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康复胶囊治疗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效果研究

2021-11-25张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内皮颈动脉斑块

张敏

目前临床对脑梗死颈动脉斑块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中医药技术的发展使得中西医结合成为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的重要发展趋势[1]。为明确中风康复胶囊治疗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斑块形成因素的影响,便于根据研究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帮助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控制病情,对不同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 年4 月~2019 年2 月本院接诊的80 例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43~78 岁,平均年龄(63.52±6.84)岁;合并基础疾病:14 例合并高血压,18 例合并高脂血症。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0~77 岁,平均年龄(63.55±7.85)岁;合并基础疾病:16 例合并高血压,15 例合并高脂血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西药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神经保护药物、清除自由基治疗、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扩张血管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调节血脂方面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60),20 mg/次,1 次/d,根据患者用药反应可减小药物用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风康复胶囊治疗:中风康复胶囊的药物基本方:黄芪30 g,党参15 g,半夏9 g,熟地黄12 g,木香12 g,陈皮15 g,土鳖虫9 g,地龙15 g,水蛭9 g,全蝎9 g,赤芍12 g,蜈蚣9 g,甘草6 g。将上述中药成分在本院制剂室完成生产,0.48 g/粒,3 次/d,3 粒/次,温开水服用。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 个月。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同时测定患者血脂指标。

1.3 观察指标[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指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①颈动脉粥样斑块指标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②血脂指标包括TG、TC 以及LDL-C。空腹条件采集5 ml 肘部静脉血液,离心处理3 min 后选取血清,按照不同试剂盒操作说说明以及全自动生化分仪完成检测;③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包括NO、ET-1、vWF、MDA。人NO 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进行检测;ET-1 使用放射免疫法完成分析;vWF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MDA 使用比色法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G、TC 以及LDL-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TC 以及LDL-C 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TG、TC 以及LDL-C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O、ET-1、vWF、MD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O 高于本组治疗前,ET-1、vWF、MDA 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NO 高于对照组,ET-1、vWF、MDA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中风康复胶囊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芪、党参均有益气补中功效,有助于改善血瘀问题;黄芪在临床有扩张血管、利尿降压的功效,对缓解脑梗死患者的供血具有重要作用;党参具有增强造血功能;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通过调节血脂,减少血液聚集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熟地黄补血滋阴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重要意义[2,3];木香行气止疼,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陈皮可理气健脾、调中燥湿,短时间内有扩张血管作用;土鳖虫可破血逐瘀,可提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等;地龙通经活络,延长患者体内血小板血栓以及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同时能够减小血栓长度,对脑梗死患者治疗具有优势;水蛭可破血逐瘀、通经,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血粘稠度与高凝状态,改善缺血、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形成;全蝎通络止痛,有抗血栓,抗凝以及促进纤溶等作用;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具有抗血栓与抗凝血作用;蜈蚣息风镇痉、通络止痛,可对血小板的聚集与粘附有抑制作用,预防血栓的形成;甘草能够调和诸药药性,降低药物使用期间不良反应[4]。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均小于对照组,TG、TC以及LDL-C 均低于对照组,NO 高于对照组,ET-1、vWF、MDA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加入的中风康复胶囊能够提高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效果,血脂调节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王媛等[5]学者指出中风康复胶囊可降低血清蛋白酶分子,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本文研究结论存在较多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风康复胶囊,能够有效缩小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同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有效改善高血脂对斑块形成的影响,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内皮颈动脉斑块
责任斑块狭窄度及颅内斑块总数与复发性卒中相关:基于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的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