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异色苗的发生症状与防治措施

2021-11-29汝南县罗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杨亚锋

河南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行间叶尖叶面

汝南县罗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杨亚锋

小麦播种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异色苗。为便于因苗对症防治,笔者现将异色苗发生症状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黄叶苗

(一)土壤干旱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

1.症状。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

2.防治措施。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碳铵15 kg。

(二)缺氮

1.症状。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

2.防治措施。每667 m2施尿素7~8 kg,或碳铵20~25 kg,或人粪尿600~700 kg,在行间沟施或兑水浇施。

(三)土壤板硬

1.症状。由于土壤缺墒少气,根系伸展困难,致使麦叶黄短,分蘖不能按时出现。

2.防治措施。先及时浇水,再深中耕松土,以破除僵硬层。

(四)播种量过大

1.症状。幼苗生长拥挤,相互争光、争肥、争水,植株黄瘦、细弱。

2.防治措施。先抓紧疏苗,特别是地头、地边以及田内的“疙瘩苗”,要早疏、狠疏;再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肥、磷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促使麦苗由弱转壮。

(五)虫害

1.症状。麦蚜或红蜘蛛为害可导致麦叶发黄。

2.防治措施。每667 m2用有效成分吡蚜酮5 g,或啶虫脒2 g,或氟啶虫胺腈1.0~1.5 g,或噻虫嗪2.0~2.5 g,兑水喷雾防治,兼治麦田灰飞虱。后期穗蚜发生量大时,可选用噻虫·高氯氟、联苯·噻虫胺、高氯·啶虫脒等药剂进行防治。

二、红叶苗

(一)渍涝

1.症状。秋苗期雨水过多或麦田低洼,出现渍涝,使叶片变为暗红色。严重时造成烂根、死苗。

2.防治措施。及时开深沟排水除渍,并追施少量速效肥,促苗早发。

(二)缺磷

1.症状。麦苗缺磷,根系发育差,次生根少而弱,叶色暗绿无光泽,叶尖及叶鞘呈紫红色,植株瘦小,分蘖期延迟,分蘖数减少,甚至不分蘖。

2.防治措施。结合划锄、松土,每667 m2用过磷酸钙20~30 kg,在行间沟施或兑水浇施,越早效果越好。

(三)盐碱危害

1.症状。盐碱危害严重的地块,常出现成片的紫红色“小老苗”,严重时幼苗点片枯死。

2.防治措施。及时划锄增温,破除板结,抑制返盐,并适时追施冬肥,促进发棵壮苗。翌春小麦起身时,结合追肥,灌水压盐。

(四)受冻

1.症状。在冬季,气温突然降到0 ℃以下时,麦苗受冻也会使叶片发红。

2.防治措施。结合划锄和壅土围根,每667 m2撒施草木灰75~100 kg。必要时,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暖沟粪”,以护苗安全越冬。

三、紫叶苗

(一)症状

麦苗缺硼时,茎叶肥厚弯曲,叶片呈紫色,形成“紫叶苗”。严重时后期“穗而不实”,对产量影响很大。

(二)防治措施

每667 m2用硼砂150~200 g,与适量氮肥、磷肥一起兑水浇施,或每667 m2用硼砂50~100 g,兑水50~60 kg 叶面喷施。

四、褐叶苗

(一)症状

麦苗缺钾时,植株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易腐烂,叶片呈深绿色或蓝绿色,且软弱下披,叶尖及边缘枯黄,随后变褐,形成“褐叶苗”。

(二)防治措施

每667 m2用硫酸钾15 kg,或草木灰100 kg,在行间开沟追施,或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

五、黄白苗

(一)症状

麦苗缺锌时,发生小叶病,叶缘扭曲或皱缩,叶脉两侧由绿变黄直至发白,边缘出现黄、白、绿相间的条纹带,形成“黄白苗”。

(二)防治措施

每667 m2用硫酸锌1 kg,兑细干土或有机肥15~20 kg,开沟施于行间,越早效果越好,或用0.1%~0.2%硫酸锌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猜你喜欢

行间叶尖叶面
行间生草模式对阜城梨栽植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朝露
叶面喷施甜菜碱对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
涡轮流体介电常数对高压涡轮叶尖间隙测量影响计算分析
叶面上的小水珠
凹槽叶尖对双级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
参观2018书刋国博会
秋吟
脚背上有两个消气穴
为什么落叶大多数是背面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