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驱动下我国金融科技风险管控研究

2021-11-28赵俊仙

绿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科技

赵俊仙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1 引言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下,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进军各个领域。在传统观念中,金融领域的服务产品是通过人们的定向和理性分析,做出合理判断,从而产生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理财产品,而传统的理财产品并不能满足全部人的所有需求。银行的发展是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在信息化的时代,银行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更新,从传统的存钱业务变成智能存钱业务。并且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启了存款新模式,将定期存款和保险领域相互联系,既满足了普通百姓对于安全和存钱的双重保障,同时长时间的存款也会让银行收获更大的利润,实现了双赢的局面。20世纪是科技发展的高潮,而大数据的出现,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金融科技的出现是时代和科技发展的产物[1],也是金融历史上有时代性意义性的跨越,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2 金融科技的内涵

2.1 金融科技的定义

2019年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 发展规划(2019—2021年)》,标志着金融科技正式成为国家层面重点统筹发展的领域之一。金融科技是将科技技术和金融知识联系在一起,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创新传统的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金融科技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创新性改革发展的产物,而其高科技性以及创新性满足了大部分客户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受到金融领域的重视。

2.2 金融科技的特点

金融科技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所在。相比传统的金融行业,金融科技的出现拓展了金融行业的客户,满足了大多数人对银行的要求,同时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了较为精准和人性化的服务。

(1)金融科技的产生和发展是依托大数据的,通过人工或者智能模拟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可靠和准确的金融信息[2]。例如在银行或者股票场所,金融人员可以通过对银行或者某些企业前几年的利润,以及客户对产品的反应情况做出较为科学的目标和预测。

(2)金融科技的人工智能度较高,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服务金融,金融科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同时保证工作的准确率和正确性。例如银行存款,在定期存款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由于客户对时间把握不准确而造成支票到期并未支取的情况。传统的做法是将支票中的本金和利息采取活期存款的模式。而科技金融则推出了较为人性化的服务做法,推出人工智能转存服务,这样就很好保护客户的权益,同时避免了客户的流失。

(3)金融科技注重客户的体验,在交易或介绍过后,通过平台系统进行问卷调查等流程,让用户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也更好地从科技中获得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是传统科技的创新与改革,是时代的发展的产物[3],改变了传统金融的不足。以客户为出发点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式可以做出较为科学准确的预判,同时也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合适的选择方案。

3 金融科技的风险表现

3.1 金融科技存在信用风险

就金融科技领域而言,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双方中一方由于自身原因,未能按照达成的合同不愿或者无法履行合同的内容而导致交易的对方受到财产名誉等方面的损失[4]。

实际生产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由于用户未仔细观看条款或者合同内容,而造成某一方的失信现象。在金融领域,用户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而用户的社会阅历以及经验较差,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用户和金融机构一定的损失。小型的借贷平台经常会出现信用风险。一些小型借贷平台,在注册的过程中,会要求进入用户手机的联系人权限,在用户不能按时完成欠款归还的情况下,贷款公司就会通过通讯录等权限向用户的亲人朋友进行骚扰和威胁。并且在注册的过程中,用户上传身份证等信息,这样很容易造成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用户周围人信息的恶意泄露。同时,这种小型借贷公司没有正规的经营模式,有时会采用一些威胁,恐吓等非法手段。而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上失信名单,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极大的影响。

3.2 金融科技存在数据安全风险

金融科技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网络水军的造假,而造成信息的泄露引发用户的恐慌[5]。数据的泄露以及数据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很多金融科技由于技术不够成熟而导致用户信息泄露也时有发生。

很多不法分子都会通过金融领域的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诈骗或者威胁。其原因就是,用户在交易过程中会对金融机构提出较为完备的身份信息,以及个人证件照片等材料方便交易的进行。而由于金融机构的金融技术存在某些问题的缺失,就会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法分子会通过用户的信息了解用户在金融机构的资金状况、存款借款信用卡还款等信息。从而对用户进行不必要的骚扰和短信通知,让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对方汇款,从而造成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电信诈骗是近几年来发生率最高的金融诈骗事件。

3.3 金融科技存在监管不当等风险

金融机构会在全国设置网点,当地管理者会联合其他的金融机构私下推出不同的项目,而这种做法很多情况下是上级领导所不知情的。对用户造成的损失,各个网点也不会进行全额赔偿。由于金融机构和用户之间存在着不平等关系,这也会让用户在交易的过程中,处于乙方的地位。很多银行都会推出保险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利率较高,收益较高,表面上具有吸引力。但是用户需要将大量资金,长时间存放在指定的金融机构的账户中,在此期间,若用户需要大量的资金,则不能支出全部的资金,一旦取出则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而在真正保险应用的过程中,保险理赔的条件非常苛刻,和签订条款时介绍人所说的有一定的出入,这样在用户真正想用保险理赔时,就可能造成理赔不当,并且用户的资金也不能立即取出,这样就会造成用户的损失。

4 金融科技的风险管控措施

4.1 改建信息披露和风险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科技也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层次迈进。数据分析和风险报告的真实可靠性也逐渐增加[6]。当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必须得到修正,以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金融机构长久的发展。金融机构可以设置一些用户咨询平台,让用户清楚地了解不同金融产品的风险等级以及存款要求。例如在股票金融机构,各个场所可以在大厅设置1~2名用户咨询人员,帮助用户了解自己所购产品的风险等级以及收益和特殊要求等情况。也可开设公众号,让用户时刻了解股市动态,以及提供一些必要的炒股知识,这样可以让用户逐步了解理财产品以及理财风险。任何投入就会有风险即便是风险较小的股票,也可能存在一些客观的因素,导致用户产生一定的损失。在用户准备购买理财产品的过程中,理财机构有义务向用户阐明各种利害关系以及不同理财产品的不同特性。例如用户选定一支股票,但是股票风险较大,且不可控,如果用户投入较大,一旦股市下挫可能造成血本无归。一些老年人他们有较多的资金认为投资放在银行的利息较小,可能联系亲朋购买股票,但是多数老年人对股市的了解不深,亏本时有发生。因此金融机构有义务和责任向用户阐明各种理财产品的风险以及紧急预案等措施。

4.2 加强信息保护以及数据安全建设

数据保护是近年来金融行业重点关注的地方,数据泄露造成的金融犯罪会对被害人造成严重影响[7]。

防火墙的建设对数据的保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法分子依然会跳过防火墙,取得用户的信息。美国国家安全总局曾经对外发布要招募一批电脑技术人员,对美国互联网防护系统进行攻击从而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行网络加强工作。对此金融机构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对自身的安全系统进行加强或者革新。只对传统网络防火墙进行一味的修补,不更换或者启用新的防火墙系统,一旦客户信息泄露,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同时,金融机构的口碑和声誉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不仅要让网络安全部门对自身的安全系统进行监测和补救,同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8]。

4.3 创新发展,改变监管思路和监管方式

创新发展是所有行业都要经历的阶段,在机制体制和模式创新的情况下,也要创新监管方式。一些数据表明,规模越大的公司或者机构的监管模式越新颖。例如华为的财务模式,至今都是业内所称赞的对象。监管思路的创新与改革,是金融机构进行自我反思和发展的必要阶段[9]。例如一些公司虽然设置员工反馈机制,但是监管部门对这些问题并不能及时地进行回答和反馈,这样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监管机制的创新是公司、企业共同创新的第一步。在2017年6月印发的《中国金融信息技术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到了监管科技的理念,而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的含义相似,就是将监管机制和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它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监管部门的方式和流程,使金融运行更加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5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逐渐成熟,新技术的应用为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催生了金融科技产业,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新的经济业态[10]。金融科技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运营模式,改变了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为现代金融体系带来更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金融风险传导也更加迅速,金融风险特征更趋复杂。本文在深入解读金融科技内涵的基础上,指出金融科技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和金融监控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为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金融科技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科技助我来看云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科技在线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