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

2021-11-25谭玉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穿孔奥美拉唑溃疡

谭玉成

穿孔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且呈阶梯状上升的状态,大部分患者主要由于溃疡未得到及时治疗、不良生活习惯、暴饮暴食、不规范用药、精神紧张等所导致,发病机制与胃酸、胃蛋白酶侵袭作用、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等密切相关[1]。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后会导致弥漫性腹膜炎,主要特征为伴有剧烈腹部疼痛,并从上腹部迅速扩散到全腹,病情不断加重,其体征表现为腹壁僵直、反跳痛等,严重者甚至发生休克。目前,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临床多运用腹腔镜修补术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2]。为此,本文选取胃十二指肠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接收的60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依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最大74 岁,最小30 岁,平均年龄(52.00±8.30)岁;穿孔直径4~9 mm,平均穿孔直径(6.40±1.65)mm。研究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最大75 岁,最小31 岁,平均年龄(53.00±8.45)岁;穿孔直径4~10 mm,平均穿孔直径(7.00±1.88)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明确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②患者均属于自愿参与,并具有知情权,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排除标准:①不配合、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②合并重要器官严重损伤者,如心脏、肝脏等;③机体条件不符合本次手术,不耐受者;④伴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实施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及常规对症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行切口于其脐周,呈弧形,长度1 cm 即可,并通过Trocar 套管针(1 cm)实施穿刺。建立气腹,并将腹压严格控制为约13 mm Hg(1 mm Hg=0.133 kPa)。通过腹腔镜对患者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位置、直径、形状进行观察,作操作孔于其右腋前线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方2 cm、0.5~20 cm 穿刺。将患者腹腔内的漏出物、渗出物彻底清理干净,之后使用3.0 可吸收线缝合穿孔(形状呈8 字),并合理固定其上。同时有效冲洗腹腔,确认腹腔内干净清洁后置入引流管。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多注意腹腔引流液的量。若引流量<50 ml/d,拔出引流管。常规对症治疗如抗炎、肠外营养、胃肠减压治疗等。

1.2.2 研究组 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腹腔镜手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术后3 d,予以患者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4032)口服,用药剂量为20 mg/次,2 次/d;克拉霉素胶囊(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91)口服,用药剂量为250 mg/次,2 次/d;阿莫西林胶囊(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63)口服,用药剂量为500 mg/次,2 次/d。持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引流管放置时间、Hp 转阴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再穿孔、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引流管放置时间、Hp 转阴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a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因与生活习惯、遗传、饮食、精神因素等紧密联系,发病率较高。由于此类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未有典型临床症状,加之感受能力较差,极易被其忽视,未得到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加重,进而导致发生溃疡,出现穿孔并发症[3]。临床实践发现,大部分胃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患者起病较急,若不及时予以积极救治,会导致预后较差,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据相关研究显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引流管放置时间、Hp 转阴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可显著缩短开始进食时间、Hp 转阴时间等,消除不良症状,并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对机体损伤较小,有助于术后恢复。同时,此术式探查精准,可迅速定位病灶,直观清晰。奥美拉唑常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归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联合H+-K+-ATP 酶,促使其失去活性,增强抑酸效果,可有效杀伤Hp,缓解临床症状[5]。克拉霉素可直接消除 Hp,特别是联用奥美拉唑情况下,更加增强消除Hp 效果,有利于延长奥美拉唑的半衰期,进而充分发挥预防疾病反复发作的效果。阿莫西林属于有一种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患者使用后可迅速发挥药效,可有效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对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进而阻止Hp 的增殖,同时具有良好消除Hp 的效果[6-8]。可见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避免疾病反复发作及并发症的产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两者联合治疗相辅相成,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炎症炎子水平,缩短康复时间,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穿孔奥美拉唑溃疡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都是“溃疡”惹的祸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