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郑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2021-11-26高艳美刘永彪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郑州市郑州县域

高艳美,刘永彪

(郑州商学院 河南,郑州 451200)

河南省作为内陆人口大省,传统要素资源丰富,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突出。但业呈现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创新创业要素不足等问题。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县域治理与发展,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新时代,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赋予了郑州新使命和中部崛起的要任。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河南各县域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亟待应对问题。

1 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也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应然之路。

1.1 新时代大政方针的落实需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又迎接着新的挑战。虽然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不小的突破,作为人口大省,未来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可观。但郑州现在经济体量还不大,建设水平还不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投入与关注。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郑州市县域发展作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有责任,也应该扛起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大任,持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县域治理“三起来”,早日实现郑州县域产业先进、充满活力、城乡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生活局面,引领并着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2 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将进入新业态、新渠道、新模式多彩呈现,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推进县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由粗放型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型。

因此,我们应该增强推进郑州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增强为早日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发展责任感,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通过打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探索新路径,持续缩小城乡差距,争取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优势鲜明,郑州市各县域社会经济特色百花竞放,城乡协同发展齐头并进,推进县域经济绿色健康发展,这是实现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 郑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的挑战

县域经济在发展全局中始终是坚实底盘,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郑州市下新郑市、荥阳市、新密市、登封市、巩义市五个县级市和中牟县,县域的资源优势、旅游文化优势、现代农业等新优势不断突出,但城乡二元化等缺陷更不容忽视,郑州市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2.1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不足

目前,从郑州市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状。郑州市所辖的县市的全年生产总值是其他同样管辖县市区域经济的数倍,新密、荥阳等以资源驱动发展模式为主的县市,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创新不足等原问题。个别县由于缺乏工业的矿产资源及种植业利益较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缺乏,集聚效应有待加强。大部分县域缺乏有效的科教支撑体系,受郑州人才资源聚集的影响,周边县域很难提供吸引人才的优厚条件和待遇,大学生毕业愿意到县域工作的较少。部分县域特色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规模不足、质量不优、竞争力不高,缺乏大规模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低价格、低技术、低收益、低附加值发展路径难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郑州各县域经济结构中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占比较高,河南省从落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逐步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这些县域第二产业中,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等资源驱动型产业占比仍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工业产业结构需要加快优化调整。同时,第一产业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存在精深加工度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难以发挥应有的中原经济辐射和带动力。同样,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较为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与产业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等产业发展不够完善,不利于为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支撑。

2.3 环境保护问题严峻

县域一般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但我国前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很多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代价,县域生态环境破坏多样化。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之路。河南省县域粗放式的开发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造成了大气污染、资源浪费,对全省经济发展后劲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县域环保投入人力、财力有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因此,县域局部地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绿色发展任务艰巨。

2.4 县域龙头企业有限,竞争力不强

县域传统产业趋同现象严重,传统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在县(市)仍处于主导地位,经济效益较低。目前,郑州县域经济的科技创优、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外向型经济总量小,对外开放举措效力不够明显,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3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多措并举,协力共创郑州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3.1 坚持党的领导,树立科学城乡融合发展理念

思想引领行动,价值决定方向。加强党的领导,创新顶层设计,才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县域主导者需要凝心聚力带领好团队,做好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建设,提升发展新经济能力。同时,建立城市人才入乡鼓励机制,强化人才支撑,充分认识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通过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切实增强县域治理长效机制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3.2 突破二元化,优化空间格局,建设郑州大都市区

郑州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应充分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打破城乡二元化,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建立有利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郑州市县域缓解郑州中心各项资源压力,有选择地疏解其非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各类要素协作互补,共同促进县域城乡一体化大都市区空间,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3.3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争取普惠共建共享

公共服务是城乡居民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负责提供,种类相对较全,服务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然而县域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历史遗留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应建立互惠共享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

3.4 创新创优,稳住“经济底盘”

县域强则底部实,底部实则支撑稳。新时代,“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改造了县域传统产业,推广先进适用的绿色工艺技术,促进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因此,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以郑州城市为中心,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以郑州市县域为腹地,内外联动,促进全域发展“枝繁叶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4 结束语

新时代,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探讨郑州市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于提升其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力,统筹郑州市县域协调发展,全面推动河南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郑州市郑州县域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梦启郑州
郑州市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