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

2021-11-26李欣钰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李欣钰

一、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及其治理思想

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促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准备。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的国家本质与职能理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政权建设理论,国家治理的方式、目的、发展趋向理论等都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科学依据。除此之外,在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包含的大量有关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例如自由人的联合体、公有制的实现条件等,更是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中国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照搬照抄苏联模式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理论想要生根发芽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为此,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理论,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进入新时代,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党和国家的这些重要决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二、新时代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我国发展有了新的历史方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中央对国家治理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继承以往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开拓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

(一)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发展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不同阶段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即“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正是在党中央这一系列决策的指引下,我国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境界。

(二)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国家的各项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新时代,为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1.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此,必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组织架构与管理体制进行系统、完整的重构,以建立起初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总结党和国家机构深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巩固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果,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

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特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因此,想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必须将制度的完善作为重中之重。

“法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和策略,往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性内容,国家治理经由法治这一层面是国家治理从统治到治理的一项必由之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监督法治执行工作,建设法治中国。

三、 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当代价值

(一)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国家治理实践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中国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中央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国家治理、推进国家建设。在政治建设方面,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在经济建设方面,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发展需要为根本,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国家治理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3.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领导地位从来都不是自己确立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同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才能在新时代面临各种风险挑战的今天,保持国家的稳定发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新时代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

1.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利用制度优势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其次,坚持党领导一切的根本性原则,要将其运用到治理领域,开辟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新局面,丰富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如何治理国家的内容。

2.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实现中国梦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此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