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牟县北堤村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短板及对策

2021-11-29郑州外国语学校顾普天

河南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旅游业农业发展

郑州外国语学校 顾普天

近年,郑州市把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一部分贫困村转型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实现了整村脱贫并逐步实现了“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中牟县狼城岗镇北堤村是实现国家脱贫攻坚任务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笔者以其为例,立足于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发展的时间节点,结合北堤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该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优势及不足,探究该村发展对策。

一、产业情况及发展优势

狼城岗镇北堤村,位于中牟县城东北28 km 处,黄河大堤南岸,辖北堤村、撑堤村2 个自然村,6 个村民组。全村共有558 户2505 口人。该村2011 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2019 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

(一)产业发展情况

北堤村提出聚焦“一带、两特色、三基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一带”为打造一条沿黄河大堤观光旅游水果采摘带,“两特色”为培育壮大苹果种植和观赏鱼养殖两大产业,“三基地”为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生态种养游示范基地、蜗牛养殖基地。该村采取的模式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100 多农民的就业问题,拓展了农民收入来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村集体从2015 年收入从不足10 万元到2020 年150 多万元的突破,壮大了集体经济。

(二)休闲农业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显著。北堤村位于郑州市、开封市中间位置,可以辐射两地城乡居民,交通便利,北邻黄河大堤南堤,沿黄快速通道、安罗高速、连霍高速在村南交汇,具备吸引城乡居民自驾游玩的出行条件。

2.休闲资源丰富。北堤村现有果蔬种植、稻鳖共养、锦鲤养殖、蜗牛养殖等农业产业,可以拓展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研学教育等休闲功能。

3.历史渊源深厚。北堤村所在狼城岗镇,因宋金时期金兀术在此屯兵筑城而得名。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文化资源,可以为北堤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提供文化支撑,成为北堤村开发创意产品的文化基点。

二、休闲农业发展短板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是“两山论”指引下蓬勃发展起来的新业态,“绿水青山”是行业发展最生动的底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行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立足于现有农业农村发展状况,北堤村开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依旧存在明显的不足,产业带动、村容环境、人才资源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一)产业层级相对较低

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支撑。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发展层级,决定着农业多种功能拓展的深度、广度,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底色、成色。

而北堤村现有的“一带、两特色、三基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是最基础的农业种养殖产业模式,产业集中度、产业规模效应不显著,缺乏产业链、价值链。在此基础上,依托发展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仅仅能够满足游客观光采摘的初级需求,难以对游客产生重复的消费刺激。

以林果种植产业为例,虽然种植带高度集中,但由于前期种植户与技术指导单位将产业发展定位于种苗供应,造成整个连片集中种植带果树过于密植,导致林果品质下降。此外,果树管理、品种更替、产销渠道等相关环节更新迟滞,造成产业升级动力、果品品质价格难以提升。

以水产养殖产业为例。北堤村目前以锦鲤养殖为示范带动,但也仅限于在7 组鱼槽内进行观赏鱼放养,虽然锦鲤市场价格高,但高成本、高风险也是造成产业规模较小、示范带动偏弱的重要原因。

以蜗牛养殖产业为例,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下,蜗牛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但目前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附加值较低,未能形成蜗牛相关的产业衍生品。

(二)村庄环境相对恶劣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让百姓留下来、让外人走进来的前提,也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所提供产品服务的必备要素,更是惠及全民的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北堤村与朱固社区相邻。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先后途经朱固社区、北堤村,其面貌差异巨大。朱固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民房屋整齐统一,社区道路宽敞,卫生干净整洁。而从朱固社区转到北堤村交界范围,映入眼帘的是破败的房屋、荒芜的杂草、乱堆的垃圾以及狭窄的道路。村庄内部道路较为整洁,村民房屋相对破旧,未能给人提供“回归田园”的美好向往。

(三)人力资源相对匮乏

乡村振兴是为了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乡村振兴更要依靠农民。

扶贫工作队在驻村期间,帮助北堤村规划了苹果产业带,引入锦鲤养殖、蜗牛养殖、设施农业种植等输血式脱贫产业项目,建立起“一带、两特色、三基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北堤村整村脱贫。但北堤村农业生产、农村治理少有年轻人的身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作为市场开放度高、服务要求高、体验层次深,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干部参与指导,更需要“懂市场、懂旅游、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开发产品、维护客户、升级服务。然而,北堤村相关人力资源缺乏,势必迟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农业从一产向三产转型升级。

三、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北堤村要把握郑州市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机遇,立足于“东强”发展定位,基于交通优势,挖掘乡村民俗、农耕文化等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农业功能,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精品线路和体验项目,服务郑州、开封等郑州大都市圈城乡居民,增强市民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以“一村一品”建设为关键,强化“村社企民”利益联结,筑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基础

北堤村要从果树种植、观赏鱼养殖、蜗牛养殖、稻鳖共养、蔬菜种植等产业中,选出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倾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是通过联合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落地农业龙头企业等方式,引入优秀种质资源,培育优质农产品。二是按照“金苹果—烂苹果—银苹果”发展模式,一方面做好“金苹果”的地理标志、原产地认证、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导当地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打造适销对路的加工品,将“烂苹果”变成“银苹果”。三是构建“村集体—企业—村民”“合作社—企业—村民”运营模式,明晰各主体权责,合理分配利润,形成“技术保障、管理科学、统购统销、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购销利益共同体,用优势优质产品,为“北堤村”品牌背书,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引流。

(二)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环境

北堤村要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争取财政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四好农村路”,构建合理路网。规划设计村宅民居,实现外部形象改善,内部功能升级。二是吸引社会资本盘活“旧房”“老宅”,既保留古老民居的风貌,又改善居住功能、提升居住体验。艺术化改造旧有庭院,为乡村生活注入新鲜元素。三是发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五美庭院”评比活动,鼓励村民建设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的家园。合理谋划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实现村民共同参与建设、共同享受成果。用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搭好美丽背景。

(三)以高素质农民培训为重点,“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人才队伍

北堤村扶贫工作队,不仅要当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政策宣传队和工作引领队,而且要当好农业技术、致富技能的教育培训队和吸引人才、发掘能人的组织建设队。一是利用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对接农技单位、农业科研院所等推广部门,提升当地村民农业生产管理、网络直播等水平,改善当地村民经营理念、致富思路。二是通过开展最美“乡创、乡红、乡艺、乡厨、乡贤”和最美退伍军人、大学生等评选活动,挖掘乡村典型,增进在外拼搏村民对北堤村的认同,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舆论氛围。三是通过农业农村、林业、水利、文化旅游等行政部门,联系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把脉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关键环节,建立大中专院校专业实习基地,形成常态化师生驻村学习实践机制。

(四)以“一村一韵”为底色,加强相邻村庄共建共赢,串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北堤村基于“一带、两特色、三基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构建林果观光采摘、锦鲤观光垂钓、稻鳖共养大地景观、蜗牛饲养基地等多个休闲观光点,形成以农事生产、农业丰收为基调的乡村韵味。临近的朱固社区,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底色,展现出现代农村风貌。两村差异冲击,更能给游客产生冲击,可以考虑将“北堤—朱固”穿点成线,形成“游”“购”在北堤、“吃”“住”在朱固的共赢模式。

北堤村要利用现有产业资源、农事节会,把握市场需求,拓展“农业+亲子”“农业+研学”等多种功能,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产品供给。此外,北堤村、朱固社区要科学规划观光路线,完善标识标牌指引,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的起点。在上级政策指导下,北堤村下一步应该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做强特色产业。针对劣势,积极发挥主动性,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抓手,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改善农业农村环境,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统筹美丽乡村建设,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实现乡村经济的新跨越。

猜你喜欢

旅游业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