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农林高等院校创建“农民发展学院”的几点思考

2021-11-26许建红张水发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发展

许建红,张水发,肖 花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南昌 33004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民”有许多经典论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必须现代化”“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高农民,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等等。由此可见,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农民。

1 农民教育必将成为党的全民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初期,农民教育更多是利用闲时进行农村妇女识字教育与青壮年农民的扫盲教育;1958年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全民教育遭到严重的破坏,直到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农民教育慢慢发展到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公民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业发展质量受到农民素质高低的制约,农民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2 地方农林院校创立“农民发展学院”重要性

2.1 是建设和完善党的全民教育体系的需要

农民正在加速职业化进程,形成了一个新职业群体,而且这个新的群体数量很大。据农业农村部通报的数据,2018年农村常住人口5.6亿人,另外约有2.26亿农民长期生活在城镇(未有户籍身份)。《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为1500万人,仅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量的4.78%。由此可以看出,农民数量存量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然发展不足,因此,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全民教育体系中不能缺少农民教育。农民发展学院是各省农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新、最好、最实际的平台。

2.2 是地方农林院校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

乡村振兴是农林院校发展百年难遇的一次最好的时机、最大的机遇、最强的优势。应时顺势利用学校的优势与资源,设立农民发展学院,做优做强现代农民教育事业,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是地方农业院校的应有之义。

2.3 是农民教育实现科学化、专业化、专门化建设的需要

职业化后的农民教育事业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全国范围来看,培养的体制机制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格式和模式,没有太多的理论研究与指导,更没有形成专门的农民教育理论与学科体系。目前,承担培养的单位大多数是一些培训机构、高职院校、职业中专等,这些学校整体实力有限,研究水平不高,高水平人才不足,难以承担起农民教育科学化、专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培养体系建设,农林本科院校则可担此重任。

2.4 是科技时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需要

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科技正在急速的改变我们一切,农民对新技术需求与科技的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农民或农业企业自己直接走进农业高校的大门,寻求技术支持与合作。这一事实说明,“农业科技的供给”的渠道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农业高校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效能越来越大,对农业农民的服务越来越直接,已经发展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

2.5 是“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纵深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治国理政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如果不转化为成熟定型的制度,并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就很难持续长久发挥效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八年,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探索出“政府出钱、大学出力、农民受益”运行机制,创造出集“生产、教学、研究、应用、学历提升、职业认证”融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政府推动、学校主动、基层互动、农民自动、产业联动”现代农民教育新气象。

3 创立“农民发展学院”几点具体建议

3.1 融合学校资源,构建“农民教育链”

目前很多高校设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机构,这些机构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服务“三农”,服务的对象就是农民。农民发展学院成立后,可以围绕农业产业、农民教育、技术推广、村庄规划、集体经济、基层组织、乡风文明等各方面,以问题、目标为导向展开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技术推广、科学实验、教育教学等活动,构建起一个功能强大的“农民教育链”,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相融合,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环环育人。

3.2 成立农民教育研究中心

农民教育非常复杂,农民的身份与内涵一直在变化,是个变量。素质能力不一、学习基础不一、现实需求不一;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大、职业变动快;另外,相关联的还有许多农业问题、农村问题,这些都需要一个专门的、有实力机构来调查研究、来实践引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成立农民教育研究中心来做农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为政府决策咨询。

3.3 建立专本硕层次培育体系

建议恢复高职招生,构建专、本、硕一条龙培养体系。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是高中以下的学历,如:江西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表明,农民中只有0.8%的人员具有大专学历。因此,农民专科教育是目前合乎客观实际、农民真正的需求与主流。

3.4 实施农民教育品牌战略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通过多年在教学与服务学生创新创业上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一些优势特色。“乡村振兴大讲堂”“创新创业论坛”“专家服务站”写进了2020年《关于纵深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实施意见》文件。今后,这方面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比如,举办学术性的“农民发展论坛”,推进农民教育研究工作;进一步做好“大学教育两个延伸”(即学校教育向田间地头伸、向学员创新创业服务一线延伸);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通过延长“教学链”、提升“价值链”。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