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1-25王晓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罗哌无痛分娩卡因

王晓芳

分娩是女性正常生理过程,是胎儿脱离母体的过程[1]。分娩主要分为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其中第一产程是产妇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是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是胎盘娩出期[2]。常规情况下,分娩中会伴有剧烈的疼痛感,导致产妇出现恐惧心理,增加剖宫产的发生率,影响母婴健康[3,4]。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使得无痛分娩的应用价值得以提高,本研究主要对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提高麻醉效果及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影响作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 料 选 取2018 年1 月~2020 年5 月 本院收治的100 例无痛分娩产妇,采用计算机随机化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20~40 岁;②自愿配合本研究;③单胎妊娠。排除标准:①严重药物过敏史者;②肝肾心功能异常者;③精神或智力障碍者;④脐带绕颈、胎位不正、阴道分娩禁忌证者;⑤难以对本研究积极配合者。实验组产妇年龄21~38 岁,平均年龄(29.86±3.51)岁;体重57~67 kg,平均体重(63.45±2.87)kg;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39.78±0.93)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1~39 岁,平均年龄(29.97±4.02)岁;体重56~68 kg,平均体重(64.01±3.05)kg;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9.65±0.89)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被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产妇在宫口开至3 cm 左右时,即表示进入了分娩活跃期,应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产妇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 ml)干预,在此过程中强化胎心的监测。

实验组无痛分娩中应用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协助产妇保持为左侧卧位,在L3~4部位实施硬膜外穿刺,实施头端置管,与自动镇痛泵相连接,硬膜外持续加自控泵镇痛(PCEA)泵用药方案为:10 ml 罗哌卡因(1%)+50 μg 舒芬太尼(1%)+120 ml 生理盐水,硬膜外麻醉中,在产妇达到硬膜外后,以5 ml 利多卡因(1%)为实验量,对硬膜外确定后,与硬膜外泵相连接,实施持续泵注,6~9 ml/h,在此过程中,加强产妇胎心、血压、心率等变化的观察,镇痛至第一产程结束,在结束分娩后2 h,将硬膜外导管拔出。

对照组无痛分娩中应用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其初始量为6~9 ml,其余操作与实验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持续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起效时间、不同产程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妇的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分值0~10 分,评分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血压降低、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宫缩乏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持续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实验组产妇麻醉持续时间(5.23±0.89)min长于对照组的(2.64±1.05)min,完全阻滞时间(11.12±4.74)min、镇痛起效时间(5.78±2.03)min 均短于对照组的(19.35±4.05)、(11.36±2.8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持续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表1 两组麻醉持续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比较 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无痛分娩是采用各种方法使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降低,甚至消失[5]。无痛分娩的方式主要为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其中非药物性镇痛主要为水中分娩、呼吸法、精神安慰法等,不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其镇痛的效果并不理想[6];药物性镇痛主要为椎管内分娩镇痛法、镇痛药物肌内注射法、笑气吸入法等,具有镇痛效果好的特点[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麻醉持续时间(5.23±0.89)min 长于对照组的(2.64±1.05)min,完全阻滞时间(11.12±4.74)min、镇痛起效时间(5.78±2.03)min 均短于对照组的(19.35±4.05)、(11.36±2.8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中,能够缩短镇痛起效、完全阻滞的时间,提高镇痛持续的时间,更好对产妇分娩中的疼痛程度控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能够对钠离子流入至神经纤维细胞膜内阻断,阻断沿神经纤维的相关冲动传导,起到镇痛和麻醉的效果,小剂量用药能够达到感觉阻滞的效果,大剂量用药则可发挥外科麻醉的效果[8]。

综上所述,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进行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促进无痛分娩麻醉效果的提高,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罗哌无痛分娩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观察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