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研究

2021-11-24王雪晴朱邱晗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人才体育

王雪晴 朱邱晗

(郑州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0)

最近几年,休闲体育在国内的发展呈井喷态势,但是总体仍然处于发展的朝阳阶段。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身休闲需求更加多样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产业”[1],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体育强国的建设已经初显成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赋予了中国体育产业化巨大的想象空间: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2],部署推动健身休闲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当今我国的大背景对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1 新时代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当今各种体育竞赛的积极举办,近年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民运会的组织频率呈现上升趋势,还有自行车、登山、滑雪等运动的崛起,更是对健身休闲产业的流动式宣传,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休闲的行列中,这也给健身休闲产业带来了极大的消费市场。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消费方式逐渐由实物型消费转换成享受型消费[3],当前,人们的健身意识逐渐提升,有数据显示,近两年的健身休闲人群相较于之前比例不断扩大,同时健身休闲产业的数量相较于之前也有极大的提升。市场的扩大将极大地促进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

但是健身休闲产业现今存在发展较不稳定、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健身休闲产业内容较单一等问题。当今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直线上升的状态,但是主要集中在体育用品和体育服装上,而对于观赏性和参与性的体育消费却不占优势。此外,健身休闲产业的内容较单一,应加大开发力度,发展多元的健身休闲项目,满足不同消费群众的不同体育健身需求。其中,健身休闲产业中的服务型产业的发展也应加强,并且未来观赏性和服务性的体育消费必定是健身休闲产业中的重要支柱。大众体育消费与大众健身一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2 新时代健身休闲产业的制约因素

2.1 大众健身休闲的意识薄弱

当今健身的人群呈多样化,无论是老人、青年还是儿童都有了健身的意识,公务员、教师、白领等涵盖各年龄段、各职业的从业者都意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对健身需求不断增加。大众参与健身休闲的目的存在普遍差异,有的是对西方体育休闲文化的盲目追求,有的是受国家政策政策宣传的推动[4]。

健身人群所包含的范围虽然广泛,但大部分人并未参与到健身休闲的体育运动中去,他们普遍缺少参与健身休闲运动的意识,或者意识很薄弱。同时,大众对健身休闲的认知还过于局限,大部分人对健身休闲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跑步、散步中,认为健身休闲十分乏味与枯燥,这也是当今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滞缓的原因。其实除了跑步、散步等这类常见的健身休闲活动之外,还有骑行、登山、滑雪等有趣的健身活动。近年来,新兴体育项目因适应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受到大众的青睐[5]。

数据显示:至2007年底,美国休闲体育产业增加值已达4100亿美元,接近GDP的3%,是汽车产业的2倍、影视产业的7倍,美国休闲体育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已超过400万[6]。由此可见,在美国,休闲体育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英、美等国还比较低下[7],但是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各种体育项目发展迅猛,例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场馆都出现爆满的情况。人们的健身思想不仅停留在自身,也开始注重对孩子的健身休闲运动意识的培养。但是相较于中国14亿的民众来说,这小部分有健身休闲意识的人还不够。当今中国要建设体育强国,意味着要将中国的体育向大众化、常态化、高质量化发展。不仅要年轻人去主动健身,也要老年人和少儿都养成健身休闲的意识,要将健身休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居民健身意识薄弱,体育健身消费能力不强的国情要及时改变[8]。

2.2 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完善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20余年来,政府对于全民健身的重视度有所提高,但只是形式上的呼吁,并没有通过实际的行动去改善城市的健身休闲大背景,也没有具体的政策去支持和帮助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发现,在近年全国脱贫攻坚的背景下,随处可见矗立的高楼大厦,但是只有少数运动场、健身房等设施;同时政府的资金现在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城市内的大型著名建筑的建设等,并没有加强对健身休闲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所以当前政府要完善自己的职能,给予健身休闲产业充足的“安全感”。同时,当今健身休闲产业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体育产业的格局相较于别的产业较小。所以要加强对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建设性意见的提出,引导健身休闲产业向更优质、更可靠、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2.3 健身休闲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当前的健身休闲产业市场规模小,在体育产业中占比总体较小。体育产业中的体育用品、服装制造产业和销售业占据着主体地位[9],但是健身休闲产业这种服务类的产业,近年虽有发展,但是提升却不大。而且健身休闲产业的影响力较小,无法形成像服装产业一样的品牌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目前国内市场上出现的大部分是健身俱乐部或者是健身休闲场馆,都是私人创业开设或投资创建,无法在市场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像2014年,马云出资12亿元人民币获得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50%股权的这种大投资的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项目在国内出现得较少,仅仅靠这些是无法真正地推动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的。

当前,大部分健身休闲场所还仅局限在只有少部分健身器材,并没有发展多物种多样的健身活动。例如像一些球类项目,大部分只是存在小型的针对中小学生的课外班,而提供给青壮年健身的专业运动场馆少之又少。各类健身项目都还是仅以单一项目、单一场馆的方式存在,很少有大型且全面的健身休闲场所的出现。当前的健身休闲场所少且分散,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2.4 健身休闲产业复合型人才缺乏

健身休闲产业人才稀缺,特别是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教练员缺乏。体育专业从业人员对休闲体育指导的关注度不高,例如高校中或者各等级运动队中的高水平运动员在毕业或者退休后大部分都去中小学或者各大高校任职,选择去健身场馆当教练的较少。但近年来,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综合性院校逐年增多,有利于休闲体育教育的普及和校园体育活动的推广,也有利于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人才社会适应面[10]。

此外,大部分体育人才缺乏建设健身休闲场馆的启动资金,同时缺乏管理技能。大部分健身休闲产业主要是由有着体育训练健身的专业性体育人才开创的,但是一般这类人都缺乏经营管理的商业头脑,从而致使创业成功的人只有少数。所以,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的要事。

3 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解决方案

3.1 政府完善政策规划,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当今的资金主要用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的美化,对于满足大众需求的健身休闲产业的支持较少,因此出现了当前健身休闲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失衡、健身设施的建设与人们的需求严重失衡的现象。所以政府要注重对健身休闲产业的资金支持,学习西方的城市规划,注重对城市的运动设施的建设,满足人们对休闲健身的需求。除此之外,健身休闲产业是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也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重要经济增长点,因此政府更要增加对健身休闲器材建设的资金支持。

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缓慢也与有些政府官员消极行事的作风有关,有些官员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通过目前的改革进程可以看出,权力和市场的利益格局开始松动,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某些领域或某些地区产生了政府机构“怠工”的现象,出现了不出事就行的心态[11]。政府要针对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制定详细合理的政策规划,完善健身休闲产业政策[12],注重对健身休闲产业的政策补贴、对健身休闲产业的地租优惠,以及入驻该城市的各项优质资源的支持。

政府可以针对高校颁布高校志愿活动简章,促使各大高校积极组织各种健身休闲的志愿活动,引导高校健身休闲人才积极进入社区去志愿帮助人们进行休闲健身,引导人们到健身房等各种健身休闲场所进行专业的健身休闲活动。

当前健身休闲产业在人们心中的定义有很大的局限性,政府要注重对健身休闲产业的多样化的介绍和推广,例如滑雪、登山、攀岩、潜水、飞机跳伞、龙舟等多样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培养人们对健身休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注重对各种健身休闲项目的赛事安排与宣传,加强人们对健身休闲运动的关注度,增加人们对各种健身休闲运动的认识,从而激发人们对健身休闲运动的兴趣,推动健身休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加强人们的健身休闲意识,促进健身休闲产业的稳定性发展。

3.2 高校重视人才培养,打造综合人才

高校要注重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健身休闲人才,加大对体育人才的挖掘和培育,不仅要培养专业的体育健身休闲人才,还要注重对集体育和管理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引导他们走向校外,走进社区,走进企业,使他们树立将健身休闲产业发扬起来、将休闲健身传播至全社会的决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内心的思想价值观,引导人们拥有发达国家居民的健身观念。

要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高校休闲体育的知识普及。引导各院系学生加入休闲健身的阵营,从而为最终的高质量休闲健身人才赢得更多的人才储备。加强对体育专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增强体育人的健身训练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加强跨学科教育,建设交叉学科,培养“交叉性”人才。同时,可以注重对外交流的发展,引导学生走向国外,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体育理念,交流合作,同时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秀的健身休闲产业的管理方式。

为了健身休闲产业和体育人才的发展,高校可以加强与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合作,加强学生大学期间的对外实习,增强学生的企业管理和自身的技能水平,也可以帮助改善体育系学生毕业后就到中小学任职的单一理念,增加高校对体育产业的人才输送,缓解健身休闲人才缺乏的问题,增强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

3.3 产业注重结构优化,开设多元内容

当今的健身休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度也较低,消费者越来越成熟,选择也更理性了。想要走得长远,专业服务一定要强。当今人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我国的健身休闲产业更是要抓住当前发展契机。例如,当今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健身项目:室内蹦极。这项运动在刚开始推广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这个运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人们的协调能力,与以往健身休闲项目有极大的不同,能带给人们别样的体验。同时,新时期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加强体育健身器材与5G的融合创新性发展,通过研发健身休闲类APP,增强人们的健身休闲理念。

健身休闲产业其实是隶属于服务业的一种,要完善健身休闲的服务体系。要让人们觉得健身是一种享受,注重人们的满意度。在进行健身休闲的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可以在健身休闲产业普及运动前身体数据监测的各种仪器,增强健身休闲的安全度和专业度,为不同身体素质的人群定制贴合自身特点的健身方式,增强健身效果。

除了按身体素质制订健身计划外,也可以按经济水平为不同的健身人群提供更加贴合自身的健身休闲项目,要开展高尔夫、击剑等高端健身休闲项目,也要有游泳、足球等为普通人群提供的健身休闲项目,让人们拥有更多元化的健身项目的选择。不同的人群也需要有所区分,例如,白领人群需要的是低廉且能让人减轻压力、让人快速放松或发泄的健身项目,与年轻大学生是有所不同的。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人才体育
人才云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毛遂自荐
体育一家人