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2021-11-26张伟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均等化公共服务城乡

张伟

(齐河县华店镇人民政府 山东,德州 251100)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日益得到关注和重视。对于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开展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分重要的纲领,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开展水平,是这一战略得到落实的关键,其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资源与服务均衡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必须相应提高重视力度,着力改善乡村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分析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主导者、以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为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所有公共服务[1]。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满足公民基本能力与基本尊严的需要、为公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三个基本点,对于促进公民发展、提升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实践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关键目标和核心任务,其具体指使全体公民能够公平地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核心在于保障人民群众能够均等地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因此与“平均化”之间具有显著区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阶段性、公平性和渐进性三项主要特征,实践过程中,需要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切实提高建设水平。

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现状分析

2.1 在诸多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工作中已经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集中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已经基本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城乡基本医保覆盖率已经超过95%),与此同时,对于养老金保险制度也进行了相应完善,城乡养老金保险制度实现了统一;其二,已在城乡范围内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其三,充分满足了居民对于保障房的需求;其四,面向特殊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实现了显著提高。现阶段,我国已在城乡范围内建构起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入新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拓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受众群体,并通过鼓励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项目,促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2]。

2.2 城乡不均衡问题明显改善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不均衡问题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交通设施、水电设施及信息化设施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其次,农村义务教育办学环境条件改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均实现了现代化,且校舍房屋质量得到改善,能够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第三,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建设水平提高,资金与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增大;第四,农村养老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最后,农村居民就业机会增多,社会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3]。

3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具体实践策略

3.1 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城乡一体化

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和分治,是导致城乡发展差距存在和扩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根本原因[4]。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已经拥有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技术条件,真正进入城市支持农村的全新发展阶段,因此,必须重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以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首先,应重视对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加以改革,真正取消农业户籍与非农业户籍之间的差别,构建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其次,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资源配置与供给、建设标准、实践任务、开展程序、质量控制及实践评价进行统一,从而在根本上避免城乡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分割;最后,应将公平原则作为核心原则,对城乡产权保护制度、农村用益物权以及农民土地、房屋等财产征收征用法律制度加以健全,着力使农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权利,从而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的实现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3.2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与建设水平

疾病与教育是对于农民而言最重的两项负担。首先,根据相关统计,因病致贫是造成农村家庭贫困和贫困人口增多的重要原因;其次,对于农民而言,教育花费是十分沉重的负担,在所有对贫富差距具有影响的因素之中,教育因素所占比例超过20%。对此,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重视在实践之中落实好以下策略:其一,对财政保障机制加以完善,着力提高对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从而促进财政支出结构实现有效改善,确保各项财政支出向农村教育、医疗领域倾斜,从而有效减少因病致贫的状况、减小教育因素对于扩大贫富差距的影响;其二,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以完善和细化,确保其与城市建设标准实现统一,以完善的标准高效控制建设质量,增强财政支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效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切实帮助农村居民实现脱贫致富,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水平与建设质量之间的差距。

3.3 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体育的建设工作

为切实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水平,政府必须重视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同步提高公共文化体育建设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充分满足农民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并切实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在此方面,政府应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使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提高农村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并鼓励城市科技人员前往乡村工作,以此提高乡村经济建设的人才水平,着力促进其经济实现良性发展。

3.4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维护管理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离不开高水平的维护管理。为此,政府必须提高重视力度,着力做好关于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对财政支出结构、资金使用状况、设施维护水平等各个方面实现系统的监督,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存在漏洞导致危害扩大化[5]。在监督管理过程之中,应明确具体工作人员的职能与权限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其次,应重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拓宽农村基础设施维护资金的来源;最后,重视做好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着力通过教育培训增进其对于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培养其形成自觉爱惜和保护公共设施和物品的良好习惯,推动其主动参与至维护公共设施的进程之中,从而减小各类设施的损耗程度,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并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水平。

4 结束语

总之,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思想认识,提高重视力度,有效解决城乡二元对立问题,通过采取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投入与建设水平、加强公关文化体育建设工作及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维护管理水平等策略,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猜你喜欢

均等化公共服务城乡
公共服务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城乡涌动创业潮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