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在这里发芽

2021-11-28杨九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工匠精神

杨九俊

摘要:多年来,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以开发苏南工艺课程为抓手,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工匠精神的培育巧妙关联起来,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以点带面地推动苏南工艺课程建设,以工匠精神雕琢课程品质,同步进行资源建设,为课程的生动实践提供了良好保障。

关键词:工匠精神;苏南工艺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9B-0013-03

2019年秋天,第一次造访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欣赏到孩子们手工制作的麦秸工艺作品,我大为惊奇,赞叹不已。后来和全柳芳校长接触多了,才知道这不是城厢四小的“一招鲜”,这所学校在苏南工艺文化传承方面,做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工作,孩子们能够制作“拿得出手”的工艺作品,对学校来说是家常便饭,很普遍的现象。

城厢四小开展苏南地方工艺制作活动,是从培育工匠精神的时代要求出发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终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时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工作境界、工作习惯以及整体工作精神面貌[1]。倡导工匠精神,是在回应时代关切,也可以理解为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有机组成。

中国传统思想对技术实践是持鄙视态度的,譬如,所谓“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所谓“君子不器”,等等。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必须对这些传统的落后观念进行批判。特别是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品质取胜、质量为王的时代,作为“世界工厂”,我们经常为马虎、浮躁、短视、技不如人等等付出沉重代价,我们必须切实改变这种状况。由此,富有工匠精神就成了一种民族尊严,培育工匠精神就成了一种历史担当。诚如《人民日报》有文呼吁的,要“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2],工匠精神自当成为时代精神的一汪活水。时代精神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超越性的,超脱不同的人群和具体个人;是规律性的,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前瞻性的,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时代精神应当深植到每个人的心田,当然要“从娃娃抓起”,工匠精神需要时间的积淀、经验的提纯,更要从中小学开始实施培育工程。城厢四小从2007年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可见他们是具有时代弄潮儿的气质的,是非常不简单的。

中小学培养工匠精神,以什么为抓手呢?“条条大路通罗马”,因地制宜最好。城厢四小一直关注苏南地方工艺,很自然地把工匠精神培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结合起来。这项工作主要借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进行,又充分体现了这类课程适应地方、适应学校的本质特性。

诚如城厢四小老师们梳理的,苏南文化是精致生产方式的沃土,“苏作工艺”是中国精细典雅艺术风格的代表。苏南水网纵横,把平原隔成一个个小块,需要较为精致的生产方式。“苏湖熟,天下足”,衣食无忧、丰衣足食,就有了更精致的艺术,更精致的生活方式。鱼米之乡的经济优势,使得读书成为风气,许多文人参与工艺制作,“苏意”“苏趣”提升了苏南制作的艺术品位。明清江南工匠与学者结合的“道技互进”,不仅推动了苏南工艺的发展与推广,甚至深刻地促进了苏南产业的进阶。全柳芳校长的团队以苏南地方工艺为切口,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工匠精神的培育巧妙地关联起来,充分发挥了地方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又将儿童的学习、探究与日常生活有机融通,使得项目的开展有乡情萦绕、暖意融融的感受。

怎么开发、实践苏南地方工艺课程呢?城厢四小精心策划,踏实推进。

第一,价值引领。始终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原点上思考。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努力为每个孩子种下一粒工匠精神的种子。挖掘苏南工匠的文化底蕴,引导儿童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彰显经验课程特征,让儿童在亲历中建构经验,涵养主体人格。

第二,系统推进。一是先点后面,先行尝试麦秸工艺课程,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二是整体架构,苏南工艺校本课程、苏南工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课程、苏南工艺学科渗透微课程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整体课程结构。三是要素凸显,课程经典的四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无论在课程群中还是在一门具体课程中,都得到很好落实。四是融通安排,超越学科,超越具体的课程板块,超越学校活动与学校课程的区隔,统筹安排具体的课程模块,因时因地,适切适宜,有效消除了时间和场所上的许多困扰。五是资源建设同步,尽可能实施场景式学习,建成苏南地方工艺博物馆、苏南地方工艺主题教室,建设一批校外实践基地,同时适应科技发展,建设工匠精神教育网络平台。

第三,学做一体。学做一体是城厢四小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在工匠项目实施过程中,学做一体就是把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学校特别重视教材活动化,即把课程知识有机转化为以学生参与活动为呈现方式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活动为学习的主线,坚持让学生做中学,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经验;注重教学评一致性,将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使活动的过程紧扣教学目标的实现,确保活动的质量。

第四,教学相长。苏南工艺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一种挑战。城厢四小清醒地意识到这方面存在的困难,他们本着能者为师的原则,引进校外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有的兼职教师还在学校设置工作站,扎根辅导。同时组织“兵教兵”,推行伙伴式学习。当然,学校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现有教师队伍的提升方面。一是确立理性支点,引导老师们寻找使命感,明确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二是学习专业技能,学校提出“双师型”教师培育目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研训,向技术能手学习,甚至向学生们学习,逐渐掌握一门或几门工艺技术。三是提升课程能力,在课程开发的专业实践中,掌握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技术,通过教然后思不足、思不足然后能自省,在“实践—反思—研究”的互动循环中,不断提升课程素养,有力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春华秋实,城厢四小的苏南工艺课程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孩子们的工艺作品常常令人赞叹不已;而更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成为孩子们“成人”重要的精神因子。大国工匠,正从这里起步。

参考文献:

[1]乔东,萧新桥.深刻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EB/OL].(2019-04-30)[2021-05-28].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430/c40531-31059965.html.

[2]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质[N].人民日报,2016-04-30(4).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工匠精神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