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

2021-11-29浚县农业农村局张振荣

河南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生物防治病原

浚县农业农村局 张振荣

发展有机农业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对于提高人们环保意识起到推动作用,也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有机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有机农业可以向社会提供丰富营养、高品质、口味好的食品,有助于改善消费者的饮食健康状况和食品安全,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农民增加就业机会。

发展有机农业对全球、对人类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机农业认证标准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层次的标准体系,主要表现在国际水平、地区水平、国家水平和认证机构水平等几个方面。不同机构执行的标准都是在IFOAM 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侧重点有差异。有机农业认证标准在推动有机食品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执行有机食品管理法规的基本手段,是规范有机食品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和认证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强化有机食品管理的技术基础,是推动有机食品发展的动力。

开发有机食品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加入WTO 后,为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市场上的绝大多数都是靠进口来维持,因此,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就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有机农业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不能有污染源、有害气体排放以及重金属污染等。

由常规农业环境因子向有机农业环境因子改造建设通常需要2~3 年时间的转换,其后播种的作物收获后,才能算作有机农产品。

二、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肥

一是土层深厚才能为作物生长和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二是土壤固、液、气比例适当。一般固相40%、液相20%~40%、气相15%~37%。三是土壤质地疏松最适合作物根系的生长和正常发育。四是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活动和土壤生物的生存。五是土壤酸碱度适中,多数作物适应的土壤pH 为6.5~7.5。六是土壤有机质含量>2%为肥沃土壤,1%为中等肥力土壤,<0.5%为贫瘠土壤。七是土壤生物指标包括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微生物的活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酶等,利用生物指标可以检测土壤被污染的程度,反映土地种植制度和土壤管理水平。八是作物施肥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作物产量需要的养分量、土壤提供的肥力、肥料利用率,作物栽培技术要求等。肥料要求主要是有机化、多元化、无害化,肥料种类有农家肥、堆沤肥、矿物肥料、菌肥。

三、有机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有机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也称环境管理和栽培防治,其目的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子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减少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生物防治是通过调节植物周围的微生物环境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降低病原物致病性和抑制病害的发生。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二)虫害防治

有机农业的虫害防治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物农药防治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是一门研究和利用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以及病原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物理防治也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根据有害生物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和机械防治有害生物的植物保护措施。生物农药包括除了组成整个生物界的三大生物,即植物、微生物和动物,还有其他生物,可以说生物农药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类别的生物。农业防治虫害是在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环境—有害生物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耕作、栽培和田间管理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繁殖和为害的环境条件,以达到控制其数量和危害,保护作物的目的。

(三)杂草防治

杂草防治是将杂草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有害性降低到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如通过机械、人工、土地耕耙、镇压、覆盖、作物轮作等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控制杂草。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生物防治病原
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