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河干流张掖段环境风险现状及防控对策

2021-11-28马文亮

绿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张掖市黑河预案

马文亮

(张掖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

1 引言

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是环境应急处置中面临较多的一类事件,过去10来年中,仅由生态环境部直接调度和处置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就超过600起[1]。水污染事件具有污染物种类多样、污染物扩散迅速、影响范围广、处置难度大、事件级别高、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严重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某成品油管道柴油泄漏事故次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某尾矿库泄漏次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等几起典型案例中均能得到体现。由此可见,有效防范和化解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2 黑河干流张掖段现状

2.1 黑河干流张掖段水质现状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出莺落峡以后进入中游河西走廊平原区,河床渐宽,纵坡变缓,经张掖、临泽、高台三县[2],纳山丹河、梨园河、摆浪河穿越正义峡,河道长204 km。正义峡以下为下游,在金塔县境内与讨赖河汇合,流经内蒙古额济纳旗后汇入居延海,河道长411 km。据生态环境部通报,2020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中,张掖市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全国排名第三,其中就包括黑河水体。基于黑河重要的生态功能、较好的水环境质量,以及下游涉及跨市界、省界行政区域等现状,黑河一旦发生水环境污染事件,将造成的巨大的社会及生态环境影响。

2.2 黑河干流张掖段环境风险源现状

环境风险源包括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的企业,存储和装卸环境风险物质的港口码头,环境风险物质内陆水运及道路运输载具,尾矿库,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集中式垃圾处理设施,加油站,加气站,石油天然气及成品油长输管道等[3],可分为固定环境风险源和移动环境风险源。

2.2.1 固定环境风险源

经调查,张掖市黑河沿线固定风险源共有65家,包括一般生产经营企业49家、污水处理厂2家、加油站12家、医院1家、石油天然气及成品油长输管道1条。其中重大环境风险等级企业1家,较大环境风险等级3家,其余均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环境风险源主要集中在水力发电、采矿业、机动车燃料零售、农副食品加工、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铁合金冶炼等行业领域。环境风险物质主要包括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危险废物以及生产废水。

固定环境风险源对黑河环境安全的风险在于沿线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的环境风险物质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污染防治设施非正常运行等事故,所产生的污染物均有可能随雨水排水系统及地表径流进入黑河,造成黑河水环境污染事件,如甘肃陇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11·23”尾矿库泄漏次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输油管线泄漏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等情形。同时,采矿业如不按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生产,也易造成黑河生态破坏事件。

2.2.2 移动环境风险源

张掖市辖区移动源主要为两家危货运输企业的31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承运汽油、甲醇、液化气三种环境风险物质,均为道路运输。张掖市过境移动风险源数据尚不明晰,但根据甘肃省以及张掖市近年来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判断,污染物质涵盖硫酸、盐酸、液碱、氨水、水合肼等无机类化学品以及甲醇、丙烯酸、柴油、粗苯、甲醛、苯胺、四氯化硅、煤焦油、三氯丙酮、二甲基二硫、五硫化二磷等有机类危化品[4],移动环境风险源所涉及的污染物与所承载的危险化学品基本保持一致。

移动风险源对黑河环境安全的风险在于穿越黑河的道路交通,目前张掖市跨越黑河的运输道路主要有S213、G30(连霍高速)、兰新铁运、G312、X217(临泽县)、沙柳公路、X218(临泽县)、X214(高台县)、X221(高台县)、滨河大桥、黑泉黑河大桥、罗城黑河大桥等。一旦运输的环境风险物质在道路跨越黑河处发生泄漏等事故,将危及黑河水环境安全,造成跨界水污染事故,如甘肃平凉市泾川县柴油罐车泄漏次生突发环境、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石脑油罐车泄漏致水污染事件等情形。

3 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

3.1 预案体系建设亟需加强

面对突发的水污染事件,一旦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解决方式,就会导致水污染造成的后果愈发严重[5]。据调查,黑河沿线65家企业中,生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率仅为85.7%。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企业中,对水环境特征污染物的识别及应急处置措施分析到位的较少,将水环境污染情形纳入应急预案的更少,应急预案缺乏完整性、操作性。政府层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虽然政府已将跨界水污染事故情形纳入了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尚未形成黑河跨界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若发生水环境污染事件,将影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的效率。

3.2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存在短板

一是物资储备针对性不强。虽然张掖市政府部门已储备了应对水污染事件所需的必备物资。但沿河企业所储存的物资基本上以消防、防汛物资为主,缺少针对特征污染物处置的应急物资。二是风险防控设施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避重就轻,缺少对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防控措施等方面的投入,不能有效保障环境风险防控设施的建设。三是环境应急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中,缺乏系统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为指导,未能有效开展应急演练、培训、排查等工作,甚至有企业存在有应付了事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环境安全风险。

3.3 区域环境应急监测能力薄弱

处理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前提是快速准确地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污染程度及范围,常规的环境监测很难在时效上满足需求[6]。目前,张掖市各县区环境监测机构虽然均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了满足基本监测和应急监测需要的人员、仪器,设置了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和地表水监测点位。但是,基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受制于监测资质、设备、人员水平等因素以及缺乏有效的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案作为指导,面临水污染事故时很难保障应急监测快速、高效运行。

3.4 流域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建设不足

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中,先期拦截、隔离污染团至关重要,根据以往处置经验,科学、合理运用道路、水利工程来阻断污染团以及降解污染物的方式可行。而目前,张掖市跨越黑河的道路并未固定危险货物运输专用线路,无危险货物过境量的统计,且只有靠近滨河水源地道路跨越黑河处设置了应急池,其他道路均未设置环境应急工程设施。而黑河干流已兴修的21座水库及13座水电站,能否作为水环境污染事件拦污、临时降污设施尚未得到论证,一旦发生水污染事故,还需要进行再次论证,影响处置效率。

4 对策

4.1 完善预案体系建设

提高黑河干流沿线环境风险源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率,确保符合编制备案条件的企业应备尽备,同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质量,结合企业可能发生的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情景纳入应急预案范畴,提高应急预案的操作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在做好流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黑河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4.2 实施重点监管

针对黑河环境风险源现状,制定黑河沿线优先管理对象清单,实施重点监管,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以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应急物资针对性、风险防控措施完备性为抓手,抓紧抓严、抓实抓细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落实到位。同时,进一步推动其他环境风险源细化环境风险管控措施,规范环境风险源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4.3 加强道路运输管控

严格管控危险货物、危险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运输车辆,采取合理的避让、限行、绕行、设置提示标识等措施,设置危险货物、危险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运输专用路线,最大限度避免交通运输事故次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同时,还要对过境危险物质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汇总、分析,为今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提供依据。

4.4 提升应急监测能力

在加强本辖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强化与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部门的密切联系,整合资源优势,建立联合监测预警机制。同时,以《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规程》为指导,针对可能面临的特征污染物,及早编制适合本辖区流域水环境实际的应急监测方案,细化具体措施,职责分解到人,为应对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做足准备。

4.5 因地制宜建设防控设施

针对道路跨越黑河情况,为防止环境风险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因泄露等造成黑河污染,在道路与黑河交汇处建设事故导流槽、应急池等设施,以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可借鉴“南阳实践”经验,以防控固定源、移动源次生突发水环境事件为根本目标,按照“空间换时间”的思路,建设污染物质进入黑河后即可启用的工程防控设施,为妥善处置水污染环境事故争取时间。

猜你喜欢

张掖市黑河预案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张掖市高中教师体育锻炼活动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九月,我在黑河水边
紧急预案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应急预案的编制
黑河的孩子(中篇小说)
应急预案岂能“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