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现状与分析

2021-11-29苗得庆于晓刚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监管食品信息化

□ 苗得庆 于晓刚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

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实施信息化监管,提出对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创新,提高监管效率[1—2]。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成功经验,改变传统的安全监管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监管方法,实现全面、准确的食品质量安全数据智慧保障体系[3]。因此,高校的食品安全监管可借助互联网技术收集、整合、分析食品安全数据信息,对高校食品的数据进行科学化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当前高校大数据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现状,提升食品监管的实际效能,制定新的监管模式,最终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智能化、信息化和高效化发展,探索符合高校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为食品安全监管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1 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外通过不断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最终构建出符合本国国情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如美国、日本、欧盟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方面历经百年的改革变迁,才构建出以食品种类划分的多部门综合监管体制[5]。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监管模式、风险控制、监管法律与制度等方面[6]。研究认为:①食品安全监管必须依据法律法规执行;②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实现对各环节进行全面监管。③在食品监管过程中,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7]。食品属性、食品信息的不对称特征以及政府对食品规制处于失灵的状态,食品安全规制基本表现为规制主体制度设计碎片化,规制标准存在滞后性,规制客体无序化等困境,因此,网格信息化治理将是未来食品监管工作发展的主流方向[8]。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对食品安全监管实施精细化分类管理,强化相关人员培训考核,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村饮食卫生安全[9]。

2 关于我国高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研究人员对高校食品安全风险监督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高校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安全监管机制、第三方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监管模式、风险防范和HACCP等方面[10]。相关研究指出,校园食品的管理应从大学生的教育、高校积极管理、校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完善及监管模式与制度的创新等方面入手[11]。有研究指出,在高校食堂中应用O2O模式,不仅适应网络信息化发展,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就餐品质要求,更好地适应餐饮行业激烈的竞争[12]。目前,我国高校的食品安全监管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需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现在的高校食堂餐饮逐步社会化、市场化,但缺乏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模式[13]。另外,高校食堂后勤监管缺少食品安全检测环节,无法有效判断食品安全问题,增加了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14]。高校对食品安全风险监管、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的缺失,导致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控中食品供应链的信息缺失、不完整和不对称,给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不确定的风险隐患。

3 关于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分析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食品安全监管,是以互联网技术为监管手段,在互联网思维和先进技术条件下,确保食品安全的一种全面、无缝的监管模式[15]。依托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应用,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手段和发展理念已经非常成熟了。有关我国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探究忽视了互联网技术与公共管理理论的结合,对转变监管思路、监管方向的探究有所忽视[16]。随着食品安全数据库的构建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研发,我国各地区建设数据库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如贵州“食品安全云”、湖北“智慧眼”等,使智能化、共享化、信息化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逐步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流方向。研究表明,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监管实现了对监管对象的全方位管理及质量安全监管的无缝对接[17]。有关研究指出,融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监管模式,可全方面采集、整合和存储食品安全各方面相关数据,依靠全方位的食品动态管理,对食品安全进行统一的综合监管,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监管的效率[18]。另外,高校食堂通过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化数据库,可实现动态监管食品信息、数据的实时更新与补充、数据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高效率管理,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9]。根据食品安全共治大数据的特点,探讨食品安全高校共治模式的发展路径,构建高校食品安全共治大数据实践的创新性方法,建立数据链条式数据,通过对数据高度的实时共享,降低食品安全治理成本,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效能[20]。

4 结语

综上所述,依托计算机技术构建的数据库平台,是目前解决现阶段高校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难题的重要路径,互联网技术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融合必将是未来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的趋势[21]。国内外研究证实,大数据作为监管技术,为高校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视角,建成2个体系,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水平,基于大数据的高校食品安全监管的创新已形成了有益的应用实践[22]。因此,分析以往监管的不足和漏洞,探讨利用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方法,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系统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准确性[23],对创新高校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食品安全相关主体数量大、分布广、信息碎片化的问题梳理,探讨大数据技术实现分布式多中心共治的食品监管模式,针对有效整合食品安全监管数据,揭示数据内在规律,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预警能力[24]。以大数据计算机等网络技术为依托,构建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和全面控制的风险动态监管,通过互联网技术多元化参与、数据资源共享化和风险预警机制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的管控水平,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效措施,实现食品安全的健康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监管食品信息化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信息化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