腻饮食占比较高。调查显示,参与娱乐活动的老年人饮食、睡眠状态较好。据分析,娱乐活动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其与他人互动交流,是促进食欲和改善睡眠的主要原因。睡眠质量与饮食习惯相互影响,具有相关性,睡眠质量较好的调查对象饮食结构更健康。经分析,饮食结构与营养状态和机体健康密切相关,健康饮食对稳定基础疾病,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病症有积极意义[3]。研究显示,有子女陪伴的调查对象饮食更科学,营养状态较好。除以上因素外,生存状态也对机体指标有影响,睡眠质量、饮酒吸烟习惯、体力与文娱活动参与度、经济支配和子女陪伴等方面都会影响生存态度,进而影响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长期压抑、生活孤寂的老人更易饮食失调和营养失衡[4]。研究显示,老年女性睡眠障碍较多,男性饮酒吸烟习惯较多,此类问题影响农村老年人食欲,影响营养均衡。生活状态、性别、不良习惯、经济水平、睡眠质量与子女陪伴及娱乐活动都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可针对相关因素特点针对性管理饮食,提升饮食健康水平。中青年群体健康知识获取路径更多元化,健康理念相对科学,可利用自身饮食习惯有意识地管理父母饮食,促使老年人饮食改善。乡镇卫生院可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强调营养饮食的重要性,科学规划食谱,增强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培养老年人科学饮食习惯,提升生存质量。应鼓励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年人参与村集体娱乐活动,加强互动交流,并对其子女进行教育,增强家庭支持。通过适度宣传,鼓励散步等轻度运动,保障规律睡眠,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5]。

综上,农村老年人中,整体饮食习惯尚可,但饮食结构问题客观存在,营养状态有待改善。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农村老年群体健康宣传教育,倡导科学饮食,强调荤素搭配,纠正重油重盐的不良饮食习惯,宣传烟酒对老年健康的危害性,促进健康饮食和营养均衡。

猜你喜欢

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对象
神秘来电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调整饮食结构,促进心理健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居民的饮食结构与营养分析
6种“败性”饮食习惯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