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1-11-25付春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普罗胺碘酮差异

付春英

心律失常是多种因素所致的心律紊乱,可影响机体血流动力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当前,基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此类疾病呈明显多发趋势。关于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药物种类较多,治疗的原则是安全性、有效性[2]。胺碘酮、普罗帕酮均为常用治疗药物,为了解不同药物的具体临床疗效,本文就本院2020 年3~10 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为例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3~10 月收治的120 例心律失常患者,均经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 例。对照组:男33 例,女27 例;年龄45~68 岁,平均年龄(58.50±8.50)岁。观察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42~72 岁,平均年龄(57.50±10.5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②患者对胺碘酮、普罗帕酮药物无禁忌;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病历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①血液疾病患者;②对治疗药物过敏患者;③心力衰竭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普罗帕酮(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92)口服,100 mg/次,3 次/d,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剂量,7 d未获得满意效果情况下增加至200 mg/次,效果满意后循序渐进减少用量至50 mg/次,维持治疗4 周。

1.3.2 观察组 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口服,患者心律失常<10 次/min、心率100 次/min 左右,用药0.2 g/次,2 次/d;心律失常<10 次/min、心率<80 次/min,用药0.2 g/次,1 次/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相关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复常;有效:患者相关症状缓解,心电图检查改善;无效:患者相关症状、心电图检查结果基本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率(heart rate,HR)、血清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n(%)]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F、HR、CRP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HR、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 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HR、CRP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HR、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F、HR、CRP 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F、HR、CRP 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当前,基于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导致心律失常呈明显多发趋势。对于该症的治疗较多采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结合治疗经验,两种药物在整体治疗效果方面存在差异[4]。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可以对部分受体结合效果产生干扰,对膜持稳,可以平缓心肌的活跃性能,控制心脏过速跳动。另外,可以在室性、室上性异位搏动等病症中发挥作用[5]。但是,使用剂量过大随之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非常明显,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威胁[6]。胺碘酮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Ⅲ类药品,是高脂溶性化合物,可以对钾离子、钠离子等离子通道造成干扰,避免折返激动,可以有效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减慢窦性心律、延长传导时间、扩张动脉血管扩张,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肾上腺素受体、延长心房肌与心室肌动作电位[7]。胺碘酮广泛用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疾病的治疗中,亲和力强、生物利用度高,可以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的HR、心功能、临床症状。但是,也有头晕、低血压、恶心呕吐等轻微不良反应[8,9]。相关研究指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均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疾病,胺碘酮药效高、安全性高,整体优势高于普罗帕酮[10]。

本文结果与时小瑞[11]的研究接近,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90%高于对照组的55%,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整体效果优于普罗帕酮,可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患者预后恢复状况良好,具有推行治疗价值。

猜你喜欢

普罗胺碘酮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