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D2 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2021-11-25薄剑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0期
关键词:根治术进展淋巴结

薄剑波

胃癌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发生与患者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关系密切[1]。其中,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占较大比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浸润至胃壁肌层、浆膜层,患者病情加重,进一步影响生存与生活质量[2]。进展期胃癌患者有明显的腹部不适表现,早发现、早诊治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3]。关于进展期胃癌疾病优选手术治疗,D2 根治术是标准术式。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凭借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获得推广应用。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发现腹腔镜D2 根治术与淋巴结清扫联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预后效果理想。本文就此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2 月~2020 年4 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等检查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符合《WS316-2010 胃癌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 例。对照组:男36 例、女24 例;年龄最小40 岁、最大70 岁,平均年龄(55.50±10.50)岁;TNM 分期:Ⅰ期15 例,Ⅱ期28 例,Ⅲ期17 例。观察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最小42 岁、最大72 岁,平均年龄(55.60±11.20)岁;TNM 分期:Ⅰ期18 例,Ⅱ期26 例,Ⅲ期16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TNM 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 岁患者;②手术治疗方案获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③病历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①远处转移患者;②严重感染患者;③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采用腹腔镜D2 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前常规检查、对症支持治疗以及禁食、水等,辅助胃癌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Trocar 探查,在明确肿瘤情况、关系的基础上分离横结肠系膜、胰腺包膜,同时行胃网膜动静脉夹断处理,清扫淋巴结组织(6、14、15 组)。以上操作完成后游离小网膜,清扫淋巴结组织(5、8、12 组),上翻胃体、大网膜,夹断胃左动静脉,清扫淋巴结组织(7、9、11 组),夹断胃短动脉,清扫淋巴结组织(1、3 组)。十二指肠离断吻合等操作完成后,拖出胃、其他清扫组织,切除相关组织,癌肿上缘(8 cm)作胃空肠吻合。

1.3.2 对照组 采用常规开腹D2 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前处理同观察组,于患者上腹正中开口(20 cm)左侧绕脐,而后进行常规游离、清扫吻合等处理,具体操作同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胃瘫、吻合口出血、肠梗阻。

1.4.2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 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胃癌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是胃壁表层黏膜上皮细胞恶性病变所致疾病问题,疾病发生与患者的遗传、饮食、环境污染等关系密切[4]。胃癌分为早期、进展期胃癌,其中,进展期胃癌一直较多,且开始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5]。

进展期胃癌治疗的关键是充分切除病灶、淋巴结组织,手术以D2 根治术为主。D2 根治术包括腹腔镜、传统开腹D2 根治术[6]。传统开腹手术视野清晰,在直观切除病灶组织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清扫淋巴结[7]。但是,手术切口大、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延长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负担[8]。腹腔镜手术采用超声刀锐性分离病灶组织,肿瘤组织挤压少,可有效放大血管、神经,精确度高,可以彻底清扫淋巴结,手术效果与开腹术式相当,但是安全性更高[9]。冯鹏才等[10]研究指出,腹腔镜D2 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减少了患者术中损伤、加速了患者术后恢复。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进展期胃癌行开腹/腹腔镜D2 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效果接近,但腹腔镜D2 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猜你喜欢

根治术进展淋巴结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